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国大党诞生已整整一百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经历了早期活动、甘地掌权和尼赫鲁及其后代执政等几个时期。本文仅就1939—1947年这段时间里它在领导印度人民争取独立斗争中的若干策略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拉贾·拉奥的第一部长篇英语小说<根特浦尔>面世以后,一直被评论家认为是对甘地的颂歌.2003年,有评论家提出异议,认为<根特浦尔>是对甘地主义的歪曲.本文通过历史和小说文本的互证,说明拉奥充分了解和认识甘地主义的优点和不足.在1934年之前,他就深刻认识到印度社会的发展前景掌握在以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为代表的政治家手中.这是他对印度发展的一个预见.  相似文献   

3.
我先后阅读有关圣雄甘地(印度人如此称呼)事迹的书,不止此数,但阅后多未加摘记;其有所摘记而存留至今者止于下列三书耳: 一、《印度的发现》(尼赫鲁著,译者胡仲持,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 二、《尼赫鲁自传》(张宝芳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胡仲持等译,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48年) 三、《甘地自传》(吴耀宗等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今但就往年所摘记者,与此读书录志我对甘地为人的一些体会认识. 兹先简括地说一下甘地的身世和为人:甘地出身吠舍种姓,母亲奉教极笃。少时留学英  相似文献   

4.
应中国政府邀请,印度总理拉·甘地于1988年12月19日至23日对中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拉·甘地这次访华是自尼赫鲁于1954年访华34年以来,第一位印度政府最高领导人对中国进行的正式访问,所以关系重大,举世瞩目。拉·甘地在中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的访问是成功的,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石海军 《南亚研究》2007,58(1):52-58
借鉴奈保尔和查特吉的相关看法,本文考察了甘地种姓思想的成因,并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种姓制的瓦解与现代印度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复杂的、与种族和阶级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种姓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6.
甘地是近十年来我国印度史、民族解放运动史、世界现代史学界研究和争论的主要“热点”之一。对甘地的研究包括其阶级属性、非暴力抵抗运动、甘地主义、哲学社会思想及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凡此等等,不独关系到对印度民族解放领导权的看法和对印度独立的性质与意义的分析,而且对研究却度现代史至关重要,同时对探讨整个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亦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印度模式及其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度模式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即从印度独立至 80年代末 ,统称为尼赫鲁混合经济模式时期。第二阶段从 90年代初开始后至今为走向自由市场经济改革时期 ,即印度模式转型时期。两个时期特征有着明显差异。一、90年代前印度模式基本特征经济发展模式基本特征 :尼赫鲁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公营企业、消除贫困 ) 混合经济体制 土地改革、绿色革命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1 )以尼赫鲁式的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方针尼赫鲁自 5 0年代开始 ,便大力宣传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1 95 6年 1 2月 ,尼赫鲁宣称 :“我们正在努力建设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分层的功能论、冲突论、交换论--解释及其综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海宏 《社会》2001,(2):8-10
社会为何分层 ,即社会分层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问题自社会学产生以来就成为众多社会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在各种论说中 ,以功能论、冲突论、交换论的解释最为令人瞩目。长期以来 ,这三个理论流派之间存在着较多的分歧和争论 ,这种分歧与争执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在它们对社会分层原因的解释方面。对它们各自的解释加以分析、比较和综合 ,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社会分层的原因以及这三种理论流派立论之角度等 ,都会有所帮助。一、功能论 :功能预期、宏观社会结构、历史文化背景功能论学者中对社会分层原因最早作出解释的当属杜尔凯姆。杜尔凯姆认为…  相似文献   

9.
圣雄甘地是印度伟大的思想家、社会改革家和政治家,他的妇女观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其宗教哲学的核心入手,探讨甘地解除妇女枷锁的主张,分析甘地对妇女的基本看法,并对甘地的妇女观作出评价。作者认为,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甘地的妇女观未能跳出两性传统性别角色的窠臼,也未能指明实现男女平等的根本途径。归根结蒂,它是为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服务的  相似文献   

10.
甘地是当代印度人民的伟大革命领袖,杰出的社会改革者和宗教改革者。他把毕生奉献给了印度的民族独立事业,引导印度走向了独立,他给印度人民留下的精神遗产是极其丰富的。甘地热爱中国,一直关怀着中国革命的发展,对我国的抗日战争给予了道义和物质上的支持。他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不但在印度民族运动中起过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亚非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也有过相当的影响。本文拟对甘地哲学和社会思想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甘地与中国的关系作一概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一、90年代的南亚政治格局笔者曾在《80年代南亚区域合作》一文(91年第1期《南亚研究》)中指出,80年代,南亚区域合作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其原因主要在政治方面。因此,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首先取决于政治因素,即主要取决于印度及其邻国之间政治关系得到实质性的改善,那么,我们首先应当看看进入90年代后印度与其邻国关系的发展。印巴关系印巴不和的根源较深,它可追溯到分治前的民族、宗教、社会和政治方面的种种因素。贝·布托执政初期,印巴两国关系出现好转,但是1989与1990年交接之际在克什米尔爆发的动乱又使两国关系趋于紧张。巴基斯坦强调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接受联合国关于在克什米尔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该地区人民意愿的决议,力促印度按照联合国决议和《西姆拉协定》的精神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度则极力强调印巴必须根据1972年达成的《西姆拉协定》,通过双方谈判解决分歧。两国的立场差距甚大。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的是印巴两国政府  相似文献   

12.
在后殖民文化研究中 ,一个令人感到奇怪的现象是 ,甘地和甘地主义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本文试图从印度传统的村社制社会问题出发来分析甘地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进而理解甘地在后殖民文化研究中缺失的原委。  相似文献   

13.
比较尼赫鲁时代(从1947年印度独立到1964年尼赫鲁逝世)与90年代的印度政局,最显著的区别是稳定与不稳定。在尼赫鲁时代,曾经领导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国大党,是印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政治力量。90年代刚一开始,印度就出现政治剧烈动荡和严重经济危机。拉奥的少数派政府一直在与党内党外的各种反对势力周旋,十分艰难又小心翼翼地将统治维持到了第十一次大选。大选结果表明,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得到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宗教和种族选民的普遍支持。  相似文献   

14.
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是否相容,理论界的分歧颇大。本文对两者相容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不同的公有制形式和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也不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等量劳动交换与体现商品经济要求的等价劳动交换是对立统一的,我们不能只看到其矛盾的一面而不看到其统一的一面,这是正确认识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相容的重要理论基点。  相似文献   

15.
尼赫鲁外交思想形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独立后的外交政策深受其开国总理尼赫鲁本人的印度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影响。尼赫鲁的思想观念就像印度本身那样充满了矛盾,可以说是多种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混合体,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都在他的思想和实践中有所表现。尼赫鲁外交思想的形成既与他本人的经历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同时也受到了印度独特的历史、社会和思想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首先本文将扼要介绍当代几个社会学学派在社会学的一些传统问题,特别是社会秩序问题上对社会学分析的基本看法所持的态度。这些看法,是由社会学创始人迪尔凯姆、维贝尔和在某种程度上由马克思所发展起来的。他们不承认功利主义伦理学和古典经济学中所包含的一些假设,即所谓市场在作为社会秩序的调节者和作为一种确保维持社会分工的机制方面起着支配的主导作用。某些社会学创始人并不否认市场作为这样一种机制的重要性。他们确曾详尽阐释过市场分析的某些方面,社会生活中的交换过程,以及市场结构各部门对于个人行为和社会生活方  相似文献   

17.
在印度和中国相继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虽然受到殖民当局的人为阻碍,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来往一直未断,特别是中印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结成了共同的战线,以圣雄甘地、尼赫鲁、S.鲍斯为首的国大党领袖们和爱国诗人泰戈尔一直对中国民主革命、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怀着深切的同情,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在本世纪初甘地就对我国伟大的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表示同情和声援。在抗日战争中,他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了无情谴责,并把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与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联系  相似文献   

18.
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是尼赫鲁外交政策的必然结果。边界冲突所突出的是中国在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国际战略问题上同苏联的根本分歧,并成为中苏论战的重要内容和中苏分裂的重要起因及标志。而苏联和亚非其他国家在冲突期间的反应更使中共中央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坚信这一理论的正确性,由此对中国外交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边界冲突还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南亚地区的战略格局,对冷战和大国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朱明忠 《南亚研究》2002,(2):38-44,66
甘地的非暴力主义 ,是 2 0世纪上半叶印度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是一种社会政治哲学。甘地试图用它来解决社会政治的各种矛盾与纷争 ,解决人与人、团体与团体、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争端与冲突。这种非暴力哲学既继承了印度传统宗教与伦理学说 ,又吸收了许多西方现代政治哲学和人道主义思想 ,可以说是一种东西方思想的融汇。 190 6年 ,甘地在南非领导印度侨民反对种族歧视斗争中首先提出这种学说 ,后来回到印度 ,在开展民族独立和社会改革运动中又不断地实践和完善它 ,使之逐步成为一种较为完整的政治学说。这种学说不仅对印度人…  相似文献   

20.
崔瑛 《南亚研究》1992,(2):7-14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告政治独立,从此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的繁重任务。独立后的首任总理尼赫鲁说:“我们常谈独立,而没有经济的独立,就不能长久保持政治上的独立。……因此我们必须提高生产,增加我们的财富并通过经济计划使千百万人,特别是普通群众分享其乐。”②怎样增加财富并使千百万人“分享其乐”呢?以莫汉达斯·甘地为首的一派认为在一个贫困落后而又劳力过剩的国家不能实行机械化,而应建立一个“理想”的村社社会,把人们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