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神话素来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神话叙事及展演过程中,孕育着作为"他者"的神话主体的观念世界,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怎样看待自己,怎样看待别人,体现了他们对"自我"和"他者"的区分和认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海外民族志研究方兴未艾。中国学人"走出"国门,从本国需要出发,对海外民族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自觉以世界眼光和社会科学视角,试图展示和剖析一个"真实的世界"。而这其中的过程无疑是困难重重的。谢林轩著《越南人类学田野笔记》即  相似文献   

3.
舞台上走红的歌星,当今歌坛"大腕"韦唯、腾格尔诸人,在掌声和鲜花的后面,也有迷惘,也有困惑,也有酸涩的泪.他们的感情生活如何?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态度和理解又是怎样?本刊最新报道《歌星人生》一文,向读者独家披露了他们人生世界的一隅.  相似文献   

4.
美国有八十万印第安人,其中有不少人失去了土地和财产,流入城市,逐渐抛弃了他们的文化,丧失了他们种族的特征。但是,传统主义者越来越多,他们想回到森林和大草原,去当首领和巫医。目前他们正在呼吁世界人民支持他们争取民族自决权的斗争。他们向设在日内瓦的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申诉,白人仍在欺骗他们。  相似文献   

5.
"大世界"是伊斯兰哲学中用以阐释宇宙起源思想的重要概念。明清时期的回儒知识分子就是用"大世界"术语,表述宇宙是如何生成的。他们首先坚持伊斯兰的"真主创世说",将宇宙的生成视为真主创造的结果;同时坚持伊斯兰的"显化论",将宇宙的生成视为真主不断显化的结果,显化的过程经历了"纯一世界"、"性理世界"、"形色世界"等阶段。  相似文献   

6.
为理解"民考汉"在校大学生行动的内在意义,笔者选取了10名维吾尔在校大学生(其中6名是"内高班"毕业生)进行深度访谈,展示了他们对语言、伊斯兰教、维吾尔族历史以及对自身和维吾尔族前途的期待等四个方面的认知,发现:1)该十名访谈对象对其母语具有一定的情感倾向,同时对其他语言也持开放态度;2)该群体为典型的文化穆斯林,"重信仰,轻行为",同时他们对新疆当前的宗教治理实践有各自心理反映;3)对维吾尔族历史的认识呈现一定的分化,其对官方历史的态度更需引起注意;4)大多数人对其自身和整个民族的前途持乐观态度,但其中存在一定的阶层分化。文中最后讨论了"知识分子亚社会"实现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电影《花腰新娘》作为人类学"文化批评"的一个文本,将其看做现代传媒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阐释,并从人类学的角度对这种阐释做了分析.文章考察当地人(花腰彝)如何解读电影中关于他们的文化和生活的信息,如何表达他们对其中的意识形态的态度,又如何围绕媒体来组织他们的社会文化活动及经济活动.文章同时提出了民族文化传媒化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与阿国人接触越多,越能深刻感受他们的简单与快乐。在熟悉的环境中,他们总是话很多。无论男女,都打着夸张的手势,不停地用阿拉伯语"呱啦呱啦"。而在大街上,他们又总是很沉默,只是安祥地微笑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不管是安静还是嘈杂,从他们眼睛中透露出  相似文献   

9.
在祖国的东北角,一轮红日升得特别早;而居住在这里的青年农民,也特別热爱这早升的红日.他们爱它朝气勃勃,爱它的无比的热力和亮光,他们还爱把这初升的太阳比做光辉的毛泽东思想.他们亲切地说:"世界万物离了太阳不能生存,青年离了毛泽东的著作不能成长."因此,这里的青年农民,热爱太阳,热爱毛主席,七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学习毛主席的著作.这批青年农民,是延边珲春县杨泡公社红旗河生产大队的,其中有朝鲜、满、汉等民族.他  相似文献   

10.
正我的两个孙女年龄相差半年,最大的现在才刚两岁。但是,作为本文的主角,她们的故事堪称一绝。就拿老大亿金来说吧,她可有着别人从未教过的蒙古长调的表演特长哩!在我们眼前绽放的世界,不论多么大,多么神奇,但人类的未来还是人本身,是他们生生不息的后代。因为,他们是建设、创造更太平、更美好世界的主人。我们为了表达对这个世界的希望,为了祝愿我们的子孙后代,按照蒙古族的习俗,给俩孙女起名为"亿金易乐"(蒙古语,主人来的意思)和"纳日易乐(蒙古语,太阳来的意思)。"每当见到她们时,我们就好比看到了一个新世界。  相似文献   

11.
信仰可以在一定层次上反映出特定人群关于生命、社会、自然的观念.本文即试图通过对藏民族寄魂物信仰的某些表现、行为、规律的研究,以期窥到藏民族的内心世界,进而探讨其独特的生命观念.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一)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行动, 其理论准备严重不足。表现在: 我们的文化学研究起步较迟, 不少人深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 对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任何文化现象, 不是科学地探究其合理性和规律性, 而只习惯于简单地以进步或落后、有益或有害、好或坏等政治概念和二元对立的方法论给予判决, 因而把民间文化, 特别是其中属于民间信仰 (如神鬼信仰、巫术迷信等蒙昧意识) 范围的种种文化事象的消极影响看得很重, 看作是人类理性思维和当前意识形态的对立物。(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民族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 它自身包含着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宇宙、自然、人事, 都是无限的, 是人的知识理性和科学无法穷其究竟的。巫术、宗教与科学, 都是人类文化的共同的构成因素, 都是与人类共始终的。与把宗教看作是人类精神的鸦片一样, 把巫术看作是精神领域里的封建毒素, 同样是机械唯物论, 而非历史唯物论。(三) 要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重要的是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在民间文化中蕴含着或洋溢着强烈的“生生不息”和“自强不息”的意识, 而这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表现于个体、家庭、家族、族群上, 就是对生命意识的崇尚; 表现于国家、民族, 甚至个人的安身立命、建功立业上, 就是对自  相似文献   

13.
民俗仪式通过其所涉及的民俗物及仪式过程本身,指涉其特有的象征意义。"於菟"系列民俗仪式中各个单元特有的民俗物都具有特定的象征寓意,因而成为特定的象征指符。同时"於菟"系列岁末仪式中各个的仪式单元存在独自的象征意义,并最终构成岁末民俗的象征符号系统,从而展现出特定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反映出文化持有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反映出区域内或群体内部的某种秩序的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14.
罗兰教授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以及在非洲和中国所做的田野工作,探讨了如何通过一个特定的实物来探索物的形成、物的历史、物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对物质人类学和物质文化,考古学与人类学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层次探讨。其对如何通过发运用物质文化,以及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结合来发展历史人类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同时,罗兰教授也对东亚的人类学,尤其是中国人类学的未来赋予了极高的期望,他认为未来人类学的聚焦点将从欧美移到世界其他地方,欧美人类学不再会被认为是人类学的绝对真理,所以通过欧美之外的一种人类学的新思想,新思维方式有助于未来人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志军认同自然是惟一的宗教,他对自然有着最为本真的理解和诠释。荒原是杨志军在多个文本中激情表现的自然形态,寄生荒原的所有生命都是杨志军的灵魂牵绊,在荒原生存的动植物都在他的记忆里保持了生命的骄傲和奔跑的自由。这是自然灵性的大力开放,也是人类自身的心灵救赎。杨志军有意识地选择了荒原的野性为他的自然意识注解,由此他在奔跑与寂寞、诞生与死亡的荒原版图中,完成并丰富了自然灵性的生命表达;在人对荒原的侵入和掠夺中谛听荒原的启悟,展示人类毁灭自然的灾难与困境,唤醒人类精神深处的自然情怀,最终选择在地球的最高处抵达自然的极地。  相似文献   

16.
壮族麽教文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麽教是壮族先民创造的传统宗教,由布麽传承。麽教崇拜创世神布洛陀为至上神和教主;有一整套的法律事仪式和相应的经书。麽经是壮族先民企求借神力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祈求生存和发展的宗教典籍,折射着壮族的社会发展历程,对研究壮族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及道德观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麽经中的三元(天、地、水)说是壮族传统的宇宙结构观念;麽经中的公(雄)母(雌)观则是壮族认识世界最基本的哲学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罗曲 《民族学刊》2017,8(2):56-61,113-115
在彝族的付拖图里,蕴含了五行及生肖.在《羌族释比图经》中蕴含了五行生肖内容,表现出独特的羌族文化特色,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因为彝族和羌族的先民都与古羌人有密切的关系,而古羌人与中原先民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彝族和羌族的五行生肖文化与中原五行生肖文化当有文化渊源关系,只是在后来的传承中,因为传承主体的原因而表现出不同民族特色.因为羌族没有文字对自己的五行生肖文化加以定格记录,所以现在对之抢救和研究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8.
尹允镇  王一帆 《民族学刊》2014,5(5):57-63,119
中国当代朝鲜族诗人南永前的诗歌大都取材于朝鲜民族的神话传说,在诗歌中,他将自然、天体、动植物作为抒情对象,从创造生命和生命永恒的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不论是以天体或自然为主题的诗歌,还是以动植物为主题的诗歌,都表现出一种珍惜生命、爱护自然、天人一体的自然生态思想。不仅如此,南永前经常把自己的某种意图融入诗歌,使诗歌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和理念色彩,而且还常用排比手法表达对生命的赞美和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19.
上古岁时观念萌发于中国特定的地理人文环境之中 ,它具有自然性、前宗教性、政治性三大文化特征。人世的时间秩序依托于神秘的自然秩序 ,上古时令与政令合一 ,时间的政治性质明显  相似文献   

20.
Two principal views have emerged on the nature and operations of the so-called Islamic State or khilafat. One contends that IS had nothing to do with Islam in both its ideological disposition and practical operations. The other view claims that IS was the embodiment of a Salafist?Wahhabi version of Islam, and therefore it was Islamic. Whereas the first view recognizes the fact that Islam like any divine faith is open to a range of interpretations and applications, the second perspective has treated Islam as a monolithically adaptable doctrine, ignoring the diversity within the Muslim world. The question is: Was IS Islamic or not, or did it exude a form of political Salafism and Islamism of our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