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口素质的高低是人力资本积累量的多少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永不枯竭的源泉。通过对湖南人口素质和教育投资现状进行分析 ,我省经济的相对落后与我省人口素质较低、教育投资不足密切相关。因此 ,必须端正认识 ,转变观念 ,加大教育投入 ;加强教育资金管理、分配、使用工作 ;大力推广普及基础教育 ,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 ;制定和实施有力度的人力资源政策 ;加大教育宣传 ,以全面提高我省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本存量 ,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聚焦激活吉林省科技人才存量问题及有效运行的对策,提出探索去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实施"一院一策",汇聚多方人才,尝试性推动省院共建各类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新型研发平台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引领我省科技体制改革;发挥职业教育作用,实施产教深度融合,探索基于区域定位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发展的契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我省科教优势向双创优势转变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云南作为农业大省,有着丰富的资源,但长期以来云南的发展都受到人口素质的制约,农业人口教育落后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高要求的矛盾日渐突出。西部大开发国策的实施,为我省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本文就农村教育改革如何服务、适应西部大开发,从扫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应当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角度重新认识其重大意义。国家应区分义务职业教育和非义务职业教育,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逐步构建以乡镇学校为主体,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农村职业教育本地化和初等职业教育义务化的农村职教体系,建立职业教育反哺机制,利用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反哺农村,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在国民政府初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了多起职业教育的议案;戊辰学制对于职业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再次确认;政府和各省都在积极提倡职业教育。这个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在于国民政府的积极倡导、过去职业教育的衰微以及教育工作者的不懈提倡。其影响主要是农村职业教育开始受到重视、政府在法令上更加重视职业教育等。职业教育在国民政府初期的发展对我国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不仅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契机,也对职业教育办学思路提出新的要求。安徽作为职业教育大省,要抓住产业转移机会,积极探讨和部署新的职业教育战略,推动职业教育重心下移,实现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无缝对接,形成职业教育社会化体制。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办学条件、教育内容、评价体系等视角探讨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社会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极其重视,明确把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尽管如此,职业教育还是面临一个发展难题,那就是对公众和社会来讲,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强,这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把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职业教育研究当中,有利于分析职业教育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通过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整合,以此为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一种观点认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种因果关系,只要通过教育或法令的形式来提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就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摆脱职业教育目前发展的困境。这种观点是值得怀疑的。首先,目前人民对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感是否正确,有没有更改的必要,其次是能不能更改,再次是即使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感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就一定能够改善吗?通过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和奥地利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的介绍,作者得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不是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而是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前者错误在于把一系列的偶然的联系当作必然的因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农民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概念和现阶段农民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研究的必要性:有助于掌握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完善农民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有助于提高农民职业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有助于促进农民职业教育学科的健康发展;文章最后提出了技术技能职业导向性是农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法是伴随着职业教育发展而产生的,在经历了清末职业教育立法的初创阶段之后,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逐渐形成了较完备、系统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为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民国时期所颁布的各项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具有丰富的内容、明确的主题、简明扼要的文本以及较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构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制体系,为以后中国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立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德文化差异比较—从中德称呼语的不同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汉语和德语中对称呼语的不同定义以及两个文化群体对家庭称呼语,泛亲属称呼及家庭称呼语社会化的不同运用出发,并通过研究与此相关的社会现象,探讨其根源文化的差异.而这种文化的差异又是和教育传统的差异紧密相连的.文章指出,在研究跨文化交际的今天,只有扬长避短,找到两国教育的正确融合点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清代江西溺女风俗中的"奢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奢嫁之风是清代江西社会奢靡风气的一种表现,也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嫁资越昂贵;同时,在传统社会中,嫁妆是女儿在诸子平均析产方式下间接参与娘家财产分配的最常用的方式,因而富裕人家为了防止女儿分割财产,更愿意采取溺女这种方式来维持他们原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奢嫁"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富裕阶层溺女的主要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教案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地区性教案的研究又是近代中国教案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因其在清朝独特的地位和清政府对此地区有别于内地的管理方式,其教案的发生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于内蒙古地区教案研究将更具典型意义。通过对内蒙古地区教案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希望以此为基础为日后内蒙古地区教案问题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对佛山市道路交通事故作了综合性的比较,分析了交通事故的成因和分布特征,指出了佛山市交通安全极需进行综合治理.借鉴交通安全取得卓著成效的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佛山市的实际.提出了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语境中的法律信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认为信任、信赖、信仰的含义不同,生成机制也有差异。中国语境中的法律信仰,其实质是指对实证法的信任与信赖。熟悉是信任的基础,法律内容和过程的公正只是法律获得信任的要件之一,移植而来的西式实证法只有实现与社会通行道德、文化传统的有效对接,才能获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民众对法律的感情更多地来源于生活经验。应更多地普及权利意识以防法律仅仅成为“治术”。同时,法律必须提高效率,效率是实现信任到信赖有机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研究英语学习者语言材料的输出有助于认清跨语言写作中汉语迁移的性质和特征,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在英汉主语的语言表征差异比较大的结构中,可以通过话题化帮助学生理解跨语言写作中英汉主语和主题差异及其语言表征。  相似文献   

17.
汉语棱镜中,总有一些语言事实折射出支配关系意义。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支配关系意义作为一种文化意义存在汉语中。汉语支配关系意义的形成根源于汉民族价值观和思维特征以及民族心理等文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依情感互融标准,《松陵集》唱和诗作可分成四类:具深情者;具温情者;情不足者;无情者。从内容上看,《松陵集》唱作与和作以趋同为主的关系有三种:承接与照应;互补与回避;开拓与延展。以歧异为主的关系也有三种:切入角度相异;执守观点不同;和作翻新原唱。《松陵集》以次韵为特色,酬唱诗作沿不用韵→用韵→次韵的顺序,趋同的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19.
在《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塑造了三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古娟、赫米恩、厄秀拉。她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作者的价值取向:他赞美完整的人,而不是被产业主义、机械的爱情或僵死的现代知识扯得粉碎的人。  相似文献   

20.
197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文学中出现的政治诗、政治小说,以反政府、反体制著称,它们是被压迫者的心声,是弱势阶层的代言人,具有强烈的在野的反叛性格。政治小说有一类是以政治诉求作为主要目标的,另一类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只是基于作者感时忧国的精神去写政治斗争。1990年代以来,"台湾意识"成了知识分子热烈讨论的话题,随着其本土论述的加强,台湾文学的创作也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台语文学不仅有学术层面的问题,而且还牵涉到族群和国家的认同。一些分离主义者,在"多语言文学"的遮掩下,把原本属于汉语方言的台语膨胀为独立的"民族语言",这是在有意制造北京话与台语的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