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安兴 《学术论坛》2005,1(4):33-3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即公民道德建设要从我国多数人的现实道德状况出发,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提升人的道德境界,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确定公民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农村社会管理和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而农民能否担当起管理农村社会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重任,关键在农民的素质.反映农民素质高低的基本因素是农民公民性的成熟程度,但公民性的成熟程度是由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所决定的,因此,要提高农民的公民性成熟程度,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提高农民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有诸多途径,其中,社会政策在提升农民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公民素质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提升公民素质的思想基础,依托文化建设和实践导向,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不断提高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视野的公民礼仪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礼仪文化是一种和谐文化。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公民礼仪素质,是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公民礼仪素质是礼仪认知、情感、品质、行为等因素构成的系统结构,应该将公民礼仪教育纳入道德建设的基本系统,将"明礼"作为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握和谐社会公民礼仪素质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重点,将公民礼仪素质教育抓实抓好。  相似文献   

5.
赵喜儒 《阴山学刊》2005,18(3):84-88
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必然要求,制度建设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根本保证;公民意识的提高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公民社会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载体和舞台。  相似文献   

6.
刘邦华  周怀球 《云梦学刊》2008,29(2):150-151
体育旅游与公民文明素质密切相关.体育旅游对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有重要意义.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我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建设"的对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论公民意识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是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必须基于公民意识的普遍觉醒,因此,在全社会培育和增强公民意识,是摆在每个社会成员面前的历史性课题。一、公民意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公民是社会成员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角色,公民意识是个人对这一基本角色权利与义务自觉认识的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公民意识展现着公民的精神风貌,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提高全民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马啸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提高人口素质的问题。即努力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文明素质和公民素质的问题。文化素质是全民人口素质的基础,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关键又在发展教育。我认为,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9.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在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在提高农民素质任爱玲提高公民素质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其整体素质如何不仅影响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而且直接关系着我国跨世纪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定要突出提高农民素质这个...  相似文献   

10.
加强公民素质建设是建立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参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公民素质建设可包括以法治意识、权责意识、合作意识和美德意识为主要内核的公民意识与以公共理性、政治参与、包容宽恕和正义感为主要特征的公民能力两个部分。需要从社会整体教育的视角出发,通过多种有效路径和方式,积极推进公民素质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价值同一性。图书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图书馆不仅有传播现代科技信息的义务,而且承担着为公民提供终身教育、培育公民素质观念、提高公民文化水平等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下称《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就是说,现代化的建设,需要现代化的人。提高公民的素质问题,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搞活的深入,从思想认识到具体布局业已提到了事  相似文献   

13.
杨爱民 《河北学刊》2004,24(6):190-193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基层民主的内涵 ,主要指包括在村民自治、居民自治、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中为主体的一般公民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经过多年的探索 ,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发展方略应在提高公民素质是关键 ,完善有关法规制度是保证 ,扩大公民参与是重点等方面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4.
徐道丰 《理论界》2007,(10):36-3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公民科学素质是第一国力。国家的发展和强盛必须依靠全体国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必须以全国人民良好的科学素质为基础。本文围绕着力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这一主题,从意义、问题及对策措施等三方面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封建迷信、封建宗族活动的新特点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封建迷信及封建宗族活动的新特点。封建迷信活动的新特点是:带有现代的“科学”色彩,带有一定的群体性,同旧的风俗习惯融合在一起,少数党员干部参与其中。封建宗族活动的新特点:操纵民主选举,渗入企业文化,抵触宪法和法律。治理的对策: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干部政治思想水平;促进公民素质提高;加强村民自治和村规民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发布实施,是我国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素质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认真学习贯彻《纲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纲要》深刻论述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把加  相似文献   

17.
文化养成视角中的大学生道德素质与公民人格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承载着发展社会、建设国家的使命,理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人弘扬公平正义精神、践履义利均衡原则的实践理性,是文化养成教育的结果。建设和谐社会,改变公众信仰真空、社会公德严重缺失的现状,需要融合中西文化的优良成分,重建社会健康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与市场经济秩序配套的公民社会文化,实施文化养成教育,提高国民和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18.
孙宇  张园 《学术界》2012,(5):134-142,287,288
在激励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行动中,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是两条主线,现代化的传媒工具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得以成功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共同合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观,剖析了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的理论演进,以及科学传播的机制模式会"倒逼"促使正规学校的科学教育加快改革步伐、协同一致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中央确定把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作为十四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应对这方面的形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估价,这是我们的工作适势而行,乘势而上的前提。当前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是好的,回顾“八五”,我省各级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贯坚持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公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真抓实干,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一样…  相似文献   

20.
企业信息安全建设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和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要做好企业信息安全建设工作,应注重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组织机构制度建设;二是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得力措施;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