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社会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家庭代际关系正经历着一系列变化,父母与子女的代际关系状况将会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代际交换的视角通过对一个农村多子女家庭个案研究并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从父母与子女间延期交换、即期交换中子女性别的差异,代际交换关系背后父母养老资源的匮乏导致的养老困境以及女儿参与养老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
伍海霞 《江淮论坛》2014,(6):142-146
文章从“家内”与“家际”视角分析了城乡家庭养老支持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乡家庭养老支持存在显著差异。亲代的居住安排、对孙子女的照料、在子女婚姻花费的贡献,以及亲代与子代配偶关系等因素对亲代的养老支持产生了影响。城镇地区多数子女与父母在空间上形成了“分而不远”的状态,在代际支持上表现出“分而不离”的特征;农村子女在与父母分开居住后,亲子代问代际交流减少,“家际”方式下的养老支持趋于弱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湖北宜昌城乡老年人口状况问卷抽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子代与父代间双向代际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发现代际支持在父代与子代之间产生了“选择效应”,认为在现代养老模式的选择上,应充分肯定和发挥家庭的基础养老功能,积极发展以子女代际支持为核心的家庭支持体系,进而构建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4.
王莉  王国军 《兰州学刊》2023,(3):126-142
农村中老年群体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在现代化社会代际关系逐渐疏远的背景下,“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方式遭受冲击。代际关系变迁是否会促使养老方式由家庭养老转向社会养老?文章以农村中老年为研究对象,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从个体代际关系亲疏的微观视角来分析传统家庭代际关系变迁这一社会宏观发展趋势对社会养老保险参与的影响。研究表明,代际关系疏远带来的养老焦虑会促使农村中老年群体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果仍然稳健可靠。机制方面,代际关系疏远会降低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支持,由此引发中老年群体社会养老需求。异质性方面,中西部地区中老年群体、“以房养老”及“自我养老”能力较低的群体、风险意识较高的群体在面临代际疏远导致的家庭养老风险时,通过参与社会养老保险来解决养老问题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5.
正宋璐宋璐,1979年生,山东青岛人,管理学博士,现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孙子女代际关系追踪研究"(14CRK003)。中国正面临着"民工潮"和快速老龄化双重人口结构转变的压力。"六普"资料显示,流动人口已达到2.21亿,接近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且其中大多数是青壮年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体的劳动力外流使原先控制家庭资源的老年父母失去了对外出子女的控制权,家庭资源分配和养老分工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家庭代际互动模式。同时,由于  相似文献   

6.
家庭代际关系与家庭养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主要场所,子女是老年人经济抚养、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的重要依托,因而家庭是老年人供养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世界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我国老年入D到2000年将上升到1048%。面对迅速涌起的“银发浪潮”和我国“本富先老”的社会现状,家庭担负着更为重要的养老任务。家庭养老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而家庭养老是通过家庭代际关系体现的。因此,良好的家庭代际关系是保障老年入晚年生活和家庭养老的重要前提之一。代际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代际关系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其既包括…  相似文献   

7.
独生子女与父母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自芳 《人文杂志》2004,(5):113-119
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既以亲情和道德伦理为主导 ,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经济关系体现在父母与子女之间不同阶段的需求和供给的交换关系。在独生子女家庭 ,由于一对夫妻养育一个子女形成数量上的不对等 ,在中国特定的家族文化因素影响下 ,往往出现父母在养育子女期间对独生子女的过度供给 ;相反 ,在父母年老时 ,独生子女对父母的供养则出现供不应求 ,难以满足父母的要求。本文实证分析了以上两种情况所带来的客观后果。由于过度供给而造成独生子女的人格缺陷 ,由于供给不足而导致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父母出现家庭供养的特定问题。本文相应地提出了父母在抚养独生子女时避免过度供给 ,将相对过剩的供给能力转变为自身积蓄以保证养老需要 ,以及加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对独生子女的家庭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风笑天 《河北学刊》2006,26(3):83-87
当代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面临着严重的现实困境,主要原因是现实社会已失去了传统中国家庭养老模式的客观基础。在这种情况下,独生子女父母老年保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转变老年人对子女赡养的依靠与期望的传统观念, 全社会在提倡尊老、爱老、养老的同时,还要开展对独生子女父母的教育和宣传,让他们从观念上变“依赖养老”为“独立养老”,变“依靠子女”为“依靠自己”。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浙江农村家庭普遍存在老年人居弱势的代际不平等关系。在结构二重性理论视野下,代际不平等关系是通过代际互动的反思性行动流得以实现的。传统的代际互惠模式———父为子建家,子为父养老,是反思性监控的规则背景。然而这一旧有结构条件下父母的付出却导致了行动的意外后果。在资源稀缺的结构性条件制约下,大多数老年父母只能默认现状;但是中年父母却作出了不同选择,这种选择有可能促成新型的代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理论和经验分析——以北方农村为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农村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深刻影响着家庭代际关系.家庭代际关系主要指上下代之间所形成的抚育、赡养、继承、交换和交往关系.代际关系不仅限于"家内".而且存在于"家际"之间,它有性别和生命周期之分,有抚育-交换-赡养之差异.还因制度变迁而有时期和强势代与弱势代之不同.当代农村代际关系研究应做到三个结合:将制度变迁、社会转型与家庭代际关系结合起来,将代际关系与家庭功能变动结合起来,将家庭代际关系与家庭结构和分家行为结合起来.当代农村代际关系既有代际之间束缚减少、日常冲突降低等表现,也有亲子代支配资源能力逆向变动、养老方式单一等问题.推进多元养老体系建设,倡导子、女两系财产继承方式和赡养方式,改变亲代对子代婚姻花费的包办,建立新的家庭规范,对现代代际关系的建立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将利他主义的代际效应引入理性成瘾模型中,发现利他主义的养育子女行为与对子女代际健康有负外部性的吸烟行为同时存在的根源在于父母忽视了吸烟的代际影响,从而导致非理性的行为决策。使用CHNS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父母吸烟对子女健康的代际影响,发现父母吸烟会导致子女健康水平下降21.5%—26%。进一步将代际效应细分发现,后天效应可以有效规避,先天效应的危害要大于后天效应,孩子在整个成长阶段都会受到先天效应的影响。接着,从消费的"替代效应"和"偏好效应"角度阐述其内在的行为机制,并进一步估算出吸烟引起代际健康的经济成本。研究扩展了理性成瘾理论,主张从源头禁烟,为公共政策制定者提供政策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动及其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相对平衡的代际关系,建国后的集体化时代也存在相对平衡的代际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代际关系失衡,子女不孝普遍且严重发生,而父母依然为子女婚配耗尽心血。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这种失衡的代际关系只是一种过渡现象,它将被一种更加理性化、较少亲情友好的相对平衡的代际关系所代替。这种新型代际关系将对农村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后代人权利论者从西方传统社会契约理论出发,提出了以代际链式相互性、代际正义、以亲子关系为模型的代际契约关系为中心的代际契约理论,作为支撑后代人权利的理论基础.但代际相互性不具有共时性,因此,代际契约无法达成和实现.罗尔斯的代际正义理论中找不到关于"后代人权利"的主张,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只是当代人内部的关系,把亲子关系作为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契约关系的一个模型来理解是不合适的."后代人权利"只是一种权利虚构,后代人权利论的实质是强调人们普遍承担环境保护义务.  相似文献   

14.
黄佳琦 《天府新论》2021,(2):127-139
代际交换不仅是代与代之间的日常互动,而且对家庭权力关系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苏南并家婚姻是一种“并而不合”的双系婚姻模式,在此婚姻模式下形成多种互动关系。父代在单系家庭内部通过代际交换的方式将资源让渡给单系子代,以获得子代家庭的参与权。双系父代家庭之间围绕子代家庭展开竞争与合作,在互动中建构出双系父权的权力关系,在双系父权的权力关系作用下,形成子代夫妻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新型家庭权力关系虽然能够相互制衡产生稳定性,但是代际交换一旦过于频繁,代际关系过于紧密,便会对子代核心家庭关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调查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农村家庭的代际关系已由传统的双向反馈模式部分断裂为线性的抚育关系,呈现出“恩往下流”的代际关系下移现象.究其根源,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亲代家庭经济地位的改变,导致家庭地位从主导到依附的转换.家庭经济地位改变的结果导致原有的代际交换平衡状态被打破,父母凭借的只能是血缘情感,物质利益的取向和孝道等传统价值观的式微造成代际交换资源的价值极低,难以在交换中成为主动.当然,由于大规模的城乡流动引发家庭关系的变化,也导致了家庭赡养功能的弱化.  相似文献   

16.
代际关系涉及四个维度:代际关系的平衡性、代际交换的程度、代际之间的紧张性、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从这四个维度切入,可以认识农村代际关系的区域差异和历史变迁.从区域差异来看,不同地区的代际关系差异很大;从历史变迁来看,代际关系有一个由平衡→失衡→再平衡的变迁过程.代际交换则存在一个由重交换到较少交换的变迁过程.变迁过程中广泛存在代际紧张,但最终会逐渐消除.此外,代际关系在多数农村地区的较长时段维持失衡状态,这是由于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尚存,即父母可以从失衡的代际关系中获取宗教性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年的数据,分析了老年父母的居住模式,他们在物质、日常照料和心理等方面获得儿女支持赡养的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虽然空巢家庭(一人户或者夫妻二人户)已逐渐成为老人家庭结构的主流,但绝大多数老人居住在距子女较近的地方,并与子女保持着比较密切的联系。除了家务照料外,子女居住距离与对父母的支持频次之间没有很显著的关系;父母的居住模式和对父母的支持频次间也不存在很明显的关联关系,即对于不和父母同住的儿女来说,他们对父母的支持频次并不会因为父母和其他儿女共住而减少,也不会因为父亲或者母亲独住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社会代际关系由于自身所存在的内在张力,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代化理论认为,随着现代化进程,家庭关系趋于核心化,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减弱,人口流动,社会福利的发展以及文化价值的变迁等都是朝着不利于老年人的方向发展的。我国由于自身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丰富性和特殊性,代际关系出现了与现代化模式不一致的特征,对当前代际关系的研究,必须将其放在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背景中去探索。  相似文献   

19.
收养,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将他人的子女领养为自己的子女,使本来没有直系血亲关系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成立父母子女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收养人为“养父母”,被收养人为“养子女”,原来的生父母或者监护人为“送养人”。养父母子女关系与亲生父母子女关系虽然都是父母子女关系,但法律关系不同。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是通过彼此协商一致的拟制性的“血亲关系”,可以变更或撤消.亲生父母与亲生子女的关系是直接血亲关系,永远无法变更或解除。  相似文献   

20.
尽管中国社会中的同性恋者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充满张力,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父母公开表达对同性恋子女的支持,并参与到为同性恋群体争取权益的公益行动中。基于对“出色伙伴”及其服务的同性恋者父母的研究,揭示了原生家庭从同性恋群体主要的压力来源,向接纳和支持同性恋群体的积极力量的转变。这种转变植根于中国家庭发生急剧变迁的背景之下,并与性别关系、代际互动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密切关联。相比西方社会基于个人主义的同性恋群体权利争取和实现模式,受到“新家庭主义”理论的启发,研究中国社会对同性恋群体社会融入的家庭主义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