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温步街头,五颜六色的水果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球,特别是那些应时水果更是激起人们的购买欲.然而,不少人买了这些看上去卖相很好的水果后,却发现其中不少是中看不中吃的,要么酸得让人连吐舌头,要么淡而无味.其实,这些水果很可能"化了妆".  相似文献   

2.
据《理论信息报》第223期载: 近年来,党史研究出现了一些偏斜现象,其主要表现是: 一、重微观,轻宏观。近年来,从数量上看,党史研究成果成千上万,的确不少,但多是微观研究,要么是地方性的事件,要么是片断史料考证,要么是个人介绍,缺乏高理论的分析和概括,有新意的说服力的宏观研究作品太贫乏。  相似文献   

3.
夏天到了,各种让人垂涎欲滴的水果又陆续上市了。许多水果不仅解馋,还有美容功效哟。 1.润肤、美白的水果——樱桃、草莓、术瓜、水蜜桃、柚子等。 这些水果含丰富维生素C,能美容养颜,是渴望拥有白皙皮肤女性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家庭科技》2004,(12):22
国庆节七天长假,平时工作繁忙的詹先生全用在"恶补"睡眠上,可睡了好几天,他却感到反不如工作时精力充沛。 医生说,不少人喜欢"恶补"睡眠,要么是因平时工作繁忙,想在假期中"恶补",要么是在假期中玩得太疯,缺少睡眠,假期最后一天"恶补"。其实,如果没日没夜地乱补觉,对睡眠也无帮助,只能是越补越糟。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陌生化与语用诉求的达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汉语中,有不少港台词、网络词,以及通过术语泛化的途径而产生的新词.这些新产生的词语,绝大多数都有日常语言中的对应物,但是它们的出现却离析了原有词汇系统中能指与所指的规约性,要么换用新的能指,要么将所指移位,从而形成新的符号联结,与原来的词汇系统形成对抗和解构.而且,在与旧词的共时竞争中新词往往取得优势地位.本文就这一现象展开讨论,探析几类新词胜出的背后所隐含的语用诉求,以及达成这些语用诉求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家庭科技》2011,(9):43-44
"要么把更多的产品卖给同一个人,要么卖给更多的人同样产品",是犹太人的营销法则,道出了营销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我患上了糖尿病,很多人说水果含糖量高,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请问这是真的吗?湖北刘先生糖尿病人可以吃水果,但是要合理地选择水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可以调节血糖;含有多种植物化学物,抗氧化功能强,这些抗氧化成分可以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侵害,还可以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科学合理地食用水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血糖稳定的情况下才可以吃水果。一般建议空  相似文献   

8.
论诗人徐志摩的心路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个世纪前,茅盾在《徐志摩论》一文中,就曾经指出:“志摩是中国文坛上杰出的代表,志摩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并驾齐驱的。”不幸的是,这颗早陨的诗坛巨星,在当代大多数人的记忆中,要么是个陌生人,要么是个资产阶级反动文人。可喜的是,近十年来,国内出版了《徐志摩诗集》、《徐志摩年谱》、《徐志摩选集》和《徐志摩全集》,诗人的作品产生了不少批评者意想不到的持续反响,真正的艺术在历史长河严峻的冲刷后,顺利地通过了过滤良莠的神圣闸门。从1932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正统经济学要么无视不确定性的存在,要么把不确定性视为威胁,要么以假定的方式放逐对不确定性的研究.这不但与当今世界日益进入深度不确定性的事实不符,而且与现代科学揭示的不确定性世界观自相违背.细加追究可以发现,即便是经济学视域中的不确定性也会涉及很多哲学层面的问题:何谓不确定性?存在哪些不确定性类型?其界分标准是什么?不确定性与概率论、知识观、理性观和预期的关系如何?其哲学思想渊源如何?所有这些问题与经济理论有何内生关系?等等.一旦这些问题获得合理的解答,不确定性蕴含的如下经济理论意义就会凸显出来:不确定性是对机会的一种量度;不确定性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不确定性开辟了经济学思维的新空间;不确定性提供了观察经济问题的新视角;不确定性建构了经济学话语的新体系;不确定性开启了解释经济世界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0.
高校系、部党总支书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角色。尤其是如今推行系主任负责制,在党政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在工作性质和内容的交叉点、结合部位、人员使用的相互重叠处容易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则这种角色更难扮演。工作中,不少总支书记感到不好操作,于是出现了要么是“插手过多’,要么是“该管不管”的现象。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给党的工作造成程度不一的损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则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角色定位出现偏差恐怕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所谓角色定位,简言之,是指某个人或社会角色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人际关系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封建时代,起义农民的平均主义包含哪些内容,以及如何正确评价它的作用,是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所注意探讨的问题。不少论者曾以李自成提出的“割富济贫”、“贵贱均田”为例,来阐述自己的论点,但其结论,却有很大的不同。有的认为:“平均主义在经济上是根本行不通的,要么只是作为一种口号提出,并不打算实行;要么在实行中到处碰壁”。在评价它的作用时,认为它在起义准备、爆发阶段,起过很大动员组织作用,当革命进入高潮,“它就比封建主义为害更甚”。并且明确指出:李自成所以失败,是和他“犯了平均主义错误”分不开的。这些论证,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2.
对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所谓“终身大事”,就是结婚。为了让尽人皆知,婚礼必得锣鼓喧天, 张扬排场。而近年来,对结婚低调处理者越来越多。其中一些人,对自己的婚讯要么矢口否认,要 么秘而不宣——这些人被称为隐婚者。  相似文献   

13.
长途旅行所消耗的体力比平时大,为补充能量,旅行者不要忽视了饮食营养。 宜营养丰富,忌单调凑合 有不少人长途旅行时怕麻烦,随便吃点东西凑合一下,甚至干脆什么也不吃,饿上一两顿,认为这算不了什么。其实,长途乘车时,人体的能量消耗远比平时大,所以,应该比平时在家里吃得更好一些,以补充消耗的能量。具体说来,食物要富有营养,特别是不能缺少优质蛋白、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含这些营养素较多的食品有:鸡蛋、瘦肉、鸡、鱼、豆制品、米饭、馒头、包子、新鲜蔬菜和水果。有人将鸡蛋、方便面和水果称为“旅途最佳食品”,这是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方便面含有较多的糖类,水果含有可观的维生素C,而且它们还有携带、就餐双方便的优点。旅途  相似文献   

14.
谷芝 《南方论刊》2006,(6):67-68
后进学生指的是学习差、或是行为习惯差、或是学习和行为习惯皆差的学生。做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是我国教育方针政策、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要求,是实施国民素质教育的关键。后进生在班级里人数虽少,但做好这项工作有助于优化整个班级的学风、班风,同时可以挽救和改变一部分同学的命运。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一)家庭方面的原因。1、教育方法不当。不少家长对子女要么是溺爱,让孩子从小就在百依百顺的环境中娇生惯养;要么是粗暴,使孩子在呵斥和棍棒中仇视一切“教育”;要么就是放任,孩子在“自由”中疏远了感情,养成了懒惰也养成了散漫。2、…  相似文献   

15.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用水果榨汁涂抹皮肤,比添加了化学成分的护肤品要天然安全,这些水果中的维生素、果胶等可以让皮肤直接享受"营养大餐"。但如果水果没选对,这种方法反而会让皮肤受伤。有些水果,如柠檬、西红柿、草莓,酸性很强,会对皮肤起"漂白"作用,榨汁后涂抹在脸上反而使皮肤粗糙。其实,用丝瓜榨汁做护肤品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丝瓜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防止皮肤老化的维生素B_1,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能保护皮肤,使皮肤洁白细嫩。  相似文献   

16.
卖水果、卖小食是常见的小生意。如今做这些生意的人多,不好做,若你推着与别的小贩同样的水果、小食品沿街贩卖,自然无人会抢着光顾。但若变一变,改用吸引眼球的销售方式,情形会大大不同。像已失传了几十年的"公鸡卖白榄"方法那样,设计一个人在四轮之中的手推框架,框外以轻塑制成五彩的外形似一只高头高尾羽的雄鸡,把小包装零食放框架内,人站在中间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成对概念,现在流行着一大套说法,例如:本质/现象、主观/客观等二元性是西方哲学特有的痼疾;西方人重分而中国人重合,一个主要证据就是西方哲学采用两分式的思维而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应当克服二元性,能够克服二元性;要么改变概念思维统治哲学的局面,改而采用诗意的思维,要么,假若哲学真与概念思维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就干脆结束哲学。这些提法,我以为基本上是错的,或可疑的,或不中肯的。一个突出的可疑之点是我们正在讨论的这个课题名目繁多,对立概念、成对概念、对立思维、两极性、二元、二元宿根、二值性、二值体系、…  相似文献   

18.
美国贝卡罗恩大学和中国预防医学院在中国连续十年搞了一个中国人口、经济和营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稳定地处于中间位置的人的数目持续降低的。到八九年、九一年的时候,持续处于中间位置的人,只占原来的80%。九一年、九三年,下降到原来的76%;另外24%的人,要么变富了,要么变穷了。八九到九三年的比重是83%,九三年到九八年,比重为78%,九八年到--零零一年,比重已经下降到76%。也就是说十年以内,稳定地处于中间阶层的人口比例下降了5%。这5%的人要么往上走,要么往下走;而往下走的可能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19.
人身权和财产权是侵权法保护的客体.要实现人身权的保护,最为重要的是公民在价值观念上的转变,即由传统的重视有形财产权向现代的重视人身权观念转变.当前在我国法律实践界出现了一些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新型权利形态,这些权利之所以以前没有出现,要么是权利的自然属性受到了压制,要么是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不足.这些新权利实质上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公民权利意识启发的开端,预示着中国的法治建设步入了正常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人身权和财产权是侵权法保护的客体。要实现人身权的保护,最为重要的是公民在价值观念上的转变,即由传统的重视有形财产权向现代的重视人身权观念转变。当前在我国法律实践界出现了一些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新型权利形态.这些权利之所以以前没有出现,要么是权利的自然属性受到了压制.要么是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不足。这些新权利实质上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公民权利意识启发的开端,预示着中国的法治建设步入了正常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