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竞争与市场进入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个广告“抢先”的双寡头模型,通过两阶段博弈的均衡结果,推出了广告形成市场进入壁垒的成本条件。并认为厂商抢先做广告可以获得优势,在一定条件下广告投资成为进入壁垒的一种形式,但是这种壁垒并不是长期性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面临着经济高速增长、环境状况严峻、资源相对缺乏的形势,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林业产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具有三大效益的统一性,产业间企业的协同性等特点。林业产业链的构建,形成了链内企业良好的竞争定价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有利于凸现林业产业的集群化优势,为低碳经济的实现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保险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保险业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的关联性分析了完善我国保险市场退出机制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在实行开放政策、降低保险业进入壁垒的同时,形成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才能有助于我国保险市场竞争机制的充分发挥与保险业市场结构的优化,并论述了建立退出机制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所有制偏见、法制不健全、市场体系发育落后以及政企不分等因素是我国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 ,寻求切实有效的降低或打破产业壁垒的措施 ,为经济结构调整扫清障碍 ,这对于入关在即的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许多产业存在过度竟争的主要原因在于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高,这种状况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政策思路是要区分不同类型的产业优化进入壁垒,更重要的是要降低体制性退出壁垒.  相似文献   

6.
通过使用一个混合寡头数量竞争框架,分析了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外资企业享受"超国民待遇"会使民营企业具有成本劣势,此成本劣势可能成为民营企业的进入壁垒从而阻止民营企业的进入;同时,将导致市场价格的提高、消费者剩余的下降和社会福利水平的下降,并且将阻碍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民营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兼并联合、资产重组充满魅力和活力,但也蕴藏着风险,追求经济规模,并不意味着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的适度扩大可降低交易费用,但企业“超规模”除表现为信息机制缺陷和激励机制缺陷外,也加大了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组织管理成本,从而抵减了经济效益,降低了效率。我国当前企业兼并联合是在不完全资本市场环境中进行的,企业寻求最佳规模、实现规模经济要有效利用行政资源和市场资源,并加以“整合”,以塑造一种完善的企业成长机制。  相似文献   

8.
从进入壁垒的定义、分类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产业组织理论中进入壁垒理论的主要代表思想,进行了综合性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银行业规制性进入壁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规制性进入壁垒是影响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银行机构市场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我国银行业绩效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对银行业进入规制进行改革,降低规制性进入壁垒,确保银行业进入规制的科学与适度,是进一步深化我国银行业改革,提高银行业整体绩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式小家电行业不仅存在结构性进入壁垒,而且存在策略性进入壁垒和政府规制性壁垒。其中,结构性进入壁垒主要由消费者偏好、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所构成;策略性进入壁垒主要来自于产品差异和营销策略;政府规制性壁垒主要表现为产品标准的提高。因此,应对我国西式小家电行业进入壁垒,需要新进入者采取积极开辟新市场、选择国外目标市场、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采取有效营销手段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农户是在各种已知约束条件下作出理性选择的决策者,农户可以通过对农业市场结构的分析,选择最优的竞争战略。本文通过引入企业战略理论中的进入壁垒、退出壁垒和竞争战略理论,进而建立起一种新的农户行为分析框架,为更好地理解、分析与预测各种农户行为,分析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扶贫等政策措施及其政策失灵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演化的分析框架,建立关于制度性进入壁垒的一般分析框架.分析我国民营经济进入燃气行业存在的内在和外在制度壁垒,提出内在和外在制度的重构与治理.  相似文献   

13.
论规模收益变化与规模经济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剖析规模收益概念的各种含义,构建规模产量、规模收入和规模经济等数量指标后,论证现行生产理论中的规模收益概念是属长期生产中规模的边际产量指标,揭示规模收益变化的本质原因——分工协作效率与管理协调效率的反向变化规律综合决定规模收益的四阶段变化规律,并讨论不同产品竞争市场类型和三种要素价格变化类型的规模经济变化及其与规模产量变化、规模收入变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对规模经济进行分析,指出规模经济对企业效益的提高意义重大,但规模经济并不意味着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文章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规模经济的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我国目前企业规模结构不尽合理,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要实现规模经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通过制定合理产业政策、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推动资产优化组合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建立合理有效的社会主义经济法体系与之相配套。而曾被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称为“自由企业的大宪章”或“经济宪法”的反垄断法却在我国经济法体系中一直缺位。反垄断立法搁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术界很大一部分学者将反垄断立法与发展规模经济对立起来。本文从产生垄断的经济分析入手,结合我国垄断和规模经济的实际情况,并借鉴美、日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处理反垄断与规模经济关系的成功经验。提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币场经济体制和完善经济立法过程中,不能将规模经济与反垄断立法相对立。发展规模经济完全可以与反垄断及其立法同时并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各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上海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正在逐渐下降。78年上海的工业总产值为550.98亿元,占全国的13.00%,到88年为1082.7亿元,只占全国的5.94%,78年上海的财政收入为190.67亿元,占全国的17.01%,到88年为261.69亿元,只占全国的10.11%。分析上海总体经济优势丧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和上海产业组织结构的缺陷。撇开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从上海产业组织结构的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经济存在两种规模经济供给方规模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网络外部性),此基础上划分了互联网经济中的两种网络(Network)平台性网络和信息专用性网络,它们都具有网络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18.
进入壁垒是研究市场定义和市场势力的核心概念。自从贝恩提出这一概念以来,进入壁垒主要有七种基本定义,其定义有不同的缺点及其效率含义。经济学家围绕进入壁垒的含义进行了大量深入分析,但是对进入壁垒的基本含义、判定标准和主要形式等方面还存在实质性的分歧。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生产经营者(各类投资者)既要多品种经营又要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多品种经营与规模之间往往是矛盾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从技术上采用灵活生产体系,从管理上实行二级法人制度是两个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制度性进入壁垒导致产业人为垄断的形成 ,而过度进入与制度性退出壁垒则造成了我国许多产业的过度竞争格局 ,从而导致厂商 (大多数是国有企业 )的高产量和低价格及亏损。只有尽快从根本上破除制度性壁垒 ,才有可能真正使国有企业摆脱亏损的困境 ,国有企业才能具有自生能力 ,而其他由于缺乏自生能力诱发出来的金融预算软约束、政企不分、激励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将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