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名教而任自然”是贯穿嵇康伦理思想的总纲。在这个总纲下 ,他就道德起源、道德原则、道德修养和理想人格等诸多伦理学问题 ,发表了新颖而深刻的见解 ,对伪善的“名教”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和无情的揭露 ,并以生命为代价 ,践行了自己高洁的人生理想。嵇康的伦理思想的形成有其客观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个体内在因素。嵇康伦理思想对当代中国伦理道德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格理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籍在司马氏得势的情况下,从崇儒转向拜道,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以放荡不羁、不拘礼法的思想言行进行抗争.理性分析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人格理想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名教”与“自然”:嵇康的伦理观及其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嵇康的伦理观是嵇康哲学的核心.嵇康认为,伦理应该建立在真实无伪的基础上,并且以理性为引导,进而上升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嵇康的伦理观,一方面表现出对于现实的强烈批判意识和对于理想人格的热烈追求,另一方面也形成将伦理自然和伦理自觉糅合一体、"合自然"和"任自然"混为一谈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魏晋玄学之自然与名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用彤先生曾对魏晋玄学治学路径作过精妙的概括,他说玄学论天道则不拘于构成质料,而进探本体存在,论人事则轻忽有形之粗迹,而今期神理之妙用。此时期自然与名教之论亦不外乎此,自然(nature)乃“本性”、“本质”、“体”之义,名教根本则是儒家一套伦理规范。魏晋玄学家虽自然观不同,但大都有持同名教与自然的看法,其间也有貌似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论,实则二者共同所毫不迁就的是异化的名教,相比之下,前者的学思更为精致,后者所敞开的心胸更为坦真,更显热诚执著,结合前者也更耐人寻味。本文在生命境域倾心后者,在学理上同情前者,并对其中所隐含的疑难作了显示。  相似文献   

5.
"竹林名士"嵇康生活在名教沦丧、礼崩乐坏的时代,他在反抗名教追求自由人格的道路上,以"越名教而任自然"为战斗口号,把老庄哲学作为批判虚伪名教社会的武器,但以传统儒家道德为灵魂维持的和谐社会仍然是嵇康精神的最终寄托.  相似文献   

6.
东汉时期着力实施的“名教”政策,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东汉末年却遭遇严重危机,其时虚伪和诡激之风盛行,社会秩序大乱,儒家思想也因此受到质疑,与之相应,诸子百家随之兴起,其中法家最为显眼。法家以其清明的政治理性凸显了儒家思想遭遇的历史难题,为当时的“名教”危机指明了出路;同时,儒家群体内部也对当时的“名教”危机进行了反思,主张回到原始的“礼教”精神,这一切为汉魏之际的思想和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嵇康玄学思想与魏晋名教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清谈前期,非止理论空谈;故论者玄学思想,亦紧密联系政治。汉魏政治,一转而有刑名;魏晋政治,一转而有名教;魏世思想,无脱名教世政之中心。出身寒门而党于曹氏的嵇康,在魏晋嬗替之际表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清谈论旨,不仅在于突出了玄学的转换,更在于行蕴其中的政治抗争。个中所谓“狂而刺切”,所谓“有疾而然”,皆嵇康置身司马氏篡政之政治反对派的思想催陷。要之,嵇康个性最明,倾向最明,而一归于清谈玄旨与政治之关系亦最明。  相似文献   

8.
略论魏晋“自然”观由哲学观向文艺观转换的多重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晓青 《江淮论坛》2007,(3):160-165
“自然”一词起源于先秦道家,但老庄论“自然”主要局限于哲学观或人生观的角度。殆及魏晋,思想领域的“自然’,与“名教”之争、审美观上人物品评标准的转变、率性放达的自由之风,以及质性自然的人格追求,都成为“自然”观实现从哲学观到文艺观转变的多重历史动因。  相似文献   

9.
王世宇  张健 《理论界》2008,(2):145-146
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其本意是想通过对世俗的“释”、“忘”来实现一种身心的解脱,进而抵达人生的化境,然而在实践中却唯“情”所向,将之变成了与世俗和政权的对抗。“越名教而任自然”因此也就沦为前后矛盾的“假言”。  相似文献   

10.
郎镝 《兰州学刊》2013,(1):55-60
王符《潜夫论》从家族、社会、政治三方面说明名教的影响。"以学博名",以名教思想的教化途径作为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从而影响政治统治和思想统治的基础;关于名教的载体礼制,批评了家族之礼和选举之制的虚夸浮伪的风气,抓住了东汉社会风气败坏的关键。王符在对名教实现途径、名分体系、理论基础等提出批评的同时,也确立了汉魏之际士人"独行"社会观。  相似文献   

11.
在嵇康哲学中,所谓“公”“私”,是理想中的“君子”与“小人”的人格主体。“君子”,无措是非,而“动以自然”,心与道合,是嵇康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嵇康主张人格本体自然论,并试图通过追求理想人格实现精神的解脱与超越。  相似文献   

12.
魏晋名教自然之辨由儒道思想的冲突发展为“内圣(道)外王(儒)”、“庙堂”与“山林”的融合.根据这种模式,刘勰在齐梁儒道释三教合流的思潮中形成了“内佛教外儒道”的人格理想。特殊的遭际使刘勰的理想人格范式和行为方式都具有深隐而实际的特征.刘勰的审美理想融合了儒家重视教化(善)、道家重视自然(真)、佛教重视缛采(美)的观念,从而升华为崭新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3.
“有无”之辩是魏晋玄学的中心论题。本文对玄学“贵无”、“崇有”和“独化”三派围绕“有无”问题而展开的理论思维的运思方式和哲学意蕴作了论证和分析,对当时中国哲学所达到的理论高度给予充分肯定。“有无”之辩已不再讨论宇宙生成,而主要是在本体论方面展开。王弼的“贵无”哲学是对宇宙人生的终极性思考,体现了中国哲学认识的深化。郭象的“独化”哲学比起“崇有”哲学带有宏大的理论气度,表现了玄思和“安命”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随着哲学思潮的核心话题由两汉的天人相应转变为魏晋有无之辩,其所依傍的经典文本也由《公羊春秋》转换为"三玄"(《周易》、《老子》、《庄子》)。经典文本为哲人智慧觉解的文字载体,哲学家可以选择某些与自己价值观念相近的、可借以发挥自己哲学思想的文本,以开出文本的新思维、新内容,建构新的理论思维体系。"三玄"为玄学的玄虚放达提供了依傍。玄虚是指冥默无有的虚无之学,放达是指外在的恣情任性、不拘礼法的形式,也是指内在的一种精神境界。"三玄"为有无之辩提供了文本依据,无论是贵无论,还是崇有论,都从中开出适合其思想的资源;为名教与自然的分合之辩之所需;为得意忘言方法、绝言超象境界的论辩提供了方法论和体认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百度"上搜索"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得117000篇。在"谷歌"上搜索"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得28900篇。并非只有从中央到地方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计生委")官员在报告中把"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挂在嘴边,并非只有农民的墙壁被乡镇或街道计生办刷上"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标语,从各级官员到平民百姓,从报刊、电视到互联网,从大众传媒到学术刊物,从"左派"学者到"右派"学者,都有大量的人在传播着"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观点,甚至有人把"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当作学术论文的题目。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环境主义者以“支配自然”为口实,指责马克思过分强调人对自然有意识的改造,忽视了自然的极限和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从而把马克思视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面。这是对马克思“支配自然”的思想不加分析的结果。由于“支配自然”的目的和方式的异质性,马克思关于“支配自然”的看法也有着鲜明的不同。对于以“支配自然”为前提资本主义生产,马克思坚决批判其逐利逻辑以及由此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于未来社会仍然存在的“支配自然”的事实,马克思在予以积极肯定的同时,还从其支配方式和支配目的中思考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质言之,在马克思那里,的确存在“支配自然”的思想,但这种思想却不必然导致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玄学家虽都弘扬“自然”,反对违背人的本性的道德以及践行过程中的有意行为,但对真正的道德并未否定,并且认为有进行道德教化和人格培养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又为可能性所支持,因为人具有“向善之心”,都“自思善”。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人具有智愚等材性的差别,即使后天的努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本性的状态,但就人自身而言,他无法超越自己的“分”。基于这一思路,成圣进程问题的探讨受到了无视,在客观效果上,刚是“圣道难成”。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以来产生了名词膨胀和观念崇拜等特殊现象,鲁迅和胡风敏感揭示了其生成机制与危害,并从各自的文学、思想主张与实际经验——比如“主观内面之精神”和“主观战斗精神”、“挣扎”和“搏斗”——中提取出反抗现代名教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王增福 《东岳论丛》2019,40(1):29-37
科学主义的自然观将自发性观念从自然中剥离出去,科学对自然的过度祛魅又使其成为一种缺乏意义、价值与规范的领域,由此我们失去了理性思维与独立实在之间的某种联系,理性与自然的关系也无法得到有效证明。麦克道尔继承并创新了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等人关于第二自然的思想,将第二自然理解为人们在语言文化共同体的生活实践中通过适当的训练和教化而习得的理性-概念能力,即对理由和意义作出回应的能力。他一方面坚持理由空间的自律性与独特性,另一方面又主张概念能力的自然性与客观性,以此走出彻底的自然主义与膨胀的柏拉图主义在理性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摆荡,消解思想与世界、理性与自然之间的二元化的鸿沟,既合理地维护了自然的统一性,使自然能够对我们的思想产生一种理性的制约作用,又科学解释了人类独特的生存方式而没有威胁到人类与动物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20.
《东岳论丛》2016,(10):99-105
主客二分的预设导致了人们解读"道法自然"的两难困境:如果"道"无所效法,就会使老子哲学遭遇独断论的责难;如果"道"效法实际的"自然",就会与"道生万物"相矛盾。通过现象学的分析发现,"道法自然"实际上内蕴了人的视角;其含义是"道"需要"人"依据于"自然"道出自己。从人的视角来看,"道"与"自然"的关系就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通过人的本质直观,"道"与"自然"最终在"有无相生"中显明它们的关联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