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全球化进程的勃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如良好外部环境的创立;对外交往与合作的促进;有利于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但同时也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严竣的桃战:国家经济安全面临威胁;国家政治安全也面临威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为全球化增添内容,就必须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继承中坚持社会主义;在巩固提高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比较与鉴别中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系;在繁荣与发展中弘扬社会主义化。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既显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表现出浓厚的西方中心论色彩。在总结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的基础上,要认识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顺应全球化历史潮流与弘扬中国文化传统辩证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一道 ,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分割的整体 ,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必须在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吸收其它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 ;在辩证扬弃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文化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型 ;在注重文化繁荣与发展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主体文化建设 ,坚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以经济方式为杠杠,全方位影响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现象和历史过程,它对世界经济和其它领域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既形成巨大的挑战,也提供了历史上少有的发展机遇。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迎接挑战、把握机遇中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的趋势 ,是当今世界的一大潮流。目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张的全球化 ,仍是当代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在全球化进程中 ,中国只有充分认识并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选择和建构合理的发展战略 ,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是本质根本不同的思想理论体系,但在积极应对挑战中都取得显著效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积极回应并融入全球化进程进行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必然结果;民主社会主义为应对全球化挑战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政策的变革发展成现代民主社会主义。系统地考察比较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可以划清二者的界限,肃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括分析国内外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对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作了多方位的界定,对全球化进程作了辩证思考,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进行深入考察,认为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又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只有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的交往现象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提出严峻挑战。中国完全有条件、有办法应对挑战。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中国人民是主体条件 ;改革开放是动力机制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介条件。在此基础上 ,提高劳动生产率 ,创造先进生产力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处理好主权与人权之间的关系 ;全面实施人才战略 ,这分别是应对全球化在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挑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并对各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对此,我们要进行辩证分析、恰当定位,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当今世界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它力图实现全球的资本主义化。面对这一历史趋势,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迎接挑战,坚持开放性,不断清除自身残存的封建残余,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的进程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使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政治文化呈现出多元政治文化并存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导统合作用。因此,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从坚持马列主义和党的领导、更新政治观念,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把握好关系国家安全的政治问题、树立全球意识,创新政治思维、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宽容型政治文化等方面入手,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从“国情的特色性”、“理论的特色性”、“实践的特色性”、“目标的特色性”和“历史地位的特色性”等五个层面系统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民主社会主义"是盛行于当代欧洲的一股理论思潮,它试图融合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各自的优点,从而构建一种理想的社会发展模式。将"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进行比较,是为了后者更好地借鉴前者所包含的一些合理因素。两者在对民主的重视、强调民主在社会主义中的作用方面有共同点,而在指导思想、民主的性质、民主的最终指向及民主的所有制基础方面具有不同点。  相似文献   

14.
深入思考"中国特色",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第一,"中国特色"的认知应该基于一些基本原则。例如,"是中国独有的东西","具有明确的参照系","具有多方面的体现","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等等。第二,"中国特色"的概括应该是多视角的。例如,在"发展原则""发展方式""发展中心""发展道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性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强调了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在消灭狭隘的民族地域性方面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从民族性、地域性走向世界历史性的辩证过程,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和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和普遍现象。这就为合理界定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以及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6.
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首次载入中央文件,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建设生态社会主义的方向。它将包括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转变,政治体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生态文明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重要的战略机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抓住和运用好这个战略机遇,走中国人自己的道路,加快生态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用生态文明点燃人类新文明之光,以生态文明引领世界的未来。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使命,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新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民主是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植根于中国国情与实际,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思想的基础上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它凸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这集中体现为在产生基础上的民族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在内涵范畴上的传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在形式表现上的内在性和外在性的统一,在发展过程上的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在发展路径上的规律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有着自身显著的整体性特征。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始终着眼时代课题和实践难题的创造性解决,着力凸显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指导价值、实践功能和时代内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最新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