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时代主题,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以及和谐文化的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社会和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没有各民族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真正的和谐。要深刻认识当前我国民族关系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结合民族工作实际,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3.
“和谐”是古今中外哲人、思想家所一直追求的理想价值观念。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人们的哲学思维也往往带有对抗性,擅长运用“斗争哲学”。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应该是社会关系的主流,“和谐哲学”理应是当今时代真正的哲学。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统一性原理和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应该是"和谐哲学"而不是"斗争哲学"。文章从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论原点重新出发,强调矛盾双方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都是辩证运动的实质,进而分析了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人对辩证法的诠释,并借鉴古今中外辩证法的思想资源,提出"和谐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涵。作者认为,所谓"和谐哲学",就是坚持对立统一规律,在承认矛盾双方的差异、对立、斗争的基础上,关注双方的共存、统一、融合,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和谐哲学"是对"斗争哲学"的扬弃和超越,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5.
和谐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以“和”这一范畴出现的,和即适合,即聚集不同事物而取得平衡。平衡即统一,所以,和亦即合“多”为“一”。和谐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和谐是相对的,不和谐是绝对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中的三句话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六个方面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关系、发展经济与安民富民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关系范畴既是认识事物存在的深层根基,又是研究事物运动、发展的逻辑起点。所以,探讨和谐社会的内在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应以此为切入点。要善于在和谐关系与冲突关系的对立统一中,把握多种多样和谐关系的总和,使之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从而使社会有机体和谐地运行,平稳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营销视角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医患关系紧张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医院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阐述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意义,剖析了导致不和谐医患关系的主要原因,并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总体性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改造中形成的,在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哲学包括个体的总体性、社会的总体性和历史的总体性三个理论层面。这三个理论层面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以人的全面发展、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以及和谐社会作为其实现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为理论指导,并根据这一哲学精神去设计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汉语词义的角度解释了和谐的含义,指出权利是和谐社会的媒介——只有权利和谐才有社会和谐。文章论述了建设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几组权利之间的和谐:社会弱势群体与社会强势群体之间的权利和谐;应有权利、法定权利与实有权利之间的和谐;原权利和救济权利的和谐;基本权利和非基本权利之间的和谐;私权利与私权利、公权力与公权力及私权利与公权力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需要以生态性的思维、行为方式为指导。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主要障碍就在于社会的反生态性,诸如社会体制的失范、社会心理的失衡等。因此,在生态化视角下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问题也就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哲学原理》讲运动和变化的区别在于运动是最一般的范畴,而变化则是具体一些的范畴。这种观点从常识和哲学两个方面来看都让人难以理解。在西方哲学史上,对运动范畴大致有三种本质规定。不管是哪种意义上的运动和变化的关系都不能是属和种的关系,即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恩格斯的有关论述和哲学史上辩证法大家的思想是一致的,从其中也不可能得出教科书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运动只能等同于变化,而不可能成为把变化作为种概念而包含其中的属概念。  相似文献   

12.
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民族关系的发展历史和现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来看,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是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和谐社会应是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社会。所以,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应在和谐理论的指导下,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这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黄刚 《南都学坛》2008,28(4):119-122
中国先秦时期即已产生了许多深刻的国家关系伦理思想。其中,以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国家关系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坚持"为政以德",为国家关系和谐奠定坚实基础;以"协和万邦"为促进国家关系和谐的总体原则;视"和而不同"为实现国家关系和谐的本质要求;树立"禁暴除害"的用兵理念以保障国家关系和谐。这些思想为中国古代和谐国家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新中国以来的中国国际关系发展亦有重要意义,为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倡导共建和谐世界提供深厚的理论渊源和传统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矛盾同一性原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摒弃原子式的个人主义,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消除物化,实现自我全面发展,构建人自身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矛盾同一性原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摒弃原子式的个人主义,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消除物化,实现自我全面发展,构建人自身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和思想道德支撑,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着力于和谐文化的建设,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胡锦涛同志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把和谐与平等、团结、互助并列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最新诠释和创造性发展.本文拟就和谐语境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概念、内涵、特征、路径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根基是以人为本,决定了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宽泛的理念,决定了和谐社区要为之注入实质的内容;城市最大的社会群体在社区,决定了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破口;城市社区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渠道,决定了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完善源自于和谐社区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好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和谐社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在于相互促进、夯实基础、良性互动。只有理顺了二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民族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