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事:父母带孩子外出就餐,孩子不小心将装满饮料的玻璃杯碰翻,饮料洒一地,甚至弄脏客人的衣服,家长情急之下就会将孩子训斥一番,孩子则不知所措,心里充满了恐惧与自责,心想:下次可不敢了,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从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家长的这一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每个孩子都不希望家长不留情面地对他们大喊大叫,批评他们如何不小心,这会让孩子感到难堪和抵触,并认为犯错是很可怕的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成长是一个错了再试的过程,"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经验一样可贵.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事:父母带孩子外出就餐,孩子不小心将装满饮料的玻璃杯碰翻,饮料洒一地,甚至弄脏客人的衣服,家长情急之下就会将孩子训斥一番,孩子则不知所措,心里充满了恐惧与自责,心想:下次可不敢了,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从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3.
家长在家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在其中充当什么角色?是一个永远也难以定论的课题,孩子在不断成长,这个问题也在不断更新.可以说,孩子在家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在这个问题上不断探索、实践、总结、更新方法和观念的过程.几年来,孩子渐渐成长,在家培养孩子方面我也收获颇多.  相似文献   

4.
王燕 《科学咨询》2008,(12):29-29
我们常常会看见这样一些画面: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背着一个重重的书包,睡眼朦胧地咀嚼着干面包,或一步一拐地向学校移动,或被家长扯着一只手走,偶尔还带有吵骂声.不难看出,这个孩子是极不愿意上学的,起码是不愿意这么早就起床上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家长有很多人是"埋怨教育",有不少家长都是恨铁不成钢,总是埋怨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对于日渐成熟的青春期的孩子,结果不仅适得其反,还会延长他们的逆反期.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人才成长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一、家庭是养成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一个人从出生开始,有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家庭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教师。孩子从小就会从家长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克思说:家长的言行是教育子女。现在的孩子,大多数独生子女,他们生活无忧无虑、衣食富足,从小养成了贪玩好耍、  相似文献   

7.
瓦伦达家族是一个世界知名的空中飞人马戏班,他们的拿手好戏是在钢索上做叠罗汉表演.上个世纪50年代,这个家族的家长瓦伦达更是一位伟大的绳索平衡家,他走了一辈子的钢索,一直都非常成功,没有发生过生命危险,他对人说起成功的经验是"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诚心诚意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  相似文献   

8.
正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会经历纷繁复杂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才能不断加强修养,锤炼自己,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犯致命性错误,从而避免"马失前蹄"呢?一、别输错"第一个字母"在电脑上用拼音输入法打字,一不留神,就会出错。比如,想打一个"唱"字,应该输入拼音"chang",如果不小心输成"shang",就会跳出一个"上"字——开头  相似文献   

9.
一个女孩,在中学读高三,人很聪明,成绩也很好。上期期末考试不小心做错了一道题,便对家长亲戚反复讲:“我真笨,我是猪,这道题不该错”。笔者听了心里很沉重,她心理负担太重了。孩子心理担负过重,轻者会精力疲惫,缺乏热情:重者会引起急燥、焦虑、狂热、自虐、变态等多种心理障碍和疾病。因为心理负担过重,孩子打老师杀父母者有之,动不动便出走者有之,千方百计作弊作假者有之。让人触目惊心的“好学生”徐力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由于其家庭特殊的情况,父母常常不能在身边,使他们缺少了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作为留守儿童的教师,教育的责任更加重大。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离不开一些特殊能力的培养,比如良好地沟通能力、妥善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的能力、劳逸结合、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等。虽然,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一个孩子来说好像与他们的年龄不相符合,但如果孩子一旦具备了这些特殊的能力,往往会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会为孩子一身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孩子成长引路人的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这些特殊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1.
从教十几年来,笔者和各位同行一样,最感头痛的就是班上的差生.看他们在校的表现吧:上课不举手发言,作业马虎潦草,爱和同学打架……换言之,班上如果没有这些差生,那该是多么令人愉快的事啊!近来,笔者不断反思,老师为什么会嫌弃差生?他们为什么会成为差生?难道全是他们自身的原因吗?在"以人为本"的新课改思想指导下,笔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孩子的情感,尤其是差生的情感.请看以下一例……  相似文献   

12.
作家高尔基曾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心理研究表明人是爱表现的动物。恩格斯说:"发展和表现自己是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由此,作为对学生的表扬必不可少!但人不可能不犯错,学生亦然。此时,老师应如何表扬学生呢?深思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知道表扬学生的同时,适当的批评还是应该的。一提到批评,大多数人都觉得被人批评是难堪的事,特别是现在的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学生,无论从心理上还是从思想上都处于不断地成熟阶段,好多问题都不会想得很透彻。因此,明智的老师不随便去批评学生。他会选择适当的时候,用文明的语言恰当地进行发自肺腑的谈心,聪明的学生便会心领神会,起到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人才成长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家庭是养成教育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一个人从出生开始,有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家庭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教师.孩子从小就会从家长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朱永新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学知识,而是促使儿童健康地成长;不是教会学生画像什么,而是儿童的心理需要。孩子用他们自己的眼睛看周围的一切,那种童真是极致可爱的,是成人无法触及的。因此,我在教学中"用心"去倾听、感受、呵护孩子的内心世界,希望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教学策略,将孩子那无拘无束思维和独特感受保持好,并指导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成就自己和孩子的"卓越",  相似文献   

15.
拽紧,是让孩子不要偏离人生航行的方向.放手,是让孩子炼就一双坚强的翅膀.刚柔相济,收放有度,在物质丰裕的今天,才能让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搏击属于他们的殿堂. 从青丝染上白发,我成就了很多孩子的梦想,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家长,倾听无数孩子成长的故事,面对在宠爱和呵护中长大、个性飞扬的孩子们,不得不感慨,成就一个孩子还真不容易.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片育才成才的沃土,这是一方聚才重才的宝地. 这里的学生和家长为生于斯学于斯而欣慰自豪,外地的学生和家长为来于斯学于斯而翘首期盼.在辽阔的豫东大地上,这里成了莘莘学子就读普通高中的第一选择和他们的成长之地、练功之地、腾飞之地、圆梦之地.  相似文献   

17.
H心理学家的分析:黄光裕的性格形成要素 1.黄光裕小时侯不爱说话,偏内向,这种类型的人往往有主见,有较强的执行能力,说到做到.从黄小时候的状况看,这是一个意志比较坚强的人,个性比较硬,这种类型的人往往认准了一件事会努力去做.而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一个特征就是"执着". "赶猪"事件对一个十四岁的孩子采说,在心灵上是有很大的刺激的.  相似文献   

18.
当你将一个问题移交给别人处理时,不要说出你自己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想法--即使一个小小的提示也会将你正在努力克服的那种守旧、学者式的反应恢复过来。员工们已经训练有素,总想寻求老板所要求的解决方式。即使用意最好的领导也要小心警惕,以免不小心触动了一根弦-一这根弦会让员工们想方设法去做老板想要他们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李永华 《科学咨询》2008,(22):16-16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铺满鲜花?可孩子的未来谁又说得准呢?但是有一点很清楚,孩子的成长有赖于父母的抚养与教育,家庭教育的质量取决与家长的素质.当今社会需要一名好家长才能培养出好孩子.那么怎样才能做个好家长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呢?  相似文献   

20.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养成习惯.绘画作为儿童玩耍的一个重要形式,理应得到每一位家长的重视.有人曾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喜欢画画的,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欢画画,那一定是家长的错.可见家长在儿童的绘画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家长学会欣赏孩子在幼儿阶段的绘画作品更是重要.对于家长来讲,要评价、欣赏幼儿绘画首先应该了解、理解幼儿的各个方面的特点.不能用成人画的审美观来要求幼儿画,不要以成人画的标准评价幼儿画,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幼儿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