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热门出版物书法艺术品“人生十二最”1994年的出版物,将流行刘开渠等书法家的道劲墨迹"人生十二最":人生最可佩服的是精神;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无知是自欺欺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  相似文献   

2.
老人言     
以积极的心态营造自我,就能塑造人生;以创新的思维挑战自我,就能展示人生;以执著的精神提升自我,就能完善人生。  相似文献   

3.
钝感力     
“钝感力”直译为“迟钝的力量”,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更易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同时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4.
职业中专语文教育教学有三大特点,即要突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专业适应性和人文气质的培养,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一、职业中专语文教育教学要突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职业中专学生要有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就要从语文教育教学抓起,"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是人生的教科书".职业中专的语文教育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社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职业、对待人生.语文教育教学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过故事、诗、词化育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学习《项链》一文中,学生对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很有争议.她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她内心的痛苦,她的虚荣心造成了她人生的悲剧,但她面对人生的挫折和打击时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是值得肯定的.有人说职业学校的学生很脆弱,他们过早地经历了人生的挫折,成为伤不起的人.因此,形象化的挫折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语文教育的心灵化育功能能使职业学校的学生一步步走出心灵困境,走出心灵的阴影,逐步走向人生的阳光地带,找回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好书推荐     
《职业》2009,(13)
有一些财富如过眼云烟,攥得再紧,也有耗完的一天;而还有一种财富,只要抓住了,就能让你的人生不断增值,受用终生.你问:如此财富美梦如何实现?那么,答案就在你的指尖,当你的手指翻动书籍的扉页,寻找人生财富的旅途就此开始,在硝烟弥漫的广告战争中厮杀,向富人学习理财习惯,经历无领到白领的锤炼,最终悟到享受工作、享受生活的人生意境.  相似文献   

6.
张小东 《现代妇女》2010,(6):127-129
每个人的生活需要,在职业需求上,主要体现在如何看待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就业问题的解决态度上。生活实践说明,一个人只要有职业理想的追求,生活的真、善、美才能通过劳动来实现,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全面发展水平,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才能满足自己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探求,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以爱岗敬业的精神积极就业。  相似文献   

7.
正人物名片:赵昱鲲,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幸福中心副主任,在全国推广幸福教育、幸福企业,用积极心理学的科学方法,开发出一套适合中国人的幸福方案,是中国积极心理学应用的领头人之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师从"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博士,参与创建了全球华人积极心理学协会并任副主席,著有《消极时代的积极人生》。心理标签:幸福不是你未来的目标,而是你当下的状态;幸福是你内心生活方式的体现,而不是你要到达的终点。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什么是贵族?是以财富来划分的,还是以生活方式来划分?但显然,财富多少不是贵族的主体标准;生活方式只是贵族文化的一种表象。贵族是在雄厚财富的基础上,在一种较为特殊的生活方式下,在一种高层次的人生、文化观念引导中的一种人生状态。国人时下追逐的‘贵族’离这样的目标还远着呢。”  相似文献   

9.
人生的道路坎坷曲折,难免遇到不如意的事,为此,在处理家庭和人际关系时,有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种是积极的态度,胸襟宽阔,心平气和,处之泰然,并能采取各种办法化解矛盾;一种是消极的态度,生气动怒,这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伤害感情,僵化关系,激化矛盾,对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万志友 《职业》2011,(31):56-56
说到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让人难免想起赵本山和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里的对白。小沈阳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花完!”当然这是笑谈,从古至今国人认为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一个人不论获得多大的财富,如果不能与家人、朋友、社会分享,那么财富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钱生不带来,也死不带去。  相似文献   

11.
美国人将实现一个公正、充满怜悯与同情的社会看作是他们人生最后的归宿和目的;他们按照共和的理想来规范自己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法律:他们狂热地崇尚自由、追求开拓精神,积聚财富与争取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他们一生追求的就是成就感、自由和公正。这也是美国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职业》2008,(6):54-54
“我不是女强人!我觉得女生不一定要做女强人,但应该做个强女人,一个性格精神健全、积极向上的平凡的的强女人!”这是李艳在自己的博客中申明的人生宣言。这个个子娇小、一身泼辣劲的女孩今年刚满24岁,可已经靠养獭兔积累了近百万元财富,在合肥市小有名气。  相似文献   

13.
段美婷 《职业时空》2008,4(1):114-115
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是财富急剧增长、版图不断拓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英国社会的思想体系也凝聚起来了,形成了反映中产阶级价值观念和社会态度的“维多利亚精神”。他们反对纵欲,提倡道德和秩序,推崇勤奋、节俭、自助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妇女应该有道德诚实、宗教虔诚、循规蹈矩、忠于家庭的美德。  相似文献   

14.
党俊英 《职业时空》2008,4(5):34-34
语言与情感态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情感态度还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语言学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则更加明显。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强的意志、较强的自信心、乐于合作的精神都是积极的情感态度,也是有利于学习的情感态度。相反,焦虑、抑制、过于内向、害羞、胆怯、缺乏学习动机等都是消极的情感态度。如果学生受消极情感影响太大,再好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微语录     
《女性天地》2013,(2):1
关于财富—一有些人觉得付出后得到的回报是财富,有些人认为点点滴滴的累积是财富,更有些人觉得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才是真正的财富……而你又怎么看呢?"我们的社会中没有大学文凭、白手起家而终成大业的人不计其数,其中的优秀企业家群体更是引人注目。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为社会作贡献,社会也回报他们以崇高荣誉和巨额财富。"——李嘉诚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08,(16):54
"我不是女强人!我觉得女生不一定要做女强人,但应该做个强女人,一个性格精神健全、积极向上的平凡的的强女人!"这是李艳在自己的博客中申明的人生宣言.这个个子娇小、一身泼辣劲的女孩今年刚满24岁,可已经靠养獭兔积累了近百万元财富,在合肥市小有名气.  相似文献   

17.
老人言     
《老年人》1996,(11)
老人言怕触礁就莫跑船,怕挫折就莫干事。辰溪县周福好人的一生是一次长途旅行,疾走后须投宿歇息,迷途后须问路反思。汨罗市狄沸腾谎言再美,也不会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桂阳县刘典忠面对现实,敢于承受苦难,并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是人生一笔巨大的财富。沅江市李剑兴趣...  相似文献   

18.
"资态"论     
人生所以宝贵,在于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如果人的一生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和留下财富,那么这个人生就是精彩的;如果还能为社会留下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精神财富,那么这个人生就更加精彩了.  相似文献   

19.
陈赓将军智勇双全、战功赫赫。在他58年的人生中,几乎经历了整个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的历史。 人们喜欢称陈赓为“乐天派将军”,他的乐观开朗甚至玩笑和恶作剧,在血雨腥风的年代里是同事和战友们精神的调剂和安慰,而外表粗犷的他却并不掩饰内心的细致,对妻子儿女他总有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念和柔情。  相似文献   

20.
谢天 《女性天地》2006,(3):22-23
财富来源于头脑,财富爱往有头脑人的口袋里钻。成功与失败,富有与贫穷,往往因为当初的一念之差。王宏华在人生不如意时,能够沉住气,寻寻觅觅,终于发现了商机,并走上了富裕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