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广东社会学学会于1998年12月21日至22日在广州召开了“新时期用人机制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广东社会学学会会长邬梦兆、常务副会长范英、副会长欧阳波、鲁阳以及会员50多人,提交的论文有20多篇。与会同志围绕新时期用人机制的内容以及用人机制如何促进社会发展等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行了认真的理论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可供实际操作的具体方案。邬梦兆会长在研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并对1998年广东社会学学会的工作作了总结。广东社会学学会召开新时期用人机制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雨微  相似文献   

2.
1999年3月31日──4月3日,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联合主办的“深化殡葬改革、促进社会文明学术研究会”在广州召开,广东惠阳唐京灵塔园开发有限公司协办了这次研讨会。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学者、广东省的社会学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共100多人,提高交研讨会的论文有20多篇。这次研讨会采取了发言者主讲与答辩相结合的新颖讨论方式。与会者深入研讨了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更好地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决策有…  相似文献   

3.
1999年12月29日下午,广东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在广州市行政学院召开了成立大会。广东社会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范英教授、广东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欧阳波、丘挺等同志出席了大会。参加大会的还有广州地区的社会学理论工作者以及省内部分市、县从事殡葬改革实践的人士约100人。这是一次广东省内关心殡葬改革事业、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盛会。与会代表对殡葬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代表们一致认为,应通过立法,加快殡葬改革事业的发展。广东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雨微  相似文献   

4.
程寿 《探求》2005,(5):26-27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5.
陈伟 《探求》2005,(5):20-21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温朝霞  黄苏萍 《探求》2005,(5):22-23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7.
冯仿娅 《探求》2005,(5):25-26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8.
霍秀媚 《探求》2005,(5):23-25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事业单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当前,事业单位在选人用人制度、深化职称改革、促进人才流动等方面都作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深层次和实质性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还未能完全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本文从事业单位的基本概念、特征入手,回顾总结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认真梳理了中国社科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行状况,探讨分析了中国社科院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与问题,继而提出了建议与对策,期望对中国社科院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些许启发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1997年4月间日至18日,广东社会学学会在珠江电影制片公司主办了“广东社会发展问题与对策”理论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与有关部门的领导及部分省外代表共8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提交论文30多篇。与会者就广东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问题、特殊保障与特殊教育问题、社会保障和社会教育问题、劳动者就业素质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提出和深化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和观点。特别是就广东社会发展应关注的五大领域进行了重点探讨:一、关于残疾人就业问题与会者认为,残疾人享有与健全人同等的公民权,但是,由于残疾人身体残疾、综合…  相似文献   

11.
由天津市社会学学会、江苏省社会学学会、江苏省社科院咨询部、徐州市社会学学会(筹)联合举办的社会学基础理论讲习班于五月二十日在徐州市开学。讲习班历时二十天,主要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方法》几门主要课程,并开设“经济社会学的几个问题”、“关于人口理论问题”、“社会学与现代化”、“应用社会学在国外”、“家庭、婚姻、恋爱问题”、“社会学与民政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小群 《探求》2013,(1):93-97
政府雇员制是西方政府人事制度改革发展的产物,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政府雇员制是符合世界新潮流的先进且可行的一种政府用人模式,是对过去中国式传统“干部”模式的一个有力冲击,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发展前景看好的新探索。但是现阶段我国政府雇员制的实行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1985年4月1日至5日在武汉召开的“社会学与社会改革”理论讨论会上,与会者就共同关心的社会学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改革的需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综述如下:一、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社会学恢复六年以来,全国已有了一支数百人的社会学教学、科研队伍;先后建立了18个地方社会学学会和20个社会学研究所(室);30所高等学校开设了社会学课程;出版了30本翻译编著的社会学专著;已有5本专业杂志和2份专业报纸;其中有的已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同时,大家清醒地看到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9月27日,挂靠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上海市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复旦大学、上海市体委、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等单位支持下正式成立了。委员会由上海市有关单位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新闻工作者数十人组成。复旦大学陈天仁教授任主任,刘豪兴、朱国宏教授分任副主任和秘书长。体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属于应用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它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体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作用,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体育运动的内部结构、功能及其运行规律,以及体育与人的社会行…  相似文献   

15.
陈伟 《探求》2002,(2):60-61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后 ,在广东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围绕认真学习贯彻《纲要》基本精神 ,抓好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落实“以德治国”基本方略这一主题 ,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社会科学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先后共同主办了“广东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研讨会”系列性活动 ,组织省内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 ,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 ,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现将主要情况综述如下 :一、对《纲要》颁行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的认识与会的同志认为 ,《纲要…  相似文献   

16.
《社会》1985,(1)
▲最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成立了中国社会发展研究组。它由北大社会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和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联合组成。该研究组的任务是研究探讨当前我国改革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社会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介绍和探讨国外社会发展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承担有关的研究课题。该组织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为决策机关提供决策依据与咨询。(刘永川)▲武汉华中工学院、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学院相继成立了“学生社会学学会”,目前该会会员达400人。该会的宗旨是普及社会学知识,扩大社会学影响,提高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在去年十二月召开了一九八一年年会。市委书记、市社联主席夏征农出席了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于光远在会上作了题为“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社会问题,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是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的长篇报告。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费孝通教授也应邀在会上作了报告,他介绍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工作和中国社会学目前的发展情况,并就大家  相似文献   

18.
袁方 《社会》1996,(11)
上海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社会》杂志,自1981年创刊以来,坚持至今已有15周年了。这是杂志社全体同仁艰苦奋斗取得的显著成绩,受到社会学界的注目。中国社会学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于1979年3月恢复重建的,至今已17年了,在我国社会科学领域恢复了它应有的地位。《社会》杂志为我国社会学学科的重建、发展和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必须肯定的。费孝通教授从社会学学科的整体建设和发展考虑,曾提出要做好“五脏六腑”工作。“五脏”指学科必须有5个部分:学会、研究机构、学系、刊物杂志、图书资料中心。“六腑”指社会学专业和系…  相似文献   

19.
红军  一凡 《探求》2006,(3):18-18
2006年4月11日,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及本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在广州召开“殡葬业目前走势分析”座谈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会长范英,常务副会长刘小敏,殡改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霍秀媚、欧阳荣基、陈伟、范海泉、杨光民、顾万明、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冯仿娅、冼美新、茹小雯,以及殡葬行业的代表张永川、于卫国、周海、甄添雁、李忠兴和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亚太经济时报》、《广东社会学通讯》记者等20多人与会。会议由范英教授主持,与会者就当前我国、我省殡葬业一些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范英会长…  相似文献   

20.
“社会资本”理论述评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本文对“社会资本”理论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以及近期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评述,并认为该理论在社会学研究中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行动、社会不平等和经济社会学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