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974年改称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1980年扩建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过45年的发展,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已形成以科研为中心,集科研、教学、传播、咨询和决策为一体的多功能科研基地,是隶属于广东省人民政府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研究机构。2003年11~12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举行建院45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其中包括庆祝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成立45周年大会、中南片省(市、区)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第三届全国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高层论坛、南方理论前沿论坛、珠江区域经济合作论坛等,并举办了大型专场交响音乐会“社会科学·云东海”之夜。现将其中的部分活动内容分两期予以刊登,以表祝贺。  相似文献   

2.
由梁桂全主编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年报》(2003-2004),近日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系广东省人民政府直属的社会科学综合研究机构,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0月,1974年6月改称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1980年9月扩建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过40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该院已经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地位的优长学科:邓小平理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港澳台问题研究、广东地方史和孙中山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等。在近年的科研体制改革发展中…  相似文献   

3.
<正>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广东经济学会会长、《南方经济》杂志主编、广东省归国华侨作家联谊会理事长、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孙孺同志,是一位知名的经济学家和归侨作家,是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的前身)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4.
社会科学建设与繁荣 ,是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1959年 7月 19日 ,根据省委宣传部的决定 ,我到设在广州市越秀北路 2 2 2号的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前身 )报到 ,参加筹办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 (以下简称“省社联”)工作。为了推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建设工作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著名哲学家、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杜国庠同志 ,在 50年代中期 ,向省委建议要在我省建立三个学术机构 ,一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机构 ;二是创办一个学术理论期刊 ;三是成立在学术界起沟通、…  相似文献   

5.
陈启汉,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男,汉族。1931年生,海南省崖县人。195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在北京考古研究所作考古研究工作。1958年调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前身),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从1986—1994年先后任广东省地名委员会、广东省地名学研究会学术顾问,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读者工作委员会委员。他早年从事北魏均田制和拓跋鲜卑族发展史的研究,发表过《论拓跋鲜卑南迁及其氏族制度解体》等论文。随后,研究苏轼,发表《苏轼的政治态度剖析》、《略论苏轼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曾用名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广东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于1960年成立,2010年经中共  相似文献   

7.
第八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于1993年9月6日—11日在广东省江门市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历史研究》编辑部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共广东省江门市委党校联合主办。从事史学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闭幕之际,成立了中国史  相似文献   

8.
建国前,我省谈不上真正的社会科学事业。建国初期,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恢复,教育、新闻、图书、档案、文博等事业均有初步发展,这就给社会科学事业的起步奠定了基础。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一些专门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陆续成立。如1959年成立了辽宁省经济研究所和辽宁省农业经济研究所。1962年初成立了辽宁省地方史研究所。1962年9月成立了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1964年1月又建立了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第二研究所(即日本问题研究所)。同时,在成立哲学、经济、历史、党史等4个学术团体的基础上成立了辽宁省哲学社…  相似文献   

9.
全国“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三月十二日至十九日在广东省肇庆市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广东省社联、中共广东肇庆地委、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高教局等十个单位联合召开的。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总干事王正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邢贲思、广东省社联主席张江明等主持了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百九十余人出席了会议,提交学术论文共六十余篇。  相似文献   

10.
孙孺同志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经济学会创建人之一 ,也是广东省著名经济学家。今年6月 2 8日 ,社会科学界、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 50多人在广东省社科院庄重举行“纪念孙孺同志九十诞辰座谈会” ,畅叙往事 ,缅怀故人。广东省社科院党组书记李子彪同志在会上指出 ,最近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贯彻落实党中央《意见》的精神 ,使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孙孺同志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的创建人之一 ,也是广东省著名经济学家 ,我们要通过纪念孙孺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座谈会…  相似文献   

11.
从管制发展史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西方管制的实践和理论发展脉络为线索,通过分析近几百年来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改革的主要经验以及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政府管制和市场竞争关系的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期刊是靠特色存在的,拥有特色是期刊成熟的重要标志。期刊的特色意识在于锁定读者市场,体现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导向,为读者提供独到内容的刊物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媒体担负着重要责任,媒体是公民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媒体及其工作者要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宣传报道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英华 《北方论丛》2003,4(1):24-26
对于国情的认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作用。翻开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正确认识国情是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党史上的重大失误又都与对国情的错误认识有重要关系。总结这些历史经验,深刻理解我国现今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适时调整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