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普通物理实验中,由于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存在,所以测量的目的不但要得到待测量的近真值,而且要对近真值的可靠性作出评定,不确定度表征所得测量结果代表被测量的程度,也就是因为误差的存在而对被测量不能肯定的程度,因而是测量质量的表征。最后,还要根据不确定度来确定测量结果有效数字的位数,对测量结果作出正确的表示。本文对不确定度的两类分量如何进行评定、合成,对含有误差的测量结果应如何正确表示作了详细的论述和举例。 相似文献
2.
西方经典社会变迁理论及其本土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经典社会变迁理论是古典社会学发展时期社会学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探索 ,是西方社会转型期的产物 ,对西方当时及其后的社会发展与现代化产生过积极影响。对于处在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也具有一定启示。本文拟对这一理论及其本土启示作粗略疏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经典社会理论是对现代性问题的知识反应,这种反应包含着两个层面,即现代性的诊断学和现代性的治疗学;任何一个现代社会中的理论家在面对现代性问题提出他的治疗学思想时,都必然要面对包括他自身在内的知识分子本身的现代性问题;正是由于对知识分子的现代性问题所取的立场姿态的不同,遂形成了不同性格的现代性治疗学。 相似文献
4.
经典社会学的社会发展理论以现代性与现代化问题为共同关切,并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即:兼有共时性的类型学分析与历时性的阶段论把握.这种二重性特点赋予经典社会学发展理论足够的理论张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经典社会学发展理论为人诟病的二元对立问题. 相似文献
5.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典现代化理论发端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框架,经诸多学者努力,形成为基于一系列理论假设的理论体系。所有这些假设,与其说是理论性的,不如说是事实(史实)性的,其成立基础客观可靠。将经典现代化理论指斥为“西方中心论”之文化观,不仅有失偏颇,且无助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企图取代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依附理论的明显缺陷及其所致的脆弱性,昭示了经典现代化理论的科学性内涵。 相似文献
6.
7.
新帝国主义论在民族国家问题上的论断,促使人们再次回到尘封多年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帝国主义理论。以这一理论对东西方国家之间关系的深层剖析为基点,厘清东西方国家的真实关系,进而剖析落后国家的现代化本质。这样,不仅改变人们把经典帝国主义理论只当作是对资本主义最终命运预测的传统见解,而且重新凸显这一理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西方政治学界在 2 0世纪五、六十年代爆发的关于政治理论传统的争论 ,引发了人们对西方政治学理论传统、西方政治学经典著作以及对经典阐释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文本分层理论认为文本是一个多层面的结构存在,不同的批评方法进入文本的不同层面获得不同的意义,从而对文本形成不同的评价。文学经典建构是批评话语将契合自己最高标准的文本推入艺术界,使其获得中心地位和合法性的过程。在今天的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越界现象频繁,文学经典认同问题变得尤为突出。但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文本分层理论中获得相应的解释与说明。 相似文献
10.
后经典叙事学与经典叙事学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对作者的重新发现。从后经典叙事学各种理论对作者的描述中可以看到打破结构主义叙事学文本框范的努力。而这种对于作者的关注必然引起对作者行为与写作目的及效果的研究,把言语行为理论引入叙事学研究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而这种选择直接引起对于语境、规约的研究,这就为叙事理论研究的文化视野打开了大门,这使在文化研究的背景下建构交流叙事理论成为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1.
作为古典功利主义刑罚论的开创者,贝卡利亚以社会契约论为逻辑起点,在“最大多数人分享最大幸福”这一道德原理的基础上,以痛苦与快乐的模糊计算来分析犯罪与刑罚问题。边沁对古典功利主义刑罚论予以推进,以“自然”为根据,明确在快乐与痛苦主宰的功利原理基础上设计精细的快乐痛苦表。从现代性视角来看,他们从理论根据上放逐了上帝这一中世纪的神性基础,昭示了社会控制意象,体现了人类对于未来进行全面计算、预测和控制的企图,预示了以客观功利计算为主导的现代社会“科学”地位的上升。 相似文献
12.
桑磊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9):26-27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黑格尔“自然界是‘绝对精神’自我异化的产物”思想和费尔巴哈“人同自然界的联系仅仅是纯粹的‘自然关系'”思想的批判与继承基础上,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阐发了人与自然环境双面依赖和双重构建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思路,形成其环境理论。 相似文献
13.
古典园林作为一类意象频繁出现在中国各类文学体裁中,园林艺术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古典小说对园林的展现最为详尽细致.有关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前期阶段集中在园林空间与小说叙事研究上,其实质是对小说空间叙事的延伸.之后转向对小说中的园林意象与园林文化的研究上,并以此来对作品进行更深入地解读. 相似文献
14.
依附理论是发展社会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主要是在对现代化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探讨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问题。这一理论经历了从悲观的古典依附理论到乐观的依附发展理论的演变 ,古典依附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不发达的发展” ,依附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和依附相联系的发展”。依附发展理论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方法改进、范畴扩大、领域拓展、理论修正、意义变迁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古文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文翻译自20世纪20年代萌芽以来方兴未艾,涌现出许多经典译著和古文翻译的理论研究成果。新世纪的古文翻译呼唤理论批评,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培养一批从事古文翻译工作的专业人才,深入开展古文翻译的理论研究,保证古文翻译事业健康地发展下去,相应的学科体系才可能水到渠成地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关于王实甫《西厢记》的结局,在明朝中叶开始的第五本是“续作说”的基础上,曾引起较广泛的讨论。从传统美学、社会人生的角度来看,可把这场讨论中提出《西厢记》的结局意见分为三个相互混融的类型。本文认为这三今类型属于当时戏曲“案头化”和戏曲理论由重品“曲”向重论“剧”倾向的范畴;其中包含的对团圆之趣的突破、流露出的悲剧意识则反映了古典戏曲结局处理理论向近代演进的趋势,在深层上反映出中国叙事理论和创作由传奇向写实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本论文针对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同一时刻有多次索赔发生(如汽车保险、火灾保险等)的情况,提出了由多发点过程构造的风险模型。 相似文献
18.
舒舟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4):123-128
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关于意义构建的理论。它强调隐喻是人类日常生活和表达中的一种无意识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途径。人们通常把比较熟悉和具体的概念域映射到不太熟悉和比较抽象的概念域上,这种从源域向目标域“跨域映射”的过程是人们概念形成的重要认知工具。中国古典散文中的意象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和渊源,其表达方式充满文化图式,如何将这些富含文化内涵的意象概念传译到译文中去是中国古典散文翻译的难点。在认知语言学的视野下,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通过译例比较分析和探讨中国古典散文意象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时下电视剧的“红色经典改编”为媚俗而褒渎名作、玷污了革命精神和革命伦理。撇此不论,经典作品的电视剧改编之道,应忠实于改编者对经典作品灵魂和精神的正确理解(这种理解是在科学的历史观、美学观指引下与时俱进的);忠实于电视剧创作独特的审美规律(所以必须成功实现原作的文学思维或电影思维向电视剧思维的转换);忠实于寻求原作在审美风格、审美个性上与改编者在审美风格、审美个性上的相通契合点(并在这契合点上进行审美再创造)。 相似文献
20.
唯物史观不仅来源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 ,而且还来源于英国的古典经济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包含着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因素。唯物史观所追求的 ,是人的全面而彻底的发展 ;而经济决定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