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印度的土地问题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重大而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才能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柴明达尔地权制度则是印度土地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独立初期,柴明达尔占有的土地为全国耕地的百分之五十五左右。因此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认真剖析一下十五——二十世纪中叶柴明达尔地权制度的演变,对研究印度土地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伍德认为,"美国是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个资本主义帝国",它与传统帝国不同,属于新的帝国。传统帝国的统治模式是殖民主义,超经济手段(军事征服、政治统治)成为帝国统治的主导力量。新的帝国的统治模式是资本主义,纯经济手段(资本原则、市场机制)剥离于超经济手段,成为美帝国主义统治的主导力量。伍德还认为,由于资本的特性,美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比以往更加需要民族国家,因此在经济和军事两个方面都加强了对民族国家的控制,形成了一个等级制的全球国家体系。她特别提到了美国目前出现的"无限战争"战略,认为这也是为维护美国的霸权服务的。  相似文献   

3.
明克勒认为:帝国的统治所涉及的是合法性问题,帝国理论应该研究行为主体是否具有合法性。对帝国统治合法性的理解,决不能仅仅限于对经济动因、利益追求、外交政策取向与领导人的野心这些因素的分析。还应考虑帝国行使统治权所需要的和平、使命、文明和繁荣等因素。这是明克勒的帝国理论与其他学者的帝国理论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在7—9世纪,当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步入盛期时,并立于亚欧非洲先进农耕地区的唐帝国、法兰克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各自的具体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很不相同,标志着封建制度实际上存在三大主要类型。这就是,在唐代中国,主要流行封建地主制;在法兰克帝国,最终确立封建领主制;在阿拉伯帝国,则是封建土地国有制居主导地位。那么,在这三大封建强国,怎么会分别形成不同类型的封建制度呢? 一一般认为,封建制度是在奴隶制度崩溃的基础上产生的。唐帝国、法兰克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统治的基本地区,在公元前后几个世纪,曾分别属于奴隶制汉帝国、罗马帝国与萨珊波斯的版图。在这三大奴隶制国家,乃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社会经济结构就已各具特点。在汉帝国统治下的中国,部分奴隶来自外族战俘、奴隶市场和奴产子,但大多数奴隶直  相似文献   

5.
《烟草路》成书于优生学运动在美国发展的高潮时期,以优生学的视角观察美国南方贫穷白人佃农的生活,将“白垃圾”的畸形、弱智和堕落等问题都归因于其劣等的遗传因素,其中的医学话语不仅掩饰了南方贫困佃农遭受的经济剥削和他者化的不平等待遇,还粉饰了帝国统治中的地域差异、文化压迫和强制绝育等问题。小说使优生学成为帝国话语的一部分,巩固了帝国的意识形态及统治。  相似文献   

6.
波斯帝国对犹太民族的统治政策与古代许多帝国的征服政策不同,它对被征服地区往往采取极为宽容的统治方略,这一点在它对犹太民族的统治政策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波斯帝国对犹太民族的统治政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政治上,犹太民族不仅建立了神权自治政体,后来甚至取得了行省自治;经济上,犹太民族的负担从帝国与行省的双重压力向帝国的单一负担过渡;宗教上,犹太民族成功地重建了圣殿并取得了神权自治地位。波斯帝国对被征服民族统治政策的独特性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这一帝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北宋灭亡后,伴随帝国统治中心由开封南迁杭州,原在开封的一些宫观亦先后在杭复建。这些在杭复建的宫观,大多与帝国政治结合紧密,是帝国统治连续性与合法性证实的舞台,并且是帝国与皇室安危的心理保障。由此看到,在宗教文化转移中,文化元素与特定的信仰群体之间密切联系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威尔士王子麦多克在长诗《麦多克》中的身份转换深深折射出诗人骚塞的帝国主义意识。麦多克从美洲大陆的陌生来客到部落首领,最后成为"唯一的领主",身份变化与其登陆美洲,占领攫取土地、采取武力征服和文化同化本土部落政策、继而对其进行殖民统治的步伐相一致。借长诗中麦多克在美洲大陆身份转换的叙述,骚塞隐藏于"大同社会"构想背后的帝国优越意识和帝国殖民主义意识在占领土地、武力征服和文化同化本土居民的统治过程中渐次彰显。  相似文献   

9.
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一文中,马克思论述公社所有制时指出:这些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小小共同体即公社,当其表现在专制帝国统治之下时,它们的上面就有个联合的统一体,国王就成为土地的最高所有者,成为共同体之父。马克思说: 这种以同一基本关系[即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形式,本身可能以十分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广泛传播了城市生活方式和罗马文化 ,促进了帝国社会和文化转型。扩大了帝国的统治基础 ,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自治制度 ,解决了兵源和官吏短缺问题 ,巩固了帝国在行省的统治 ,促进了帝国城市经济的发展 ,加速了西欧凯尔特人的文明开化 ;发达的道路交通系统加速了基督教的传播。但是政治因素的介入和过度忽视经济基础的作用 ,片面追求生活方式城市化 ,造成城市财政困难 ,削弱了帝国的统治基础  相似文献   

11.
明代皇位继承的超稳定性及其潜在危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太祖确定的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度在整个帝国皇位继承中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超稳定性是其鲜明特征。超稳定性在维护皇权传承的平稳过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带来潜在危害,诸帝完全依仗皇位继承这一外在形式来确立其统治的合法性,而不追求修炼君主德行、提高个人素质能力来维护皇权内在的威信力,导致君民上下离心,给帝国带来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12.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已故教授比格尔霍尔说过:“从19世纪进入20世纪,是一段英帝国在世界上最不得人心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连这个帝国本身的许多臣民都对帝国的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但是,大多数英国人却觉得这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理由为帝国统治地球上如此广袤的地区,统治着‘从棕榈之国到松柏之乡的疆域’而感骄傲”。这是进入帝国主义时代英国的情况,到1914  相似文献   

13.
罗马—拜占廷帝国统治时的埃及,文化领域中的一大变化就是基督教的传播及发展。埃及首创了基督教教理学校,是修道制度的发源地,还经历了基督教历史上最严重的迫害。埃及与拜占廷帝国间的政治、文化冲突导致了早期教义纷争的出现,最终科普特教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南都学坛》2016,(6):31-36
秦统一之后各地的分裂势力一直存在,先后制造了一系列危及大一统政治的特殊事件,这让秦始皇意识到帝国的统治并不稳固,需要采取各种方式震慑分裂势力,维持帝国的统一局面,而通过求取仙药以实现长生不死正是其中的一种特殊手段。所以秦始皇求仙并非只是为了自己的福佑,还应从政治文化角度进行考察。另外,秦始皇对方术士的尊崇除了寄希望他们取得仙药之外,其实还有着实际政治层面的考虑,他想要通过抬高方术士的地位打压具有分裂倾向的原六国巫祝势力,并试图放弃使用传统的巫鬼之说进行统治,而让六国人民接受一直在秦地实行的法律令。可以发现,秦始皇的求仙行为其实也是试图对当时人们的信仰进行控制,实际着眼点是帝国的统一稳定与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5.
1897年,英国诗人罗德亚德·吉普林(Rudyard Kipling)在一首名为《礼拜退场赞美歌》的诗中写下“我们昔日的荣光终究会像尼尼微和提尔一样黯然失色”(尼尼微是古代亚述首都,提尔是古代腓尼基的港口城市)的词句,借此惋叹英国难以永续辉煌。虽然帝国似乎都难以逃脱衰落的历史宿命,波兰曾被列强分割,而塞尔维亚则被其他帝国统治了数世纪之久,不过它们最终还能重获独立。  相似文献   

16.
查士丁尼一世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位期间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大规模的收复失地的军事活动,花费了巨大的财力,导致帝国的财政状况十分窘迫。但是,他巧妙地解决了庞大的建筑资金的来源问题,有效地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相似文献   

17.
德意志帝国是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产物,在其成立时的政治架构特征具有联邦主义色彩,随着帝国统一的日益巩固和力量的强大,逐渐向中央集权主义方向发展,并最后导向专制主义。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帝国内部也出现向民主化和议会政体转变的迹象,然而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德意志帝国政治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依然是一个以容克贵族势力为主、资产阶级参与统治的“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德意志帝国是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产物,在其成立时的政治架构特征具有联邦主义色彩,随着帝国统一的日益巩固和力量的强大,逐渐向中央集权主义方向发展,并最后导向专制主义。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帝国内部也出现向民主化和议会政体转变的迹象,然而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德意志帝国政治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依然是一个以容克贵族势力为主、资产阶级参与统治的“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8.
莫卧儿帝国是欧亚大陆近代早期历史中著名的陆上帝国,其早期的专制帝王依靠传奇的军功、个人魅力和高超的统治技巧,使帝国的军事扩张与国家繁荣并存、社会秩序与宗教包容并立,然而在帝国走向强盛的顶点后,盛世的表面下隐藏着巨大的社会矛盾与隐患: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信仰方式的差异、制度性国家治理方式的缺失、陆上帝国对海防的忽视、内卷的村社经济,这一切造成的结果是一个包容却并不团结的社会依然延续对外来入侵麻木不仁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在7—9世纪,当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步入盛期时,并立于亚欧非洲先进农耕地区的唐帝国、法兰克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各自的具体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很不相同,标志着封建制度实际上存在三大主要类型。这就是,在唐代中国,主要流行封建地主制;在法兰克帝国,最终确立封建领主制;在阿拉伯帝国,则是封建土地国有制居主导地位。那么,在这三大封建强国,怎么会分别形成不同类型的封建制度呢?  相似文献   

20.
公元839年,统治北亚游牧民族一个世纪左右的回鹪汗国遭到黠戛斯的进攻而崩溃了(我国史学界公认此事发生于840年——译者),回鹘人四处溃散。此后仅隔七年,846年在统治着绿州城市的吐蕃帝国,达磨王被暗杀,同时爆发了内讧,西藏分裂为许多地方政权。这样,在亚细亚两个大的政治中心同时消灭之后,残留的庸帝国也因慢性财政贬匮而陷入烦恼之中,已无余力介入北亚细亚了。在这样的势力真空中,从前受到上述三大帝国压抑的众多游牧民族同时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