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余平 《社区》2009,(3):60-61
前几天我和妻去菜场买菜,菜场里新开了一家粗粮铺子,高梁、玉米、养麦、燕麦、粟米、芸豆、小豆、黑豆装满了米缸,摆放得整整齐齐。妻子看着新鲜却叫不出粗粮的名字,这也难怪,妻从小在城市长大,自然五谷不分。  相似文献   

2.
周文 《百姓生活》2011,(6):53-53
粗粮与细粮搭配食用,更有助于营养平衡,人体更易于吸收和利用粗粮中的营养成分。粗粮细做,不是把粗粮进行精加工,而是指把粗粮与细粮搭配,并采用科学的烹饪方法。科学烹饪,能保留粗粮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保持其原本的健康特性。  相似文献   

3.
如今,吃粗粮已成为时尚,许多人认为精细的食物会损害健康,开始一味地追求吃"粗",并且以为粗粮吃多了也无妨。其实不然。医学专家指出,粗粮最好不要多吃,饮食中以6分粗粮、4分细粮为宜。  相似文献   

4.
“民以食为天”。生活水平提高的如今都市人,吃得是越来越讲究了。这是目前江苏省社科院所作的一次调查得出的结论。 主食:粗粮价值被发现 调查发现,大多数都市人仍以大米为主食,另有12.5%的家庭是“大米与面食各占一半”,只有极少数(9.2%)的家庭是以面食为主。 调查发现粗粮的营养价值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同,仅有7.00%的人认为“粗粮的营养价值不如细粮”,而达总调查人数77.2%的人持有相反的看法,认为粗粮的营养并不比细粮的营养差。 在主食安排上,人们或多或少地要增加些粗粮:56.7%的人有时要掺一些玉米(粉)、小米、燕麦(片)、山芋、豆类等粗粮,12.9%的人则要经常食用,仅有30.6%的人很少食用。  相似文献   

5.
问:膳食纤维近年来受到了不少老年人的喜爱和欢迎,因为它可以"清洁消化壁和增强消化功能""防止脂肪堆积""缓解便秘"。粗粮、水果及蔬菜都是补充膳食纤维的代表食物,面对粗粮的口感粗糙和做法单一,有人提出多吃点蔬菜就可替代粗粮。那么,应该怎样补充膳食纤维呢?  相似文献   

6.
曾经,吃粗粮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如今,吃粗粮居然成了"时尚"、"健康"的代名词。只不过,这股流行之风应该刮到什么人头上,还是有点讲究的。北京儿童医院儿  相似文献   

7.
陪老伴买菜     
平时很少到菜场,这个星期天,经老伴再三催促,我只好陪她到菜场买菜。 走进旭日菜场,鸡、鱼、肉、蛋、青菜、萝卜、茨菇……品种十分丰盛。我只想尽快地把要买的菜买到手,走到菜摊前,见到水灵灵的大白菜,对她说:“这个大白菜不丑,买几棵吧!”老伴不作声,眼睛盯着菜,边走边打听价钱。“这鲫鱼活蹦乱跳的,买两条吧!”她问了一声价钱,仍然不动声色。这时,我卷衣挽袖伸手抓鱼了,老伴  相似文献   

8.
世上只有老妻好,有妻的老头享福了。投进老妻的怀抱,快乐真不少。世上只有老妻好,没妻的老头多烦恼。离开老妻的关照,长寿哪里找?世上只有老妻好@盖武魁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为同妻这一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地域、文化等原因无法进行群体间社会互动的特殊文化群体提供了一个必要的交流平台和场域,因而虚拟互动对于同妻群体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网络同妻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类学中虚拟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参与观察和结构性访谈对同妻群体的虚拟互动过程进行描述分析,认为同妻群体因情感亲和与寻求社会支持等原因进入虚拟互动场域之中,通过同妻与客户端、同妻与同妻志愿者、同妻与其他同妻等不同类型的交谈互动,不断质疑"我是谁",倾诉自己的痛苦感受,不断反思自身,重建自我的存在价值和生活意义,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构"自我"与"他者"的边界。虚拟互动实践促进了同妻群体对其自身身份的确立和认同,为从虚拟社会工作的层面合理地疏导同妻问题,提升同妻生活质量提供了有益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街头巷尾,时常会听到大妈、大婶抱怨买菜难:从小区到菜场距离太远,买一次莱要拎着东西走几十分钟路,实在不便。超市就更不方便了,距离远不算,且菜价比菜场要贵不少。再加上近期物价普遍上涨,菜价也时有影响。居民们连连叫苦:买菜难,买新鲜又便宜的莱更难。  相似文献   

11.
谁都知道吃粗粮健康,可普通家庭的餐桌上却很少见到它们的踪影。吃不惯口感,不知道如何搭配,做起来太费劲……营养学家告诉你如何简单而轻松地享受美味粗粮。  相似文献   

12.
寒冬腊月,妻经十月怀胎,终于等来了分娩。送妻去医院前,我就打电话给远在乡下的母亲,谁知当妻阵痛剧烈时,还不见母亲的踪影,急得我满头大汗……随着婴儿一阵响亮的哭声,我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妻被推出产房时,轻声地问我母亲赶来了没有,我安慰她说,母亲可能误了车。妻眉头紧皱,尔后闭上了眼。我知道此时妻心里一定在埋怨母亲。看着妻产后苍白的脸,我也莫名地抱怨起母亲来,什么事比儿媳生孩子还重要!等妻身体恢复出院,母亲还未进城。我也没时间去考虑母亲不进城的原因,因为照料妻儿已忙得我喘不过气来。妻回到家,左邻右舍的大娘大妈关…  相似文献   

13.
白杨 《华人时刊》2011,(12):74-76
一个有着美丽容貌的南京女孩,为自己的梦想,不惜远渡重洋去新加坡留学。然而,就在美好前景向她招手的时候,她却匪夷所思地回家乡南京,心甘情愿地当起了菜场的"卖菜西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她经历了什么,感悟了什么?苦干一年后,如今的她还愿意继续做菜场里的"卖菜西施"吗?  相似文献   

14.
范志红 《社区》2010,(6):47-49
谁都知道吃粗粮健康。可普通家庭的餐桌上却很少见到它们的踪影。 吃不惯口感,不知道如何搭配,做起来太费劲…… 营养学家告诉你如何简单而轻松地享受美味粗粮。  相似文献   

15.
去年春天,厂里竞聘上岗,妻被“刷”下来。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只能闲居在家,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闲妻”从19岁起,妻就在厂里工作,到现在也有10多年了,一下子没了工作,心里很不好受,最初的一个星期简直是吃不香、睡不甜,整天为自己闲着而犯愁。的确,妻在家中除了那么一点仅有的家务活外,就别无它事可干,成天看电视也觉得乏味,才30来岁的人就这样闲着,心里自然会感到非常无聊与空虚。为了解决“闲妻”问题,我找来了许多报刊书籍,让妻看书读报打发时间,此法果然奏效。妻中专毕业就参加工作,平时由于忙,很少有时间读书,现在闲下来读…  相似文献   

16.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的部分傣族地区,新中国成立前都处于封建领主社会,在婚姻家庭方面也已经是一夫一妻制的、以男子为家长的小家庭,但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夫从妻居制度和抢婚遗俗。西双版纳地区夫从妻居的情况,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终身从妻居、长期从妻居、妻方  相似文献   

17.
最近,笔者发现粮霸、鱼霸、肉霸、菜霸等“四霸”闹市现象十分猖獗,他们强买强卖,囤积居奇,垄断市场,使得产销不能直接见面,层层削皮抬价,这是导致当前通货膨胀、价格过度上涨的一个直接原因。有一户弟兄五人,老大、老二在菜场摆摊卖鱼,其他三兄弟把持进出菜场的主要路口,将鱼货以低价强行断下,若有不从,便大打出  相似文献   

18.
男女结合暮合晨分、来去自由的婚姻形式称作"访妻婚"。"访妻婚"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种早期婚姻形态,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存在过,据研究,日本古代长期存在"访妻婚",直到15世纪左右的封建社会中期以后,"访妻婚"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访妻婚"能如此长期地存在于日本历史上,是与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分不开的。同时,其长期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人的两性观念。本文主要从经济因素、古代家族世系以及影响等方面对日本历史上的"访妻婚"作简单地考察。  相似文献   

19.
徐卿 《百姓生活》2008,(12):54-54
现代人都吃得细吃得精,但这并不意味着吃得健康。研究发现,"细"、"粗"都要吃一点,这样才是最有营养的吃法。"粗粮"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主要指包括玉米、高粱、小米以及各种豆类在内的粮食,那些没经过精细加工的粮食,也算做粗粮  相似文献   

20.
早些回去     
早些回去。这是妻住院时催我回家的话。妻一生大约住了三次院,第一次是因为分娩。那天夜里,我守候在产房外,随着儿子的降临,妻被推出了产房。刚经过生死关头的拼争,她疲累得一点也不能动,见了我,却幸福地笑了,眼里充满做了母亲的兴奋。妻被推进了病房后,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