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增加值率和生产率作为跨国可比的国际分工地位度量指标,引入产品内分工分析框架中,刻画发展中国家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受国内技术创新、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以及FDI溢出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机理,并以中国高技术产业和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内的技术创新以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要素的协同性提升,是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性内部动力,而FDI溢出效应的作用相对有限。因而中国产业升级的关键,是要挖掘和培育内部动力,而非依赖于FDI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地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新建 《探求》2005,(6):52-55
本文从产业集群与地区城市竞争力的关系,分析了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溢出效应、技术创新带动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对提升地区的竞争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城市政府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给先进企业在本地区驻足创造良好的条件,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集群知识溢出的竞争力提升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琳 《社科纵横》2005,20(1):38-3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集群知识溢出效应成为集群研究领域的前沿。一直以来 ,学术界对集群内部与集群外部知识溢出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 ,对集群外部知识溢出的探讨显得明显不足。本文首先阐释了集群内部知识溢出的创新效率、创新能力提升效应以及集群内部默会性知识的激活效应 ,然后指出 ,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还有赖外部知识溢出的获取与利用 ,集群吸收能力是有效利用外部知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郑健壮  靳雨涵 《阅江学刊》2016,(4):44-53,146
师徒制企业集群就是集群领域的师徒制发展性网络:围绕某个主导产业,由师傅企业和徒弟企业为主所构成的一种企业网络。该类集群主要由裂变衍生、孵化衍生和分蘖衍生而形成,按照被动衍生(裂变)和主动衍生(孵化和分蘖),可以将该类集群划分为被动型师徒制企业集群和主动型师徒制企业集群。前者将强化集群的地理特征而弱化集群的地理功能,较难提升集群的技术水平,弱化了集群和企业的创新行为。后者既有可能弱化师徒企业的地理特征,又有可能弱化集群的地理功能,还可以提高知识传导强度,扩大知识传导的容量,改变徒弟企业学习策略,提高集群整体的创新水平。地方政府在培育和治理集群时,需要改变地方企业简单裂变衍生的状态,以新的制度设计鼓励集群内部优秀民营企业进行主动孵化、分蘖衍生,使集群保持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曹群 《学术交流》2012,(7):110-113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产业虽然近年来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产业链的整合能力较弱,企业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大量投入资金和人力,创新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实现黑龙江省"十二五"装备制造业规划目标,实现黑龙江省跨越式发展,应依托产业集群优势,结合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升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具体创新策略包括:在网络化程度方面,建设完善的产业链网络、构建高效的支撑网络和培育基于信任的产业集群文化;在知识溢出方面,转变企业知识溢出的观念、拓宽知识溢出渠道;在企业知识整合能力方面,加强研发投入及管理、培养研发团队和增加企业的知识存量。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企业家价值之间具有很强相关性,企业家的创新效应、联盟、趋同性行为及企业家精神共同促进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然而,现有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还局限于中低档生产制造环节,仍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部分,块状经济风险显现;企业具有生命周期,企业的生命可以延续的特点需要企业积极蜕变;企业家价值在企业初创、成长、成熟等不同阶段表现有所不同,这都给企业家的再创业提出了新要求.研究表明:创造性破坏能力培养、承担风险能力和长期积累学习能力培养是企业家主干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加强制度建设,尤其是职业经理人市场化制度建立和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完善是保障提升企业家才能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是一个多维度(产业、区域和企业)的复合体,正确认识产业集群的本质应从产业关联、地理集中、互动关系三个方面来把握。产业集群的本质即在某一领域,基于精细分工和专业化的产业链在特定地域的集聚及其所形成的互动关系。集群内各主体是相对独立的,它们之间联系是柔性的,合作与竞争是动态的。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经济外部性、网络化四个特征,其结构是由核心网络层、辅助网络层和外部网络层组成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8.
郑慕强  杨程玲  黎贝贝 《创新》2014,8(5):24-27
持续创新是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文章从产业集群和企业创新能力的视角入手,对FDI外溢效应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从产业集群与创新能力在之间所起的作用出发提出一个整合框架。研究表明,本地企业通过FDI外溢源,以信息转移、能力提升、协同创新到能力转换为传播途径,并最终对创新绩效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9.
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进程中的产业集群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老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为主要开发对象的东北综合经济区,应当从整体上致力于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需要优势产业集群来加以支持,需要从实际出发创新产业集群模式,需要选准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为此,必须注重解决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进程中的产业集群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正确的对策创意:推动制度创新与综合配套改革,为区域优势产业集群提供制度平台;促进市场一体化与全面对外开放,为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创造市场环境;加快生产要素集聚与关键要素创新,为区域产业集群提供生产条件;加强企业集群管理与产业组织创新,为区域优势产业集群提供组织保障,从而使东北综合经济区成长为现代化、国际性、综合型和具有全国性意义的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日渐深入的当今世界,经济主体之间的市场竞争已不仅仅是传统经济学中的商品价格竞争,而是经济主体围绕创新之间展开的动态竞争.在理论层面,创新竞争力可以分为三个微观、中观、宏观层次:微观层面上,作为演化个体、具有创新基因的企业所具有的创新竞争力;中观层面上,作为企业群体的产业所具有的产业创新竞争力;宏观层面上,国家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创新竞争力.在实践中,培育和发展创新竞争力,可以使国内产业进一步增强实力和扩展市场,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促进就业的增加、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成为技术进步的传播器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加工促农:建设新农村的现实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群 《求是学刊》2006,33(4):67-72
加工促农是建设新农村、实现以工补农的有效途径。加工促农的实质,就是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工促农重要的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强化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宏观调控力度,优化产业运行的社会环境;加强组织创新,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完善技术市场,增强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力;以集团战略和品牌战略将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不断完善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在经营主体之间构建多元化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跨国外包并不像FDI或国际贸易通过单一路径发生技术溢出,而是通过进口溢出、出口溢出和纯知识溢出等多条路径共同作用。基于知识生产函数方法建立国际R&D溢出回归方程,分别检验跨国外包的各种技术溢出渠道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跨国外包的三条技术溢出渠道中仅有进口溢出效应是显著的,并且存在较大的行业差异:高技术行业在低位点上显著,中等技术行业和低技术行业在中高位点处显著。实证结果说明了我国当地企业难以通过“出口中学习”、“交流中学习”实现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的主要集聚地,高密度经济和要素集中使企业和劳动力之间的学习更为便捷,反过来城市提供的大量学习机会也为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学习包括技术创新与知识传播两方面,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创业时期面临最优生产技术的尝试性选择,选址在多元化城市会更加有利,对于生产技术已成型的企业,选址于专门化城市则更有利于生产与创新,企业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选址变化,导致了多元化与专门化城市经济集聚形态的共存.城市为劳动力和企业提供的大量学习机会,促进了技术知识的传播,吸引人力资本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经济密度不断提高,规模持续膨胀.技术创新、知识传播与城市经济集聚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国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可以通过提供学习机会促进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小城市发展需重视专业化,发展多中心的卫星城有助于克服多元化城市因规模过大带来的一系列弊端.  相似文献   

14.
试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观点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李刚 《学术交流》2005,(2):78-82
产业集群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自组织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释产业集群现象的新的理论工具.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产业集群不仅呈现出一般的组织特性,而且,无论从整体观察其静态的结构特征和形成条件,还是从内部视角分析其动态的形成过程和演化机制,产业集群都具有显著的自组织特性.  相似文献   

15.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龙 《学术交流》2007,(12):109-111
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点,集群化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方向。绿色食品发展较好的地区,如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集群面临着产品低端锁定、价值链低端锁定和竞争优势自然资源锁定等问题,可通过政策创新解决这些问题。产业集群的创新,包括主体、相关的产前、产后及支持性产业之间关系创新,使集群内部各环节协调发展,保持其综合竞争力上升。这是发展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障碍:一种产业组织学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 ,对我国技术创新在产业组织方面存在的三大障碍 ,即市场结构障碍、企业行为障碍和经济绩效障碍进行相对系统的分析。同时将技术创新纳入SCP框架 ,并结合制度、政府政策等方面内容 ,提出消除技术创新障碍的产业组织对策 ,希望能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种相对系统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产业链与供应链、产业集群的区别与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应链是管理学概念,产业链是经济学概念.供应链是从供应角度考察上、下游企业之间关系,产业链则是对不同产业而言的.产业链是客观存在的,而供应链不构成供应关系就不存在.产业链并不就是产业集群,但产业集群内一定含有一条或几条完整的产业链或产业链片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两者的区另q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形成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产业集聚内的企业不存在广泛而密切联系.企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区别与联系:在集群层次上,产业集群是中观层次,企业是微观层次的;产业集群是经济学概念,企业集群是管理学概念;在地理分布上,企业集群中的所有企业必须在地理上接近,而产业集群则不然,产业集群的企业、机构是一个价值链或知识、生产网络上的,而企业集聚并不必然形成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8.
现代商务中心区 (CBD)对于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于其产业集群效应的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实地调研 ,对北京CBD的产业集群现状及其效应、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 ,认为 ,北京CBD最基本的特征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集群 ,北京CBD的产业集群具有混合产业区的特征 ;目前北京CBD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脆弱性 ,即 :虽已形成较明显的产业集聚的特征 ,但产业集群的机制还不健全、产业集群效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文章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炜 《学术交流》2004,(11):89-91
绿色食品产业具备发展集群的条件,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应正确认识政府在集群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正确认识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来源;通过加快发展生产企业集群、流通企业集群、品牌整合和企业自主创新,从而促进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知识基础观和高阶理论,分析并验证了知识获取与新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创新性地提出家长式领导在新企业创建期和成长期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获取在创建期和成长期均积极促进新企业创新绩效;创建期,家长式领导正向调节知识获取与新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成长期,家长式领导负向调节知识获取与新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