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彬文 《天府新论》2006,(6):99-103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谁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怎样才能更好的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搞好新农村建设?本文  相似文献   

2.
刘亚军 《理论界》2007,(3):31-3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部署,朝阳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5月制定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为了贯彻好“实施意见”,应从朝阳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发展生产、农民增收为目标,采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等项措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首先,我国就要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中央2006年一号文件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4.
《四川社科界》2006,(6):35-35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省委2006年1号文件精神,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探讨雅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实问题,为雅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社科工作者深入农村,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6月23日.中共雅安市委党校、雅安市社科联联合召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研讨会。中共雅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向华全到会并讲话,市委政策研究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向全党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特别强调要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探讨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途径,加快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科学完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它将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成败。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应包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化建设,加强国家政策文化建设,加强生产文化建设,加强生活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加强农村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等等。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作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其实力和活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论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力精神支撑.为了切实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包括政治保障、法制保障和物质投入保障在内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是循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步伐,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基本观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保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必须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以小城镇为载体。这一思想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区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关系密切,表现在:农村社区建设能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的实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也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追求目标。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二者具有一个共同的社会功能,那就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1.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这种主体表现为农民把新农村建设当作自己的蓬蓬勃勃的事业,积极主动的投入建设,并在  相似文献   

12.
许木龙 《南方论刊》2007,(9):79-80,22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公路建设是重中之重。本文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公路建设中的规划、监管、养护、技术指导等方面展开论述,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公路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杜立芳 《兰州学刊》2009,(10):72-7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二十一世纪初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以农民为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和归宿。文章首先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农民为本的深刻内涵,进而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农民为本的重要意义,最后探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农民为本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刍议桂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桂林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进展,提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县党政领导"一把手"科技项目,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农副产品深加工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宣传与培训,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鄯善县是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个试点县之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较好,研究鄯善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监测、反馈鄯善县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为全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经验积累,对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推广和确定标准具有明显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结合当地实际, 通过对农村的现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方法、途径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及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改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这一战略举措需要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但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却存在许多不足,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极不适应.为此,我们必须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金融的要求采取有效对策,以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和难点.本文以广东省蕉岭县为例,通过分析其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欠发达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原因,并切合实际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个认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山 《中州学刊》2006,(6):116-117
人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党组织和政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地方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与主导作用,是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在这个方面,有三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需要廓清认识。这就是:农村仍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政府应加大向农村投资的力度,要重视培养农民领袖式的村级干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庄重提出,并且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在2006年两会上得到切实落实,而生育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这一灵魂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育文明建设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将对新农村建设这一整体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在本文中提出了对新农村生育文明的建设的几点理性思考,旨在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生育文明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