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从历史观的角度论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历史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地位。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进行比较研究可见,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同发展生产力直接联系起来,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作出的独创性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建立在可靠的理论、思想、物质、制度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从理论上讨论过共同富裕;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坚持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考察中国的现实问题;贴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体状况较低与发展不平衡的物质基础现状;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必然体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未来社会将实行单一的社会所有制;列宁、斯大林从当时俄国的实际出发,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单一的社会所有制的设想,在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而邓小平立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我国所有制关系改革的方向,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唯物辩证法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经历了从理论系统化到实际应用、理论创新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辩证法的唯物基础,列宁形成了辩证法构想,毛泽东建构了完备的对立统一理论形态,提出了辩证法的新规律,积极弘扬了列宁的"构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邓小平创造性地应用列宁的"构想",创立了以"两手抓"为特征的矛盾运筹论,凝炼概括了一系列辩证范畴,把列宁的"构想"转换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战略与实践活动的辩证法形态.  相似文献   

5.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列宁、毛泽东做出了理论新贡献.邓小平则正确处理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老祖宗"与"新情况"的关系问题,在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同时,也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认识论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灌输论”思想源流考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前,学术界对"灌输论"的首倡者看法不一。事实上,"灌输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著名原理,是一代代马克思主义者不懈努力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构成了"灌输论"的思想源头;考茨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进行了出色的发挥,赋予了"灌输论"初步的比较系统的理论形态;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实际,进行了新的理论创造,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灌输论"观点体系。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那么,列宁、毛泽东是从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意义上讲把社会主义从科学变为现实,而邓小平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成功意义上把社会主义从科学变成了现实.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断,继承并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阶段最基本的特征,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基础,指明了社会主义实践的方向,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思想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之初到达成共识的今天,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程.社会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一般地提出了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交往形式,列宁则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之间交往中提出了对外开放.在中国,邓小平同志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 上第一次把对外开放提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的高度,并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全面正确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性质、对象和目的.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提出了科学的设想和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结合自身的社会主义实践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对这一理论有新的突破,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途径,对科学社会主义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对于如何理解列宁与马克思学说的关系,国内外学界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争议日趋激烈.国外一些研究者认为,列宁主义不是根源于马克思学说,而是来源于斯拉夫主义,这种观点是难以说服人的.列宁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有三个方面,其中最为根本的则是马克思(包括恩格斯)的著作.还有一些人割裂列宁与马克思学说的关系,认为列宁没有掌握马克思学说的实质,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在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之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学说的主要代表是列宁,不是伯恩施坦和考茨基.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开辟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道路,从哲学上看,其思想既不是"先在决定论",也不是"历史预成论",而是反映了历史辩证法.  相似文献   

1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成功实现了这一"结合",取得了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受过挫折,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总结了革命时期"结合"的经验,吸取了经济建设中遭受挫折的教训,又成功地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了,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无疑,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胜利成果.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发起于日本九州的大分县,以立足乡土、占领全国、放眼世界,自立自主、体现民意、独具创新,培养人才、选拔领导、面向未来为原则,在日本掀起了振兴农村地域经济的浪潮。这一运动为日本农村地区的地域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总结"一村一品"运动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新形势下又以"颜色革命"这一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国作为后发型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因素,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更易受到"颜色革命"的冲击.唯有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有效地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防范和化解"颜色革命"的风险,确保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提出、成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完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道德论、利益论、宗旨论到社会主义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体现了社会价值所具有的汇聚、兼容并蓄、推陈出新的特质。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统一,统摄与驱动着社会历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典《创业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住在农村的柳青亲身经历了合作化运动的过程,深刻认识到农业合作化道路对改变小农经济的历史命运的重要意义。他的《创业史》以非凡的气势、精巧的构思、生动的人物形象回答了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最杰出的典范作品。  相似文献   

16.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始终受到文化条件落后的制约:军事共产主义的实施遇到了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制约,凭借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和英勇精神的应对无力完成这个任务。新经济政策虽然初步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制度上的障碍,但同样遇到了文化困境。这使列宁重新认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文化建设问题,最终提出了把文化放在首要位置的"文化、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在设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和指导我国革命与建设实践时 ,始终把“两点论”作为基本的方法论原则。邓小平的“两点论”思想 ,是他根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根据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 ,对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思想所作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衣俊卿《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探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斯大林主义"的"人道主义"的深层批判.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认定,斯大林的"国家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斯大林化时代的斯大林主义的实践后果损害了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客观上造成了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工程,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哲学认识论———“理论———实践”的新课题。关于社会工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可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项社会工程的研究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20.
茜达·斯科克波尔《国家与社会革命》是西方“革命学”研究中影响较大的一本书。该书认为在法、俄、中三国革命中,对外战争失败导致革命;区别“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的标准是有没有农民造反,革命的目的是“创建国家”。斯科克波尔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社会转型的需要;农民问题也不能作为判断“社会革命”的惟一标准;至于是革命推翻了旧国家还是旧国家的崩溃才引发了革命,显然是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