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样性文化共生发展的社会.多样性文化共生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也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然而多元文化是一把双刃剑,给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注入新的血液的同时也黏附着一些不确定因素;文化和谐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推进多样性文化与主导性文化的和谐发展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母亲是外国人,父亲是中国人,而且又位于偏远的边境和少数民族地区,所以这种跨国婚姻的子女在政治认同方面比一般小孩更加冷漠;在国家认同方面他们也为自己的母亲难以成为中国人而遗憾;在行为规范引导方面,他们地处走私、贩毒、拐卖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现象比较普遍的边境地区,在族群文化和国家主体文化及法律存在冲突的情况下,他们也面临着一些迷茫。边境跨国婚姻的子女也是祖国边疆的花朵,尤其需要呵护。在家庭方面,需要正视他们家庭不完整、家庭功能难以正常发挥的问题,需要帮助他们解决家庭的特殊困难;在社会方面,需要通过依法加强民主政治实践来强化他们对国家政治的认可;在学校教育方面,需要加强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3.
从公民社会责任视角,剖析了和谐社会中的公民应具备的社会责任,并提出了知荣辱、有道德、重实践等增强公民社会责任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为考察蒙古族大学生在与主流文化接触中产生的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问题,本研究以399名蒙族大学生为被试,通过民族认同量表、文化适应量表、文化疏离感量表和安全感量表,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年级和生源地分别承载着时间的变化和地域文化的变化两个维度,二者可以解释民族认同中21.5%的变异,对民族认同具有显著预测效应,生源地对文化适应策略具有显著预测效应;(2)民族认同及其亚型与文化疏离感和心理安全感有显著线性相关,民族认同水平间接影响蒙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与构建;(3)蒙族大学生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以整合策略为主,显示出了良好的文化适应性,民族认同、文化疏离感和心理安全感是影响蒙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策略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就高校后勤而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后勤改革和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在实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本文论述了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社会化改革时期建立健全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为考察蒙族大学生在与主流文化接触中产生的文化疏离感及特点,以399名蒙族大学生为被试,通过民族认同量表、文化疏离感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承载着时间维度的年级变量和承载着地域文化维度的生源地变量,是影响蒙族大学生文化疏离感的主要因素,二者可共同解释文化疏离感总变异的32.6%,且对其有显著预测效应.(2)蒙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生活满意度与文化疏离感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3)蒙族大学生的文化疏离感在民族认同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主流民族认同和本民族认同既与生活满意度直接发生联系,又通过文化疏离感间接对生活满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试论和谐社会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倡导诚信理念,注重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做好校园不同群体的融合工作,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和谐的目标体系,是和谐社会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公民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是由 5 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 ,因此 ,少数民族人民的公民教育便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角度思考少数民族公民教育模式 ,探索多元文化基础上的公民培养机制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主政治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包括制度建设内容,而且也包括政治文化建设的内容。然而,少数民族地区民主建设面临着各少数民族成员民主制度、机制缺乏、民主意识淡薄以及注重宗教信仰、法治意识缺失。要培育少数民族地区民主型政治文化的基础和条件,就不得不建立和完善现代民主制度和机制,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政治社会化手段。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的奋斗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重要的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促进民族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启示,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蒙古族富余劳动力群体走进现代民族城镇,接受主流社会的洗礼,并且一度出现融入主流社会指数偏低的局面,究其原因,是由他们的社会化程度不高、不充分造成的。据此,少数民族成员在实现本民族社会中的初始社会化的同时,还需要在主流社会中实现再社会化,这是他们完成社会化的两个过程。蒙古族富余劳动力走进现代民族城镇后就要走后一个社会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宗教文化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要义之一。作为全国宗教和谐的典型代表省份之一,云南宗教文化融合的本土民族化、民俗化与世俗化,诠释着多元宗教兼容并蓄的"宗教生态平衡",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高校写作社会化,应建立以人为本,满足社会的教学价值观;构建从"学院式"起步,向"社会化"衔接、过渡的基本环节和过程;要着眼提高素质,构建教学机制;确立"后社会化"理念,完善配套环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完善政策、健全机构;强化职能、发挥优势;摆正位置、提高素质等方面,对民族工作社会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论电子文件利用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文件利用社会化是当代档案工作进一步融入社会的需要.它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有国家集中式档案管理体制的保障.但其推进受档案管理条块分割、档案活动"重保密,轻开放","重藏轻用"、电子文件脆弱性、社会档案意识淡薄及档案检索系统单机型及目录格式不统一等制约.要求把电子文件利用活动纳入国家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工程;强化国家宏观调控及塑造档案馆亲民形象.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呼唤公民意识,本文从发展市场经济、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创新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开展公民教育、淡化民族意识等方面探讨提升公民意识,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昌威  杨翠柏 《民族学刊》2022,13(3):122-129, 151
国家构建是现代国家走上现代化、民主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边疆的客观存在与具体状态的呈现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国家构建的效果。为了将边疆地区更好地纳入国家管理的序列当中,使其形成最为基本的国家认同,达成基础的政治共识,需要运用政治整合的手段来进行推动与转化。这种政治整合行为需要权威的政府或政党进行主导,并且通过合理有效的路径达成政治整合的目标。边疆对于现代绝大多数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于内部而言,它是国家稳定与安全的节拍器,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外部而言,它是国际间交往的门户,是区域安全与发展的桥头堡。在国家构建的整体视域下,通过合理的路径针对边疆地区进行政治整合是强化政治共同体意识的需要,是维护边疆稳定乃至区域安全的需要,是促进边疆发展乃至国家现代化的需要。通过特定的政治权威来推动对“异质性”较强的边疆地区的整合,从而形成基本的国家认同,达成基础的政治共识,接受有序的政治安排。这就要求政治主体克服边疆地区固有的社会文化与民族心理之“分化”趋向,现实距离与情感距离之“疏远”态势,达成资源禀赋与多元一体之“整合”目标。  相似文献   

18.
性别别角色贯穿于人的一生,对儿童现在及成年以后的行为方式、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职业偏向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来进一步探讨了文化视野下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并就今后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借鉴社会学对社会信任的研究,探讨政治学视角下的政治信任概念的内涵.政治信任与民主政治的发展存在矛盾关系:民主政治的发展既依赖于政治信任,又易导致政治信任危机.只有通过公民信任教育,增进公民社会相互信任的基础,才能推动公民对政府的政治信任.  相似文献   

20.
边疆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安全是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呈现多元并存的基本格局,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民族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三部分。当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安全面临着西方政治文化的侵入、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宗教渗透以及民族分裂势力的破坏所带来的挑战和威胁。维护边疆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安全必须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保持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先进性,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