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和平均数是社会经济统计中常用的一个平均指标,其在实际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调和平均数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其作为一个平均指标所需进行的代表性大小测定的问题,从而使其在深入统计分析研究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文拟从调和平均数的特点出发,论述调和平均数代表性大小的测定及其在深入统计分析中的应用。一、调和平均数R其基本特征调和平均数是变量值的倒数的平均数的倒数,其在实际应用中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在实际中,由于掌握的资料不同,不能直接利用算术平均数X一计算,而需改用调和平…  相似文献   

2.
杜之道 《统计研究》1986,3(6):56-58
调和平均数是不是一种独立的平均数?我认为,作为一种数学的平均数,调和平均数是一种独立的平均数;作为统计学上的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不是一种独立的平均数,而是算术平均数的变形。 从数学的角度讲,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是两种独立的平均数。因为: 1.两种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不同。 设x为变量值,w为同一数值出现的次数,则:  相似文献   

3.
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五种,其中除了中位数和众数是位置平均数外,根据数值计算的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也称为数值平均数。在三种数值平均数中,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是独立的平均数,它们有各自的适用范围。而对于调和平均数,有些人认为调和平均数不过是算术平均数的一种变形,不是独立的平均数。这种看法实际是不全面的。我在几年的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总结出调和平均数有两方面的计算功能,即在不同的资料条件下,一、调和平均数是算术平均数的一种变形;二、调和平均数…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是平均指标的两种表现形式。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并非两类独立的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的数值之间并无直接关系,也不存在谁大谁小的问题;不能根据同一资料既计算算术平均数,又计算调和平均数,否则就是纯数字游戏,而非统计研究。  相似文献   

5.
“调和平均数是算术平均数的变形使用”有三方面的涵义:1.权数不同,算术平均数的权数是各组单位数f,调和平均数的权数是各组标志总量m。xf。2无论是计算算术平均数,还是计算调和平均数,其分子是总体标志总量,分母是总体单位总量,是两个有意义的量之比。3.两者计算结果一致性的前提是:两者总体的一致性。王殿元,姜春霞在师国统计》1999年第二期上撰文“调和平均数不可代替”(以下简称“王文”)认为:“调和平均数存在着特定的应用空间,是不可替代的独立的平均数。”我们认为,“王文”对“调和平均数是算术平均数的变形使用,…  相似文献   

6.
统计学中的调和平均数的理论和事实不符,不应存在于马思克思列宁主义统计学中.本文将由它的定义和权数两个问题来证明.对不对,请阅者批评.一 调和平均数的定义问题资产阶组级统计学家对调和平均数所下定义是:“调和平均数是所要平均的变量的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把这个定义变成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统计学中常用平均数来表述数据(或数列)集中趋势的测度.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各种平均数有各自的定义和它们应用的范围.算术平均数是最常用的一种.它有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之分.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将总体的各个单位标志值简单相加,然后除以单位个数,求出平均标志值;加权算术平均数是用各组标志值乘以相应的总体单位数来计算的,由此,它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总体各单位的变量值,而且受单位变量重复出现的次数影响,各组出现的次数在这里面起了权衡轻重的作用.调和平均数是各个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又称倒数平均数.在统计工作中应用机会很少,往往是作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来使用的.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综合指标,它表明同类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统计学中的平均数一般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五种,其中较常用的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而在这三种中较难理解和区分的是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在我国统计学界对于调和平均数是否是算术平均数的变形?调和平均数是否是一种独立的平均数?争议颇多.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关系是"算术平均数大于或等于调和平均数",对于这一点在许多统计学原理教科书中是较为常见的.其实,这个结论有些偏颇.  相似文献   

9.
一、调和平均数有争议的有关问题平均数是表明同类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平均数一般有五种,除众数和中位数是根据位置确定的平均数即位置平均数以外,通过计算得到的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三种。关于算术平均数和...  相似文献   

10.
周雄鹏 《统计研究》1986,3(2):66-69
一、旧疑问新命题 三十年前,苏联、中国的统计学界就调和平均数是否为独立的平均指标展开了一场论战。尽管当时对调和平均数的性质没能作出令人信服的阐发,因而既没有肯定也无法否定调和平均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然而这场争论却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即定义调和平均数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其计算结果和表示的经济意义均与算术平均数一样。至于何种场合采用算术平均数,何种场合采用调和平均数,则应根据所掌握资料的不同来决定。  相似文献   

11.
浅谈调和平均数湖南省衡阳市财会学校祁德军为了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统计上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平均数,其中最主要的是算术平均数,另外还有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等。在这些平均数中,最难区分的是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有些学者认为调和平均数...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几何平均数受极端值影响较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都小”的观点存在缺陷。经推导证明 ,在存在极大值情况下 ,算术平均数最灵敏 ,几何平均数次之 ,调和平均数最不灵敏 ;在存在极小值情况下 ,各平均数反应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3.
应当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平均数文\蒋季奎现行的教科书,把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均概括为平均指标。云为同一总体内某一数量标志值的一般水平。似乎这三种平均数,都符合这一定义。一些数材,还同时论述了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在数量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调和平均数是算术平均数的变形使用”有三方面的涵义 :其一 ,权数不同 ,算术平均数的权数是各组单位数 f,调和平均数的权数是各组标志总量 m=xf;其二 ,无论是计算算术平均数 ,还是计算调和平均数 ,其分子是总体标志总量 ,分母是总体单位总量 ,是两个有意义的量之比 ;其三 ,两者计算结果一致性的前提是 :两者总体的一致性。王殿元和姜春霞同志在《中国统计》1999年第 2期上发表的“调和平均数不可代替”一文违背了以上三方面的涵义 ,有不妥之处 ,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5.
关于算术平均数(简称“算均”)和调和平均数(简称“调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统计界人士有不同的看法,其一认为“调均”是“算均”在资料条件及要求不同时的变形,其二认为“调均”有时是“算均”的变形,有时又是一种独立的计算形式,此时它的计算结果与“算均”不同,且恒小于“算均”。笔者同意前种看法。我们皆知,在同质总体中计算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为:平均数一标志总量/总体总量,在计算过程中,不管资料条件如何受到限制,计算要求如何不同,但凡是符合这一计算公式的平均数,其实质总是“算均”。这是我们论述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16.
何云清 《统计研究》1990,7(3):64-68
什么是调和平均数?它是不是一种独立的统计平均数?它与算术平均数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从50年代至今,在苏联和中国统计学界就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本文拟对调和平均数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几个有关的数学问题(一)三种不同的平均数在实践活动中,人们根据各种不同的条件,抱着各种不同的目的,采用多种方法计算不同数据的平均值。例如,已知有一个长为a_1,宽为a_2的长方形(图1),如果我们  相似文献   

17.
调和平均数是平均指标的一种,是计算同质总体中各单位平均标志值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往往会引起学生与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混淆,怎样向学生讲清调和平均数计算呢?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从五个方面简介了教学方法,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三种平均数的数量关系项威不少统计学教材在论述依据同一数列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时都正确地指出,然而却未能作出一般性证明,或者只是利用两个数值进行验证,缺乏普遍意义。本文拟采用数学归纳法对的结论作出一般性证明。数学归...  相似文献   

19.
算术平均数是最常用的一种平均数,包括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它们是经济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因为它们的计算方法与社会经济现象存在的客观数量关系相符合的。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为: 算术平均数=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数 这种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以其简单、合理的优势被应用于财务会计学和成本会计学中,本文仅就算术平均数在成本会计基本核算原理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一、算术平均数的运用 成本会计学是以成本核算为中心的一门会计学科,成本核算是否合理。准确关系到对成本会十学科的理解与领会,运用一定…  相似文献   

20.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是平均指标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有的统计学原理教科书中,把 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划分为两种情况:由绝对数或平均数计算算术平均数以及由相对数计算算术平均数。后者如“平均计划完成程度”、“平均合格率”、“平均利润率”等。笔者认为,把“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等指标列为平均指标是不妥当的,其理由如下: 1.“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等指标的计算不符合算术平均数的定义。 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是总体标志总量除以总体单位总量,而“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等指标的计算不符合上述形式。如下例: 某公司下属10个企业增加值计划完成情况资料如下:NIJ10个企业的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