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陈云,非常重视水利,在近半个世纪的水利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水利思想: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搞水利建设;水利建设要以人为本;水利建设要坚持综合平衡原则。陈云水利思想蕴含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的思想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陈云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对于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恢复和增长的作用,强调兴修水利以防治水旱灾害、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他还提出要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止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陈云关于水利建设的思想,对于我们总结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水利建设和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水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依据我国实际,从治国安邦、兴利除害、造福人民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治水思想,并把大江大河的治理与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中国的水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他的这一思想,对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水利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水利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水利乃安邦治国之大事的水利战略思想;按规律办事的水利建设思想;科学治水和依法治水的水利治理思想。第三领导集体的水利思想内部逻辑严密,是治国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水利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完善的水利建设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搭建科学技术向农业水利建设转化的桥梁,实现科研成果向农业生产的转换,在农村水利建设过程中具有强大推动作用。不断创新农村水利科技服务体系,为农业的稳定快速发展提供水利保障,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也是农村水利科技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利之所以成问题主要是因投入不足所致,因此中国水利问题首先是个投入机制问题;在水利资金供需矛盾不可能解决的前提下,新时期的水利建设要有轻重缓急,已是中国水利明显短板的农村水利,应是新时期的水利建设优先解决的问题;而解决农村水利问题,首先需要廓清的是农村水利产权属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甘肃河西地区的水利建设主要集中在抗战时期,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银行的贷款。河西水利建设成就巨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国民政府坚持抗战提供了积极的支持。但国民政府执行一切以军事为中心的政策。河西水利建设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河西水利的建设计划、建设经过和最终所起到的作用,对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工程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冯玉祥将军一生重视水利事业.农业生产、水旱灾害和民生问题.都成了他重视水利问题的因素.他的水利思想内容丰富,涉及到水利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国家和民众对水利问题应有的态度、如何解决水利建设中的经费问题和人才问题、水利与林业的关系、水力资源的综合利用、黄河的治理等方面.他在水利建设上作了大量的实践,主要包括机构的设置、人才的培养和利用、系列水利工程的兴建等,为防治水旱灾害和农业生产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水利思想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逐步形成。其重要特点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指导中国水利实践 ,并把水利建设与治国兴邦、社会政治制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李仪祉在中国现代史特别是陕西现代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多年以来,学术界对李仪祉的水利建设、水利设施技术研究已经成果颇丰,然而对于其教育思想的探析,主要局限在水利人才的培养方面。鉴于此,笔者将从国民教育思想与社会教育思想两个角度对李仪祉的教育思想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探析。  相似文献   

11.
"灌溉之最"郑国渠,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北部,是我国古代修建的最长的灌溉渠道。水源引取自渭河的支流泾水,创建时渠首工程属无坝引水类型。作为我国水利史和科技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诸多设计思想,为后世水利工程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的农业技术发展各有优势 ,具很强的互补性 ,且又极其相似。笔者认为这种农业技术的特性与晚清以前大陆特别是福建向台湾的移民有很大的关系。本文试图从传播的角度 ,论述大陆农业科技包括农业工具、农田水利、种植制度和农作物引种几方面 ,通过移民向台湾地区进行地域传播和社会传播的历史过程。并就大陆农业科技传播对台湾近代的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农田水利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决定着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然而我国农田水利存在农田灌溉条件和技术落后、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农业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与农田水利需求不足的矛盾逐渐凸显。从科学规划农田水利角度重新审视现代农业的农田水利建设内容、标准和功能,从建设高标准农田灌溉区方面推进高质量农业发展中的灌溉水源开源和节流技术推广,从市场化供给农田水利方面促进现代农业生产中农田水利管理效率将成为补齐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水利短板的有效措施,使构建动态、全面和综合的现代农业体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在现代水利科学深入发展的形势下,水利历史研究的功用;举例说明历史研究的主要领域、途径和方法;分析了传统水利科学的不足和优点及其在当代水利科学发展中的价值;阐述了水利历史研究的必要性及其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近代关中地区的水利事业呈破败之态,水利纠纷频繁发生,这在地方志、碑刻、文人笔记等史料中都有记载。但目前对这一时段的研究多集中在水利工程、水利建设、水利与经济的关系等传统水利史的研究上,而且侧重于常态下的水利研究,对非常态下的水利研究较少,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探讨非常态下的水利纠纷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时代,更加凸显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营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的关键。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和知识产权保护路径选择缺乏科学性两大方面。通过法律途径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是所有保护途径中的最佳选择。我国文化创意企业应当根据其自身具体实际情况,综合运用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反不正当竞争等多种保护手段所提供的全方位综合保护,选择最合适的知识产权保护路径,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民国文论的体系建构负载着民国学人的历史想象与现实担当,砸破以往即兴体悟式的“私人话语”形态,在全面审视历史与时代的潮流中抒写社会的“公共话语”,发掘民族文化自信,民国文论展现出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恢宏气象。民国学人兼顾中西、古今文论的各自特质,确立文论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与视角、探索可行的建设路径和策略,将错综复杂的民国文论现象纳入到民国文论的体系话语平台,展示民国文论继往开来的文化特质,它可以逐层解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诸多缠夹日久的学术命题,深远探究文论体系话语言说的基本规律。运用民国史视野来发掘民国文论资源,探究体系话语的言说模式与表达策略,具有范式重构和意义重释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近百年间上海基督教文字出版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 ,文字出版是重要的手段。而上海正是基督教文字出版的中心。墨海书馆、美华书馆和华美书馆、益智书会、上海土山湾印书馆、广学会、中华浸会书局、青年协会书局等是当时教会的主要出版机构。它们在传播西方科学以推动中国现代科技的变革、用白话文翻译圣经等宗教读物以促进中国新文学的发展、编译学校教科书以促进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统一术语译名的工作以推进西学引进和中国现代学术规范的确立、编印杂志和创办社团组织以倡导现代学术精神以及为近代中国引进先进的印刷技术等方面 ,对近代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物质资源的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和绩效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农民是农田水利建设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时间资源的主要提供者,也是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受益者。农田水利建设为我国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国家和社会应更多地回馈农民、关怀农业与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謇、黄炎培、许肇南、李仪祉、茅以升、严恺、徐芝纶、刘光文、黄文熙、钱正英等水利教育先贤,既是河海大学的创办者和教育大家,也是中国水利教育历史上的杰出代表。总结水利高等教育先贤的教育思想,将其概括为实业救国、科技兴国的水利教育目的论,爱国爱水、务实重行的水利教育培养目标论,实践精神、技术规范的水利教育核心内容论。这些思想精髓对河海大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了水利高等教育的人文底色,助力水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推陈出新,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