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明古今谈》是关于文明问题的学术性、知识性相结合的读物,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翁其银著,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十六万字,分三部分:(一)人类文明的起源、演进和对抗;(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内容、特征和核心,以及知识分子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三)精神文明与教育、家  相似文献   

2.
我院民族研究所古代史研究室薛宗正同志克服不少困难正着力撰写《古突厥汗国史稿》一书。全书共分十章:(一)突厥始祖传说发微;(二)突厥初世史探幽;(三)西突厥的起源和独立;(四)东突厥汗国的盛衰;(五)异姓突厥的起义与薛延陀汗国;(六)西突厥末世的政治纷争及其衰亡:(七)后突厥汗国的崛起;(八)后突厥汗国的衰亡;(九)突骑施汗国的兴亡:(十)古突厥文化的初步研究。全书近三十万字,现已完成五章,这次选用其中一章,分两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由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高级讲师岑嘉评和暨南大学数学系副教授黄念诚合著的《财经加运算》一书,于1991年12月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数学在财经方面的应用,其中包括利息、规划、投资评估、统计在商业上的实际应用。全书35万字,其主要内容共十章:(一) 财经统计法;(二) 利息与财经活动;(三) 比率、指数及其应用;(四) 财经与比例的运算;(五) 财经变量关系;(六) 财经投入产出分析;(七) 财经网络分析国;(八) 投资分类的评估与选择;(九) 财经预测方法;(十) 预测应用。  相似文献   

4.
论东北农业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农业近代化,是指农业由传统型向近代型的转化过程.其具体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农业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二)农业由分散的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区域化、专业化生产过渡;(三)农业工具由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农具演进;(四)农业技术从直接经验向近代科学技术转化;(五)农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文化研究中普遍流行一种观点,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化运动的总体行程是:器物引进—→政治变革—→思想革命;与此相适应,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亦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对文化的科技事实以及与此相关的某些经济、行政事实的反省;(二)对文化的政治、法权事实的反省;(三)对民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的反省。以上基本  相似文献   

6.
由崔永红、张得祖、杜常顺主编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青海师范大学历史系联袂撰写的《青海通史》一书 ,已于 1999年 9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从而填补了青海历史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通观全书 ,我认为具有如下特点 :一、立意高新 ,主线清晰。全书分古代、近代两卷 ,共 18章 6 8万字。主要以下述观点立论 :(1)青海是多民族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 ,青海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青海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2 )历史上青海地方与中央有着延续不断的交往和政治联系 ;(3)青海历史是包括整个青海地区的历史。主要突出了三方面…  相似文献   

7.
关于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質,是一个聚訟紛紜的問題。史学界对太平天国革命性質的看法,归納起来有三:(一)單純农民战爭;(二)資产阶級性的农民革命;(三)既是單純农民战爭,同时也是瓷产阶級性的农民革命。以上三說,显然是有分歧的,是有矛盾的。因而,对太平天国革命性質問題进一步展开討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三月十一日,我省从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学和科研的同志,举行座谈会,全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筹委会秘书长校纪英同志到会介绍了有关情况;会上协商产生了江苏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筹备组。五月二十五日,召开了筹备组第一次会议,研究了一九八二年的工作。主要有:(一)发展会员;(二)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三)编辑出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参考资料》(不定期);(四)拟于今年底召开以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为中心内容的  相似文献   

9.
叶农 《学术研究》2003,(12):114-120
本文介绍了在明朝中后期,耶稣会士在澳门进行汉学活动的情况。有四个部分:1.是在澳门撰写介绍中国情况的著作;2.在澳门发出书信,这些主要内容有:(1)谈论在华传教问题,包括传教策略、教区情况等;(2)有关汉学著作的写作情况;(3)有关“礼仪之争”;(4)介绍中国情况、研究中国历史等;3.撰写有关中国传教情况的报告及其他内容;4.进行其他的汉学活动:(1)进行科学调查;(2)研究中国的历史与宗教;(3)绘制中国地图。  相似文献   

10.
批评标准是文艺批评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完整地、准确地阐述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批评标准,在当前文艺界、学术界是有争议的。本文认为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文艺批评标准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它应包括互相联系的三个方面:(一) 文艺批评有政治和艺术两个标准,但政治标准是第一位的;(二) 政治标准第一,不是政治标准唯一,必须兼顾艺术标准;(三) 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共分三部分 :(一 )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传统人文社会科学提出的挑战 ;(二 )传统史学的历史地位及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存在价值 ;(三 )传统史学如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科技手段相结合 ,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大辞典》(约140余万字,以下简称《大辞典》),最近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主编古棣、副主编戚文及主要撰稿人,都是长期研究《孙子兵法》和其他中国古兵书的。因为有了长期研究的基础,所以确是实现了主编在本书序言中所提出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通观全书,可以说它是一部实用的工具书,又是一部有科学价值的学术著作。《大辞典》为了便于阅读,在导言一(《学习和研究<孙子兵法>的方法论》)、导言二(《孙子其人和<孙子兵法>内容概述》)之后,首列经过正副主编等人校勘过的《孙子兵法》和《孙子佚文》(以下简称《佚文》)的原文和有自己的特色的今译(并附《孙武传》原文及今译)。然后是它的主体部分:(一)《孙子兵法》和《佚文》“词汇解释”;(二)“《孙子兵法》研究文献概要”;(三)“《孙子兵法》研究信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工作。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内容的组成部分——文物 ,是指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一般包括 :( 1 )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 ;( 2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庙、石刻等 ;( 3)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 4)革命文献资料以…  相似文献   

14.
王戎 《广西社会科学》2006,(12):163-165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在国统区重庆创立的一种革命精神,其内涵可概括为这三个方面:(1)红岩精神是一种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2)红岩精神是一种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奉献牺牲精神;(3)红岩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崇高品质。当前,红岩精神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2)为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合格人才提供精神支柱;(3)为执政党党风廉政建设提供生动教材;(4)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有力武器;(5)弘扬红岩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 研究国情,指导革命,是李大钊革命思想的精华.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国情,剖析中国社会的性质、状况以及各种问题,以指导革命.他认为,要认识中国国情.以下三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一)农业经济组织是中国社会的基础构造;(二)土地问题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三)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运动的迫切性.本文试就李大钊对中国国情的这种认识加以探讨,请求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王庆成,应广东太平天国研究会的邀请,在广州作题为《太平天国史研究的过去和现状》的学术报告。王副会长在报告中对我国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世纪初到二十年代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当时的一些学者和革命家主要是利用太平天国历史来宣传他们政治上的理想和主张,因此,严格地说,还谈不上对太平天国史的研究。第二阶段从三十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前。这一阶段出现了很多有关太平天国史研究的著作,同时对太平天国的性质问题出现了意见分歧。三十年代主要有以下四种看法;(1)是市民性的农民革命;(2)是农民性的市民革命;  相似文献   

17.
李小平 《云梦学刊》2004,25(1):104-107
《世说》中的同义复合词构成语素的状况和特点,从其意义来源来说,共有四种主要类型:(一)本义 本义;(二)引申义 引申义;(三)本义 引申义;(四)引申义 本义。而其复合成词后语素义变化也有三种情况:(一)两语素义基本不变。(二)两语素义基本丧失;(三)产生了新义,但语素义仍在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长期延续发展,虽曾经走过曲折的道路,而仍能自我更新,继续前进。其发展更新的思想基础,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其主要内涵有四项基本观念,即:(一)天人合一;(二)以人为本;(三)刚健自强;(四)以和为贵。  相似文献   

19.
国家观念伴随国家的形成而产生 ,并随历史的演进 ,涵义有所扩展。在当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 ,二是国家利益观念。在我国有助于国家观念的形成和培育的因素有 :(一 )悠久历史所包容的辉煌与灾难 ;(二 )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 )当代中国的强盛。不利因素是 :(一 )市场经济中的某些负面影响 ;(二 )殖民文化的遗害。现阶段应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史教育 ,培养民族忧患意识和公民意识 ,警惕殖民文化  相似文献   

20.
现代杜诗学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一)重刊、新刊的杜诗注本、选本及重刊的研究著作;(二)关于杜甫及其诗歌的论文、论著;(三)各类文学史著作中的杜诗学文献;(四)诗话中的杜诗学文献;(五)其他著作、文章中的杜诗学文献。总体上看,现代杜诗研究虽然与古代相比显得不够热闹,却也自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这些文献涉及内容广泛,研究方法多样,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多新见,显示出现代杜诗学百家争鸣的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