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进入1999年,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和实践逐渐从宏观层次转向了微观领域,学术界开始研究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知识管理等问题。知识管理是指对知识及知识的作用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需要理论的农民工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对需要理论的认识,设计进城农民工基本生存条件需要、情感需要、个人发展需要的李克特量表,并通过检验,通过因素分析法归纳出进城农民工需要满足的变量,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提出进城农民工管理的政策建议宏观层次上,要做好制度决策,创造农民工管理的良好制度环境;中观层次上,要构建管理组织系统,实现农民工规范化管理;微观层次上,要满足主导需求,提高农民工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3.
制度伦理评价系统的原则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伦理评价系统的建立要遵循历史性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评价标准的变化应不断调整;要遵循普遍性原则,从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要遵循层次性原则,评价标准要根据社会制度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而设定。在抽象层次上应坚持正义性标准。在具体层次宏观方面要实行社会发展最大化标准;在中观层次上要依体制制度而设。具体体现在经济领域要实行“利益最大化”、“减少最少受惠者原则”,在管理领域实行民主原则,在法律制度领域坚持非效益的伦理标准,在教育领域实行个别性与普遍性相结合原则。微观层次依群体、部门、行业而定。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分别属于社会发展最大化范畴、抽象伦理制度范畴,即终极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4.
文化整合即跨文化管理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运用霍夫斯蒂德国家文化模型和强皮纳斯7纬文化模型,分析归纳已有跨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可以构建出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冲突机理模型。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和信息沟通是其三个基本微观层次;优化文化整合模式、内化企业文化机制、构建跨文化培训平台、全球化与地方化管理策略相结合等都是跨文化管理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群体,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特征.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教师文化涵概了教师的职业意识、教育理念、价值观念等群体行为,直接影响教师个体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发展,因此,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教师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师文化的构建必须有正确的职业功能定位和职业价值定位,必须要在工作硬件环境、专业发展氛围、身心健康维护等方面形成人格化的教师管理氛围.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的悖论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倡多元文化的初衰无疑是反对一极化、一体化和中心霸权主义.有悖于提倡者初衰的是,多元文化的提倡也为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落后的甚至低级趣味的文化思想和凌驾于民主之上的权威政治思想提供了合法化的借口.在很大程度上,多元文化也被广泛地、有意识地被误读为"文化平均主义".在"宏观多元文化"层次上的边缘弱势却在另一"微观多元文化"层次上变成了中心和霸权主义.在"微观多元文化"层次上新形成的"地域性或民族性文化霸权主义"就是只在自己以上的层面即"宏观多元文化"层上大讲多元性,而在自己以下的层面即"微观多元文化"层大讲统一性,把文化的多元性力图阻止到自身而止而不愿向下延伸.  相似文献   

7.
肖世伟 《理论界》2008,(4):218-21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服务要市场”已经戍为不仅仅是企业界,也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卫生等政府部门在内的越来越广泛的共识。采取适当的方式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移植到现代学校的管理中,对于解决学校管理中存在的最大缺陷,即管理目标模糊,管理活动中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因素.发挥教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通过文化合力的构筑,整合提升教师文化,培育、激发教师个体的内在信念、情感和理性,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本文试图从实行民主管理、提高自身素养和构建“精神家园”三个方面探寻学校提升教师文化的有效途径,思考学校文化构建核心因素的形成方式,进而深刻地影响校园文化的形式与内涵,促进学校整体素质、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教师参与管理是参与管理在学校领域中的运用。教师参与管理问题一直是高校治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高校是教师的集合体,高校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教师。高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国内外高校教师参与院校管理具体表现为“教授治校”“教授治学”的实践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艾娟 《阴山学刊》2013,(6):5-8,12
集体记忆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已经有学者在关注和研究它。在未来的集体记忆研究中需要重视主题领域的拓展,应该在宏观层面上重视社会变迁对不同群体集体记忆现象的影响关系,尤其是重视国际化的政治经济联盟、民族争斗、国内文化变迁导致的新群体和边缘群体的集体记忆特点;在微观层次上要超越以往研究的限制和藩篱,在研究主题、视角、方法以及理论建构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促进集体记忆研究的完善和体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