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篮球个人防守技术训练包括各种防守脚步动作训练、争夺球动作训练、防守位置训练、防守距离训练、防守姿势训练、防守视野训练等,在基本技术训练的同时,应注意培养队员的防守意识和顽强的作风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篮球防守理念的含义,目前篮球防守理念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对技战术相关信息进行全面获取,并对之实施细致分析,以此作为篮球防守理念实施的前提,综合多变的篮球防守应当有针对性地选择具体策略,攻击性的篮球防守则注重对防守进行精准实施。  相似文献   

3.
浅析篮球比赛中的个人防守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防守意识自始自终伴随着队员的防守行动,直接影响个人防守能力的强弱。而个人防守意识的形成并非一时一事,必须有较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渗透,其培养和训练应包含在平时有形技、战术训练的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谈篮球运动中的防守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针对篮球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对防守与进玫的关系以及加强对无球和持球队员防守的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文章严实坚固的防守是阻止进攻的有效手段;积极主动的进攻是巩固防守的重要措施。二者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和制约、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对无球队员的防守技术,文章认为:一要保持正确的防守姿势;二要作好防守的选位;三要熟练准确地运用防守技术。文章还强调:防持球队员是防守的重点.并对防守中的正确姿势,防守位置的选择以及合理灵活的技战术运用等结合实际进行了较好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当今篮球比赛,对抗性越来越强,不仅是进攻方法多变,而且防守也必须强有力,必须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特点,制约对方的特长和重点队员的发挥,使之被劝失利,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中的央击防守技术,就是这种强有力的防守战术。  相似文献   

6.
在棒球比赛中整场比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自身的安打率和对方的失误率,也就是说防守在比赛中起关键作用,一垒的防守尤为重要。文中旨在对全国高校棒球比赛中一垒防守战术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场门球竞赛,打好开局十分重要。笔者在多年的训练和比赛中,总结出以下八条体会。一、坚持以守为主,在门球竞赛中,开局一定要从防守开始,要把己方的球放在对方难以攻击的边、角上,保证己方各球的安全。切忌急于进攻,给对方可乘之机。要做到以守待攻。二、占据战略要地。防守,不应是消极防守,要在防守中想到进攻,准备好进攻的条件。为此,必须抢先占领战略要地,造成以守为攻的局势。如:红方占领二门一号位及四角,既有进门得分,又可监视全场;白方占领一角及二门后边线,同样攻守兼备。三、优化球号组合。占领要地的同时,要注…  相似文献   

8.
在不破坏网络的整体性的前提下,提出threat-CIM方法,给出直接威胁、间接威胁和威胁的定义,在威胁定义的基础上定义防守方各点的条件威胁,解决了边赋权网络节点重要性测度问题;以条件威胁的大小来测量防守方各点的重要性,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攻守方所占区域的变化,得出防守方的节点重要性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一结论;在文章的结尾就攻防双方威胁的关系问题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篮球运动的特点是有进攻亦有防守 ,防守是为了巩固进攻取得的成果。要想提高比赛成绩 ,就必须明确防守在比赛中的作用 ,并加强防守训练。  相似文献   

10.
对第25届亚洲男篮锦标赛赛况观摩以及相关数据统计,着重分析中国男篮防守能力.研究发现,中国男篮在战略战术、防守技术方面均有提高空间.在战术方面,队员之间配合默契度不够,经常暴露出防守缺口而失分;在内线防守时,贴身防守不够,对切入限制区的进攻队员失位过多;从犯规角度看,多为突破或失位的被动犯规,战术主动犯规较少.在防守技术方面,篮板球、抢断、盖帽等防守技术相对较弱,球队整体防守意识薄弱,经验不足.  相似文献   

11.
升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支撑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进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的社会化,有利于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具有支撑军队后勤社会化的优势,通过国民经济动员机构支撑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的社会化,有助于促进军民结合,推进平时保障与战时保障的统一,促进资源整合,并且符合机构改革的精神。为此,要在体制上明确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的职能,建立和健全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社会化的监督和监管机制,在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国防 采购数据库,在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国防采购信息化,开展军队后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社会化的科 学研究工作,通过积极培养人才来加强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面对农村的现实需求和我国现行法律的限制,“三权分置”政策的提出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变革提供了契机。“三权分置”背景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变革的基础在于厘清“三权”关系,核心在于宅基地使用权“还权赋能”。在此基础上,变革的具体方向应当包括:允许宅基地使用权自由、单独流转;落实宅基地资格权,延续宅基地社会福利保障功能;构建宅基地使用权费用支付机制、流转登记制度,扩大宅基地使用范围;完善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公司机关之间决策权力的分工配置,是公司治理的枢纽问题与要害所在。在中国公司分权的现代化进程中,呈现董事会中心渐进回归的趋势。董事会享有公司经营决策权,尊重不同类型公司的治理差异,给予公司更多的自治空间,已成为全球公司决策分工治理的经验共识。中国上市公司的商业治理实践显示,经由章程不断扩张的董事会权力,已经向股东会权力中心提出挑战。司法实践中关于公司治理分权边界的模糊,剩余权力归属不清的诉讼分歧,要求对公司决策权力分工进行立法改进。在公司法改革中,应考虑在股东会保留修改公司章程、选举和罢免董事等有限的法定权力的基础上,重塑董事会经营决策中心,尊重董事会与经理分权的弹性。董事会的权力边界应当以法律和公司章程为限,股东会不得任意行使董事会职权。尊重公司治理的自生需求,改写董事会作为执行机构的简单定位,回归董事会中心主义,或许是中国公司治理胜出的自主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世界体系研究历经形成和发展阶段,进入后冷战时期的分化和论战阶段。早期对非洲不发达原因的调查以及对拉美社会依附性特点的解释,推动了世界体系研究理论结构的形成。对中心和外围互动关系以及世界体系起源及资本积累周期问题的认识分歧,导致世界体系理论分化和研究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下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者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要求树立法治信仰,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正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被社会大众所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是公民道德的重要体现。同时,以德治国的核心在于公民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党的领导下,树立法治和德治的理念,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联系,是新时期治国理念的升华。  相似文献   

16.
中华礼法研究对于《尚书》学的依赖迄今未能导出宏观规范说,以致帝舜邦畿政治构造不清,礼法问题的结构价值因而不明。其根源是学界不曾自省《尚书》学方法欠妥。讨论揭示,此等欠缺导致两个链式问题:一是没有夯实虞史传《虞书》的语言可靠性基础,亦即尧舜时代语言哲学基础不明。二是此等欠缺催生宋明清学人的孔传《尚书》怀疑情结。讨论亦揭示,伯夷由于职分特点能够以近乎全知的叙事视角记述尧舜业绩,而其全知叙事视角的基础是舜帝设定的语言哲学,其核心是古文时态观。基于此重大发现,且在兼顾孔子理《书》视角的前提下,舜邦的政治构造得以揭示,从而为中华体系礼法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党的十七大明确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系统的基本结构,同时也更新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系统的功能,因此探讨新时期党的建设系统结构的优化,这对于党的建设系统功能的增强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共党史通史编撰成果历来是衡量党史研究水平和党史学科建设的一项基础指标。若追根溯源,1951年胡乔木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是有关系统编撰党史通史的起点。胡乔木编撰党史通史著作的实践逻辑,是他在20世纪40年代间所参加的党史研究活动。其中,《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的编撰范式主要有:开创了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史的先例;对重要党史事件和党的会议等作出了评析;奠定了党史分期的理论体系。在回顾党史通史编撰的历程时,学界要全面认知胡乔木开创的党史通史编撰范式对其后党史著述书写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差异成因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理清中国现阶段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以便为缩小区域差异寻找突破口,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分类和归纳的方法,将中国现阶段的区域差异成因归结为投资分布差异说、FDI分布差异说、资金使用效率及深化速度差异说、人力资本分布差异说、社会资本丰裕程度差异说、投资环境差异说、体制差异说、市场发育水平及市场化程度差异说、专业化程度及分工水平差异说、发展战略差异说等。区域差异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原因,缩小区域差异应从多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原子外层空轨道相对最稳定顺序周期性规则和大周期概念与元素周期系的本质联系;元素周期律(特别是第二周期性)的解释;周期系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未来元素的预测等.并对元素第二周期性原因、“镧系收缩后果”等问题作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