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和平 《领导文萃》2009,(18):26-30
“软实力”一词问世已有20年,它被学术界普遍接受却是近几年的事,2003年爆发的伊拉战争是其大背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初衷足强化美国全球霸权,结果却适得其反:死伤数干士兵、花费上万亿美元,却陷进了“既不能取胜、也难以撤出”的窘境。更重要的是,伊拉克战争导致美国的同盟体系出现裂痕,  相似文献   

2.
美军马里兰州米德堡军事基:地的战争分析实验室内,3月份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V形台前,代表美国、俄罗斯、中国、东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5队人马,为争夺世界经济主导权展开激烈博弈……这是美国国防部组织的模拟经济大战的场面。一位中国专家就此评论说:“中国没人想与美国打经济战争,但美国军方却在做实战模拟,他们太好斗了。”  相似文献   

3.
张帆 《领导文萃》2007,(3):17-21
“9·11”事件后,美国将恐怖主义视为其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威胁,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打击恐怖主义确定政策目标和实施手段。从“9·11”以后5年多的实施情况来看,美国的反恐战略——无论是国土安全还是国际反恐战争——取得一定成效,但这些战略的实施也引发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美国的反恐战争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4.
世界地产拍卖大王约瑟夫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次拍卖会上遇到了一大难题:这次拍卖的房子有近一百栋,是战争时期给造船厂的工人建造的。住户们说:“政府在战争时就要我们搬来,现在又要把我们赶走,岂有此理!”由于这些房子里的住户多,如果直接在拍卖会上把房子拍卖掉,可能会激起民愤。  相似文献   

5.
陈文德 《领导文萃》2007,(12):88-92
越战早期,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曾提出“不求胜利”的新战略,而受到当代军事家严厉的抨击,认为根本违反战争原则。事实上,早在一千多年前,宋太祖在他统一全国的战争中,便提出了这种不求胜利的战略。  相似文献   

6.
言为心声     
<正>2003年3月,美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中央电视台在报道伊战前线战争的间隙,插播了一条广告语为“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的广告。由于  相似文献   

7.
谢东明 《办公室业务》2013,(13):228+232
文章试图从美国一贯奉行的战争伦理观——"正义原则"的角度,确认正义战争的基本标准和构成要件,重新考察美伊战争的"正当理由"、整个过程及最终结果,进而对战争的非正义性进行全面分析,论证美国现实战争的非正义性与美国正义战争观背道而驰,提出战争伦理应承担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历史使命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九一一”事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美国,而且也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如果说冷战的结束成为美国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新起点的话,那么“九一一”事件则为美国将这种战略全面付诸实施提供了机遇。“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进行反恐战争的同时,将冷战结束后10年间全球战略探索的成果理性化,开始形成21世纪美国全球称霸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席志刚  钟坚 《领导文萃》2009,(22):60-63
“1979年对越作战,比我们过去打过的任何一次战争都更接近于现代战争。我们用五六十年代的装备和战法,打了一场现代化战争,越军使我们看到了百己的弱点.”中自军队内部曾如此反思这场战争。  相似文献   

10.
乔良 《领导文萃》2011,(24):31-33
美国并不酷爱战争.但美国需要战争。过去20年里,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打过四场对外战争的国家。为什么要如此频繁地发动战争?地球人不懂,恐怕美国人民也不懂,因为这四场战争,发生在三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开战的理由也都十分充分且冠冕堂皇.谁会把它们与一张轻飘飘的绿纸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领导文萃》2008,(20):10-11
美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如果让持有约1万亿美元债券的中国不高兴,而大量抛售美元债券,美国就会遭到毁灭性打击。布什总统在8年前的总统选举中称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但如今成了一个要看大股东脸色的企业经营者。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9·11事件,是美中关系改善的转机。为“疆独”的恐怖活动所困扰的中国呼吁美国,两国共同开展“反恐战争”,转变了布什政府“打击”的矛头。接着。中国担任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主席国,让美国欠中国的情,进而通过美国来控制“台独”活动。中国在伊拉克战争及伊核问题上与俄罗斯合作牵制美国,  相似文献   

12.
最近由中国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科院杨斌副研究员的专著《威胁中国的隐蔽战争》。该书论述了美国谋求霸权的战略演变,剖析了美国的隐蔽经济战暗器为何能产生超过核弹的巨大破坏威力,其核心是以俄罗斯、拉美、亚洲惨遭破坏前车之鉴,探讨了中国如何防范美国隐蔽经济战的袭击,及时消除改革误区和潜伏的经济金融隐患。作者强调指出,随着美国摧毁了前苏联的工业军事实力,运用“软战争”重新控制了第三世界,美国谋求单极全球霸权的欲望日益膨胀。  相似文献   

13.
《领导文萃》2007,(12):49-49
尽管美国情报机构在“反恐战争”中违反人权、刑讯逼供的丑闻一再被曝光并引起国内外关注,可是布什政府一直不愿意面对这一事实。 ——原载黎巴嫩《未来报》  相似文献   

14.
战争与金融     
如今,"金融战争"被作为国与国之间一种新的区别于过去传统战争的博弈方式,被各国政府和学者高度重视。不少学者认为,国与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已经不太会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通过传统战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各自制造的金融炸弹去轰炸对手。世界上,有个国家,特别会创新,那就是200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发展的美国。当我们否定传统战争,开始着力研究现代金融战争的时候,美国又为金融战争找来传统战争作为援助。当我们抛弃传统战争,着力深入研究金融战争的时候,我们又被自己的思维局限了。本文通过对两场传统战争的研究,揭示战争与金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频闻 《领导文萃》2011,(13):1-1
当世界各大媒体不约而同聚焦蒂姆·赫瑟林顿的时候,人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一场新的悲剧已经诞生。英国战地记者蒂姆于4月20日,在利比亚西部城市米苏拉塔被弹片击中身亡。同日,一起遇难的还有美国记者克里斯·洪德罗斯。他们都是世界级摄影奖项的获得者。是什么力量诱使温文尔雅、热爱生活的蒂姆们义无反顾地奔赴血腥的战场?用蒂姆家人的话说.他去利比亚“是为了记录战争背景下的人道主义”。蒂姆认为自己之所以关注战争,是因为“战争这个机器是人构成的。  相似文献   

16.
阮直 《领导文萃》2009,(18):79-81
阴谋的学名应该是谋略,谋略说白了就是斗争。斗得“文明”一点儿的叫“运动”,斗得头破血流的就叫“事件”,斗得你死我活了就叫“战争”。  相似文献   

17.
王丰 《领导文萃》2008,(22):99-103
有三个重要因素促使蒋介石急于在1965年发动“反攻大陆”的战争:一、中共研制成功原子弹;二、越战的持续扩大;三、蒋介石担心自己年寿有限,他必须尽早发动反攻战争。  相似文献   

18.
晓清 《决策与信息》2005,(10):74-74
1845年,波斯战役。这是英国国王理查三世和对手里奇蒙德伯爵亨利的最后较量,战争的成败将决定谁统治英国。 战争进行的当天早上,理查派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马走对铁匠说,“快点给它钉掌,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  相似文献   

19.
在“9·11”事件发生之后最初的几个小时里,有两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情况的混乱和信息的匮乏;二是总统迅速地认定这是场战争,并将带领全国人民赢得这场战争的决心。  相似文献   

20.
李旭大 《领导文萃》2007,(10):56-59
林肯1861年就职之后发现美国对战争的准备十分不足。联邦只有一支装备可怜、缺乏训练的16000人的队伍,而它的指挥官是一名75岁高龄的将军——斯科特。他太老了,他虚弱的体质使他不可能到战场上去指挥,他的战争理论与战略思想也早已过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