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再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主义要在继承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理应以扬弃的科学态度对待资本主义多党制,开创一种互助、团结、合作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多党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论述过社会主义多党制,19世纪和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社会主义国家理应实行社会主义多党制。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自由的政党制度,才能够抵挡、消除西方那种多党制的诱惑和陷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就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多党制,应充分肯定它的特点和优点,并加强研究探讨,使它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内部状况和外部关系,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可从十个方面进行概括和分析。这些变化表明,进入晚期资本主义阶段的西方国家社会经济,仍在向前发展,仍在变革,从各个方面在加速社会化和国际化,同时也在走向自行扬弃和自我否定。现代资本主义,就其实质来说是国家调节资本主义,就其历史地位来说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之治”的发展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的过程,也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还是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国之治”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它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治理理论,在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中生发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中国之治”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开启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物质基础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核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基石是充分激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关键是不断彰显制度优势和提高治理效能,基本要求是“五大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列宁的资本主义理论建立在解读马克思的思想、尤其是马克思《资本论》的基础之上,并且在分析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帝国主义时代的特征、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得到丰富与发展,它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和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背景下运用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理论探索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产物,系统地回答了在俄国这样经济落后的东方国家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应对资本主义进而扬弃资本主义的问题,对于解决当代全球化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问题,是苏联东欧剧变后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种对立的、但又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制度。从理论上来说,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一种社会制度,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是对资本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在现实的世界上,社会主义又和资本主义同时存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而且,苏联东欧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除了捷克斯洛伐克以外,其基础都是经济不发达的国家,经济发展的起点是很低的,生产力的水平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差距很大。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和平竞赛,是很艰巨的。因此,…  相似文献   

6.
科学社会主义取代空想社会主义指导工人运动在20世纪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初级社会主义制度在一批较为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势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就连封建王公贵族和法西斯主义分子也打起社会主义的旗号。从欧洲到亚洲,从非洲到美洲,各色社会主义理论、各种社会主义运动、各样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起来,社会主义真所谓“其兴也勃焉”。然而,到了20世纪末期,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又可谓“其亡也忽焉”,或分崩离析,或改弦更张。于是福山宣称历史终结于资本主义,布热津斯基扬言社会主义大失败,几乎一夜之间世界…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中的“消灭私有制”要改译为“扬弃私有制” ,即扬其精华 ,弃其糟粕。过去的误译为“左”的路线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起过消极的作用。当今在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 ,可以通过资本的积极扬弃和消极扬弃 ,逐步从资本主义较为和平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有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界,分成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列宁早期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的重点是要建立起对全部社会产品生产和分配实行最严格的“计算和监督”,确立一套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组织体制。而在后期,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并最终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扬弃”了自己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列宁在国家资本主义问题上的这个认识转变是布尔什维克党探索俄国式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了当时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和进程。其中所体现的求实精神、科学态度,很值得我们今天去认真总结和领会。本文想就这些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脱胎产生的,理应具有继承和发扬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管理的一切优点,排除其剥削压迫和盲目生产的一切缺点,从而通过这种扬弃形成自己比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更快、效益更高的固有优越性。但是,由于过去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过细和过死,使企业变成了国家机关的附属物,严重限制和妨碍了企业优越性的发挥,改革就是要使其固有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成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成果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立民主制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是对资本主义民主的继承和发展 ,它应高于资本主义民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对现有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为此 ,必须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成果 ,学习西方的政治管理经验。包括 :吸收借鉴资本主义有益的民主原则、民主形式、民主方法 ;吸收借鉴资本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 ;吸收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制建设的有益做法 ;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反腐倡廉的有效措施 ,等等。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必须坚持扬弃和创新的原则 ,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要注意反“左”防右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来源于俄国民粹派的"村社社会主义"思想,认为俄国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跨越"设想在理论上存在着一些矛盾,在同俄国、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实践中不断扬弃矛盾,从而得到发展与完善.苏联的"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都是"跨越"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从"设想"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认识不断走向成熟和深化.  相似文献   

12.
科学社会主义取代空想社会主义指导工人运动在20世纪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初级社会主义制度在一批较为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势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就连封建王公贵族和法西斯主义分子也打起社会主义的旗号.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的性质和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球化使西方国家把国内市场延伸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 ,扩大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框框 ,延续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生存。可是 ,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可以看到世界社会主义胜利的希望。当全球化达到某种很高的程度 ,世界各国各个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都得到高度发展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得到高度的发展 ,这时从全球范围看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框框就会太狭窄 ,将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丧钟就敲响了。在全球化过程中 ,中国必须把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和巩固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放在重要的位置 ,必须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必须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一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理论,就必须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它在历史进程中取代资本主义乃是合乎规律的现象,但是历史的发展又是一个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充满矛盾的复杂过程。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在英、法等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这是因为,社会主义这一新制度的诞生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社会里发展起来的巨大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冲突的结果。但在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的预言并未实现。所以他们也曾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俄国等相对落后的国  相似文献   

15.
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伊始 ,回顾 2 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辩证关系 ,对于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 184 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告 ,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列宁也曾经在 2 …  相似文献   

16.
甘宜沅  林琳 《学术论坛》2008,31(1):79-84
"二重性"特征的股份制通过对资本主义私人资产和生产方式的扬弃,使股份公司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财产占有形式转变的"过渡点"和"过渡形式",也使得公有制经济和平地长入资本主义私有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产权是股份制和股份公司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与制度基础,而股份制和股份公司则是私有产权制度的产物.为了保障股份制经济全面、健康发展,从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必须确立和保护私有产权.  相似文献   

17.
进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比较研究,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怎样进行比较,应遵循什么样的方法?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 首先,要把两种社会制度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中进行研究。因为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建立、发展和被取代,不仅仅是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历史变革,而且也是一种世界历史现象。特别是在当代,不论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它们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世  相似文献   

18.
向文华 《兰州学刊》2000,38(3):11-13
20世纪已经过去,新的世纪已经来临。纵观20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历史转变,即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三次大转变,东西方社会主义运动也相应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呈现出从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到社会主义学说的东西分野,从社会主义学说的东西分野到东西方社会主义运动各自并行曲折发展,从东西方社会主义运动的并行曲折发展到东西方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发展轨迹。探讨20世纪资本主义三次大转变对东西方…  相似文献   

19.
一、社会主义本来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除非人类自身毁灭,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促使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迫使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到了一定的时侯,必然引起一次大的变革,这种大的变革就是社会制度的取代。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发现了人类社会的这种变革的过程,并且科学地把人类以往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原始公社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四种社会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解剖之后,又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秘密,发现了资本主义中生产的社  相似文献   

20.
卢衍昌 《兰州学刊》2006,3(4):97-98,101
马克思晚年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为人们从源头上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立论依据。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只能说明中国选择了一条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却并不意味着中国能够完全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且,我国至今也远没有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更没有完全扬弃资本主义的弊端,只能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我们应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的积极成果,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最终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