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日本的现代化意识李翔东方文化,蕴育了日本人的勤劳、朴实与严谨;西方文化,熏陶出日本人的现代与超前意识。东方文化与西方科技的结合,产生了日本。作为国家科委派出的研修员,我曾几次到过日本。其间,结识了各种各样的日本人.走访了十多个城市、下面就印象较深的几...  相似文献   

2.
1912至1936年间,尤其是1920年代,中国现代留日作家小说中塑造了大量个性复杂多样的日本女性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地塑造以日本现实为基础的日本人形象.并占据了日本题材小说创作的主流地位,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3.
华人在日本     
在日华人正在以顽强的草根 精神,在日本社会中弥深弥广地 渗透,在艰难中寻求稳定,在贡献中取得发展、壮大与不断地自 我完善。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导,2000 年在日华人这一群体体现了几大 特点,展现出华人的独特风采。 其一、出现定居化趋势。华 人的“定居性人口” 呈现较大幅 度增长,如最新统计的中国人永 住者达 42,212人,比上一年憎长17.5%;日本人配偶者为 48,698人,比上一年上曾长了6.1%;定居者为38,982人,比上年增长了0.1%。另外,未被统计在登录老中的加入日本国籍者,也达到了历史最高…  相似文献   

4.
李红霞 《社区》2013,(3):59-59
曾应大学期间的同学日本留学生泉美之邀到东京旅游。鳞次栉比的高楼,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不忍止步。忽被一股浓郁的糖炒栗子香味所吸引循香而寻,在商品街一角发现一个糖炒栗子摊。嗯,就是这个味儿!馋虫驱使我快步日前买了一大包。  相似文献   

5.
中国隋、唐时期,日本大和朝廷向中国大陆派遣了遣隋、唐使团,随使团前来中国学习的留学生、学问僧学成回日后,促进了日本的历史文化发展,他们是中日交流史上对日本历史文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6.
读社会书取邻国经思中国事──北京大学代表团赴日研修考察孙祁祥1993年12月8日─-23日,北京大学代表团一行15人应日本日兴证券公司的邀请和受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北京大学全体师生的委托,去日本作了为期两周的参观考察。短短15天的时间,在日兴证券公司周...  相似文献   

7.
宋绍华教授简介宋绍华,男,1938年4月生,山西汾阳县人。1961年山西大学本科毕业留校工作至今。1982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营顾问研修团赴日本研修经营管理,被日本生产性本部认定为经营顾问。1985年再次赴日本考察学习,在日本国际商科大学等院校进行学...  相似文献   

8.
《华人时刊》2008,(7):92-92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近3年来只有约一成日本企业引进了外国人留学生充实企业。学历越高在日就职越难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令许多高学历的中国留学生踌躇不前。  相似文献   

9.
我的日本研修老师卢昌华坐落在东京饭田桥旁边的一家饭店是我赴日研修的单位,在这里我认识了我的研修老师、饭店总经理─—重田英次先生。这是一位严格而又慈祥的先生。他个头不高,身材微胖,慈眉善目,圆圆的脸上经常透着思考。他虽已花甲之年,但走起路来很有精神,给...  相似文献   

10.
《日本灵异记》是日本第一部佛教说话集,其中吸纳了中国的神仙道教因子。作者通过巧妙的艺术手法,对道教元素进行了充分的改造,将不同宗教性质的文化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文化在亚洲的影响力以及古代日本人吸收中国文化的态度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F0002-F0002,F0003
凌德祥,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交大——普渡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会理事,厦门大学日本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1982年自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先后任教于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外国学者留学生研修部、日本大学国际关系学部。曾任全国外国留学生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外国留学生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  相似文献   

12.
5月19日,第一届北京外国留学生中国文化节——中国烹饪比赛在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国际青年研修学院、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的一百多名外国留学生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13.
1970年,冯锦华出生在山西省太原市一个普通干部家庭,1992年大学毕业后,在太原的一家国有企业上班。1994年,冯锦华有了一个赴日交流的机会。在去日本前,他对日本的认识,“就只知道抗日战争,知道有个电视剧《血疑》。”在日本的头两年,冯锦华都是在语言学校学习日语,两年后,他考进东洋大学学习法律,毕业后在一家日本电讯公司的中国业务部工作,他的主要工作是向当地的华人用户推销国际长途电话服务。无论是作为一个学生还是一个职员,他都不算是个惊世骇俗的人,除了有时和朋友们“争论国家大事”会显得特别激动。然而…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青年报》于2003年9月26日和28日连续刊发了一则引人注目的消息:《珠海:国耻日来了日本买春团》。消息说,9月16日,珠海来了380多名日本人,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16岁。他们名为来中国旅游,实则是专门来“玩中国姑娘的”。珠海国际会议中心立即通过各种渠道招徕500名中国“小姐”。晚7时多,日本人用完餐后,厅内突然响起如同抗日战争影片里日本军队出场的音乐,中国“小姐”分别从几个入口处蜂拥而至。日本人狂笑着上前搂住中国“小姐”,整个楼里,全是一片淫声浪笑。直到“9.18”日本人才“心花怒放”地回国。如此不堪入目的场面,被有血性…  相似文献   

15.
从3方面对中日两国的“鬼”进行了对比。首先,从现代的“鬼”的概念上进行了对比;其次,明确了中日 两国鬼的产生及各个时代鬼的形象及举动;最后,通过对中日两国各50人作调查问卷,发现现代中日两国人对于 鬼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基本上都怕鬼,而一部分日本人却喜欢鬼。通过以上3方面对比发现,日本的鬼确 实受到中国文化影响,但不是中国的鬼文化,而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佛教及中国的道教。而现代一部分日本人之 所以喜欢鬼,大概是因为在现代日本许多地方的节日中,鬼都起到赐福于人,监督督促人们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于日良 《金陵瞭望》2005,(14):31-33
日本侵略中国,使用瓜分瓦解手法,如满洲国、内蒙古自治政府、华北临时政府、上海临时政府,由日军操纵,分而治之,以此削弱灭亡中国。松井石根大将占领上海,建立汉奸政府后,1937年11月19日,在制定进攻南京的计划时,就立即启动了筹建南京亲日政府秘密计划。该任务由日本驻南京总领事福井负责,专员田中物色人选。在日本的扶持下,南京先后出现了三个汉奸政府。  相似文献   

17.
李钰欣 《新少年》2014,(4):14-15
身高1.55米,体重只有46公斤,却拥有无数中外粉丝。因为她那娃娃脸上的笑容太甜美了,她那满嘴的沈阳口音也让人倍觉可爱,她生在日本,可从小就接受中国人的指导。这些让她成了中国球迷眼中的亲善大使,还被人亲切地称为“瓷娃娃”。无论你是否喜欢乒乓球,但无法不喜欢她。她就是福原爱——日本乒乓球女选手。  相似文献   

18.
和尚不抓贼     
萨苏 《社区》2010,(17):33-33
前几天,陪一位朋友在日本大阪旅游,不知不觉走进一座寺庙。日本的寺院,多半就在车水马龙之中闹中取静。最主要的功能则是墓地所在——日本人死后.无论原来是哪个宗教,都要取个法号,把葬身之地放在佛寺里面。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14年,有两则重要的信息加剧了人们对品牌的关注:一是日本NHK电视台1月3日报道,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将为扩大日本农林水产品出口提供援助,以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口产品产地能够联手以“日本品牌”的名义对外推销,改变以往主要使用的各产地单独推销的办法。二是中新网1月319报道,国资委发布关于印发《关于加强...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美丽的亮马河畔,在驰名京城的中日青年交流中心院内,有一所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中日青年交流中心主管的新型民办高校──国际青年研修大学。中心正面那座宏伟高大的桥梁式建筑正是研修大学主体教学楼。研修大学虽然成立时间不长,象幼儿那样嫩弱,但却初显出她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美好的未来。在这别致雄伟的建筑群中,在这花园般的庭院里,研修大学一流的教学设施,丰富的教学活动,优越的生活条件,吸引了来自海内外许许多多前来挑灯夜读、潜心求学的事事学子。一流的教学设施国际青年研修大学是利用日本政府无偿援助和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