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种大福     
父亲从乡下打来电话,一开口就嚷:“儿子哎,你妈又骂我啦!”我笑:“什么事呀?”父亲说“我花500多块钱买了一张席梦思,你妈说家中有那么多床,何必再买。”我一听便明白,母亲是心疼钱了。母亲的脾气我知道,骂起人来,是越骂越起劲的,唯一能制止她的,只有我。每次父亲被骂得招架不住时,就打电  相似文献   

2.
父爱无色     
我父亲年轻时是个军人,后来复员回了老家。对我们说来,不幸的是,复员后的父亲仍然用当军人的感觉过日子。弟弟一岁时,他扶弟弟走路老"一二二",他还要求我们叠出的被子必须有棱有角。弟弟高考时报考中文系,他骂,他认为他的儿子怎么也要上军事院校。后来他气哄哄地埋怨母亲说:"这是我的儿子?!"在这样的心态下,他一直忽略我的存在。客观地讲,他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可他认为管女儿是母亲的责任范围。读小学时我曾问过他几次作业,他翻翻限度说:"你妈呢,问她去。"于是我学会了排斥父亲。记得有一篇课文,写一位父亲出海打鱼养家…  相似文献   

3.
前年的一天,偶然走到父亲工作过的那所学校门口,禁不住往里面看了看。忽然,一个老教师在我面前站住了,端详了我好半天,问:“你是不是关老师的儿子呀?”我说是。“你和你父亲长得一模一样。你在部队时,你父亲常拿你的照片给大家看,你真是一点都没变!”和她分别之后,我一边走,一边想象着父亲拿我的照片给同事们看的情景。  相似文献   

4.
某日与朋友煮酒,无意中得知其乃离婚大军中的一员,其现在的那位也是,并且两人都带着一个儿子,但是没有履行手续。酒过三巡,该兄豪气万丈,说了一句让众人叹服的男性话语:"媳妇我可以不要,但这个儿子我一定得认!"然后列举一干细节--在他儿子眼里爸爸简直就是英雄,不允许妈妈说一句坏话,比如:你爸这么长时间没来看咱们,不要他吧。儿子:我爸不是忙吗?谁要再说我爸坏话我就跟他急!再如学校里跟同学打架,打不过,气势还挺盛:告诉你,我还有一哥哥,  相似文献   

5.
<正>昨天放学后,胡大鹏打了我。他在小巷里拦住我说,你对丁丁说了什么,你这个傻瓜?我说,没有。他咬咬牙,说,没有?然后他就揍我。他是我们班上个子最高,力气最大的男生,我虽然有白小羊帮助,他还是把我揍得够呛。胡大鹏很会打人,打得你很痛,外表还看不出来。这样也好,省得回家还要编理由骗爸爸。晚上我躺在床上,回想丁丁到底对我说了些什么。我记得丁丁说,小莫,你觉得是班长好还是胡大鹏好?我正在想到底哪个更好一点,丁丁又说,我看还是班长  相似文献   

6.
父爱的传递     
父亲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工作狂,成家之后就很少顾家,儿子呱呱坠地之时也不例外。儿子12岁那年,母亲受不了父亲的冷落,狠心去了美国,儿子判给了父亲。从此,父亲又当爹又当妈地带着儿子,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更艰难的是,儿子已经开始懂事,内心深处的恋母情结,让他怨恨的是父亲的冷漠逼走了母亲。父亲跟任何女性的一个电话、一次通信,都令儿子反感,经常赌气住在学校多日不回家。在儿子心里,一直幻想着有朝一日,母亲会从美国回来,一家三口破镜重圆,重新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但每一次,父亲总是这样回答他:"你妈妈的生活观念与我不一样,如同两条平行的铁轨……"这期间,父亲的工作与事业如日中天。因巨大的声誉与社会地位,身边一直不乏美女追求者。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父亲有些不自然地招呼他:"儿子,快过来认识一下,这是刘阿姨。"儿子望着"刘阿姨",又望了望有些情怯的父亲,当即扔下硬邦邦的一句话:"你别想给我找后妈,否则我会永远离开这个家!我妈肯定会回来的,我一定要等我妈妈回来!"  相似文献   

7.
正儿子的被欺负事件历经四年,终于圆满解决……被同学连打三次那天,他刚从一年级的教室走出来,老公一眼就看到他脸上的小伤痕,着急地问怎么回事。他说是同学冯某打的。老公问他有没有还手,他吞吞吐吐地说:"没有。"老公非常生气,大声质问:"为什么不打回去!"他沉默,怯怯地上了车。回到家,老公还在大声教训:"明天你必须给我打回来!男子汉,  相似文献   

8.
<正>我的孩子无端受同学欺负,我非常气愤,就找人打了那个孩子。现在他的父母找到家里来骂我,弄得孩子也不敢上学了。你说我是报警,还是豁出去跟他们干到底?  相似文献   

9.
一巴掌打来儿子的仇视,难道历史又要重演 2011年11月的一天,著名作家麦家接到儿子班主任的电话,班主任告诉麦家,他的儿子麦恩在班里和同学打架,让他到学校去一趟.麦家挂掉电话,驱车赶往儿子的学校.在老师办公室,14岁的儿子麦恩直挺挺地站着,嘴巴上翘,一副不屈的神情. 看到父亲走进来,麦恩只是望了他一眼,目光又投向别处.麦家厉声喝问:“为什么和同学打架?”麦恩只是轻蔑地望了父亲一眼,没有理会他. 麦家觉得自己作为父亲的威严受到了挑战,不由分说,甩手就给了儿子一巴掌,鲜血从儿子的鼻孔里流了出来.麦家后悔自己下手太重了,他心疼儿子,却又放不下父亲的架子,吼了一句:“臭小子,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然后就离开了.  相似文献   

10.
孩子在学校挨同学打了,忍让还是打回去?怎么办?怎么教?一代又一代的父母都面临这样的困惑,他们总在两者之中做二选一的选择题。殊不知,这两种方法都不可取第一讲:实话实说主讲人:罗女士儿子超超今年7岁,刚上小学二年级。昨天晚上超超从学校回家,老公看到他白色校服的背后有一个脚印,忙问他怎么回事。超超说上体育课的时候一个同学打他,那个脚印是同学踢他时留下的。  相似文献   

11.
正跟孩子好好说话,不仅仅是尊重,也是最基本的爱,更是为人父母最起码的教养。"瞧瞧你这样,以后肯定会被人打死才后悔!"每次去亲戚那,就会听到亲戚大骂她读中学的儿子,说他不务正业,总是在外边混。有一次我问那个孩子:"为什么你妈经常这样骂你,你就不能听话一点吗?"  相似文献   

12.
情动微小说     
一世,她是他娘子,在无数男人的床上为他拼出天下。二世,她是他姐姐,早早辍学去打工,供他读完大学。三世,她是路人甲,而他换上的心脏,取自留下捐赠遗书后自杀的她。四世,她是他女儿,他说:人一生都有一个天使,宝贝就是我的天使。她微笑:我不是天使,而是几百年前你救下的那只小狐。父亲在洗车,儿子拿小石头在车门上划。父亲大怒,拿起扳手就打下去,后来儿子被送到医院,证实手指骨折。面对父亲,儿子轻声说:爸爸,手指会好的,不要担心了。父亲无比自责,一怒之下,冲回去要把自己的汽车砸了。这时他看见儿子划的痕迹:爸爸,我爱你。  相似文献   

13.
怒与恕     
正父亲下班后怒气冲冲地回到家,一进门使劲地把公文包摔在沙发上。儿子见父亲回来,兴奋地跑过来扑在他怀里。父亲一把推开儿子说:"一边玩去,别吵我。"儿子委屈地离开了父亲的怀抱,眼泪汪汪地说:"爸爸,今天在学校里老师表扬我了。"父亲听完,脸色缓和了一下,问":哦!说说看老师怎么表扬你的?"儿子这才破涕而笑,凑到爸爸身边说:  相似文献   

14.
老嘎的儿子小嘎以前,一提起葛优,人家总说,知道知道,著名演员葛存壮的儿子。现在一提起葛存壮,人家总说,知道知道,著名演员葛优的父亲。这样大的一个反差,让父亲葛存壮和儿子葛优感觉都特别满意。葛优就在父亲面前十分得意地说,这是好事啊,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嘛。得意之余,葛优感慨地说,一直以来,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父亲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他。“我父亲,主角不多,配角倒不少。演的还都是反面人物,属于那种出力不讨好的角儿,演的越是出色,挨的骂就越多。挨的骂越多,老爷子就越来劲儿,他老人家觉得这样才叫好,深入人心了嘛…  相似文献   

15.
正每朵花都有结果的心,每个妈妈都是深爱孩子的。可是我们不能居高临下地,用爱绑架孩子的心灵。一天,儿子告诉我,他同学准备初中毕业后去当职业游戏玩家。一句话说得我愣住无语,世界上职业有千百种,从没听说过还有把打游戏当职业的。我问,他父母能同意吗?儿子说不知道,他没说他父母啥意见。然后,儿子话锋一转说:"妈妈,我也想像他那样,也不上高中去职业打游戏,你同意不?"我怎么能同意,这不是开玩笑吗?天天玩游戏,也是一个职业?儿子说:"你不懂,这真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正△:老师你好,我有一个小孩,今年13岁,最近越来越不听话,学习成绩下降得厉害,在学校还跟别的同学打架。我说他,他要么不理我,要么就跟我顶嘴,我想请教像这样的情况,家长该怎么办?▲:是男孩还是女孩?△:男孩。▲:你是父亲还是母亲?△:我是母亲。▲:小孩以前也是这样子的吗?  相似文献   

17.
你上清华我当作家,文盲母亲的"人生豪赌" 1997年,正读初三的刘桦楠再次因逃课而被学校"请家长".15岁的刘桦楠是班上著名的"学渣",别人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时,他早已逃学去河里洗澡,或偷挖人家的红薯在野地里烤着吃,乃至与人打架斗殴……听班主任向自己列举完儿子的种种劣迹,母亲王秀云又羞又怒.回到家里,她按住刘桦楠一边狠揍,一边恨铁不成钢地骂道:"你这不争气的东西,就不知道学文化有多重要,这样下去你连高中都考不上!"  相似文献   

18.
笑话     
正有苦说不出一哥们,平时家里是他老婆管钱。一次,他老婆出差了,结果他连吃饭的钱也没了,来我家蹭饭。"你连吃饭的钱都没了,咋不找嫂子要?""我要了,她给打卡上了,我没去取。""为什么不去取?""她说,密码是我们第一次看电影那天的日期……"洗碗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餐具,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安静。儿子望着父亲说:"一定是我妈打破的。"父亲说:"你怎么知道?"儿子凑到他耳边,说:"我妈没有骂人。"  相似文献   

19.
这些天回家,儿子总是愁眉不展,唉声叹气。有时停下作业,便托着腮,眼望窗外。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父亲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他轻声询问儿子。儿子红了脸说:“说出来,你会骂我吗?”  相似文献   

20.
正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请了7天丧假一位留守老人病危,临死前,想见儿子一面。儿子听闻后,请了一周丧假,回了老家。本以为父亲不久于人世,不料两三天过去,父亲迟迟没断气的迹象。儿子不悦地说道:"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请了7天假,还是把丧假算进来的。你这样让我怎么跟老板交待?"老人心一寒,拿出一瓶农药,一口闷了下去,没一会儿就死了。儿子如愿以偿,在假期内办完了丧事,然后带上行李,离开了家。这不是杜撰的网络段子,而是武汉大学刘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