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80年代末,世界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变。在整个90年代,世界战略要素中的各种力量将继续进行分化和组合,为了把握世界形势的主要脉搏,对90年代美苏关系基本走向进行剖析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银行并购,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20世纪 90年代初至今,世界进入了产业竞争全球化时期,世界银行业掀起了新一轮的并购浪潮。造成这次并购浪潮的重要原因是进入 90年代以后,各国金融政策逐渐实行自由化与国际化,加之通信与电脑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消费者偏好的不断变化,全球金融市场的整合日益紧密,伴随而来的是产业竞争的全球化发展及世界即将进入新金融时代。各国银行都十分重视银行的规模效益。银行国际化的规模越大,其资本盈利的增长越快。美国成为 90年代银行并购的主体, 1994年,美国克林顿总统正式签置了《里格--尼尔…  相似文献   

3.
日本在本世纪最后10年即90年代将如何发展?这是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下面试从几个侧面略谈一些初步看法。 一、90年代日本之发展的世界背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宏观的视角,窥探了90年代世界经济的新格局,认为世界经济正在向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标志的多极化——三足鼎立、多极支撑的方面发展;分析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现状和广阔前景,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明确提出“技术立国”方针的日本官方文件,是1980年3月日本通产省产业结构审议会制定的“80年代通商产业构想”。但是,“技术立国”作为一种思想、理论、方针、国策,则有着一个很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早在70年代初,当日本实现了持续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成长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大国”,基本完成了明治维新百年来追赶欧美先进国家的战略目标,在日本就展开了有关今后日本向何处去的大讨论,“技术立国”论就是在这场大讨论中产生的。进入80年代,尽管“技术立国”方针已被明确载入官方文件,但从日本科学技术的实际发展和一系列有关科学技术的官方文件可以看出,“技术立国”论仍处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6.
“到国外去尝试世界”,是90年代美国大学校园中十分流行的一个口号。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国内经济的持续不景气和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美国大学生、研究生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国外就业的人数不断上升。当然,年轻人出国在美国并非什么新鲜事。在传统生活方式中,到国外去旅游是作为多年庆付考试的阶段结束以后寻求放松和解脱的一种手段,他们渴望利用就业前的一段时间到世界上的风景名胜区观光,居住在陌生和浪漫的环境里,获得一种与习惯行为方式不同的世界意识。但是,90年代获得商业管理顾上学应的革经八日开美国…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半个世纪前 ,日本开始在战败后的废墟中重建家园 ,终于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这在亚洲国家中堪称一枝独秀。当然 ,其战后的高速发展 ,除了日本人民的辛勤劳动以外 ,还有很多客观原因的影响。但因不属本篇讨论的内容 ,在此暂且不论。实际上 ,80年代末至 90年代初 ,正值日本“泡沫经济”鼎盛时期。当时的日本人雄心勃勃 ,高歌猛进 ,他们进军华尔街 ,蚕食好莱坞 ,高价购名画 ,低价抛汽车 ,为日本产品雄踞天下而骄傲 ,为自己在经济战争中“战胜”美国而陶醉。可是 ,90年代初期以后 ,随着日本经济的下滑 ,…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世界体系、国内政治和两国间相互作用等三个层次对邦交正常化 3 0年来的日中关系做了回顾和展望 ,认为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的日中关系虽然不能保障 70— 80年代那种亲睦性 ,但也不可能产生 1 971年那种敌对关系 ;日中两国的国内政治 90年代以后都趋于多元化 ;在双边关系中虽然不时出现相互排斥作用 ,但更要看到存在着“相互促进趋势”。  相似文献   

9.
孙瑜 《日本研究》2004,(3):91-96
目前日本是世界第二军费大国,早在80年代日本的军费开支就突破了国民生产总值1%的惯例,军费开支的增幅在8%以上。据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公布的数字,日本的军费开支从1983年起超过德国、法国和英国,到了90年代更是有增无减,1996年军费总额高达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初是新中国外交工作最困难的时期之一,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邓小平同志及时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工作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不仅逐步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制裁”,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然而,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国经  相似文献   

11.
1、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深层原因在80年代,日本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那么,日本经济的这种活力是如何产生的?90年代又将怎样变化?围绕这些问题,最近开始出现了悲观议论。然而,我要谈谈日本经济的强大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从表面上看,日本经济的发展原因有:(1)在发达国家中保持了最高的增长率,意味着技术进步的速度最快;(2)整个80年代,日本的通货膨胀率最低;(3)经常收支黑字积累、日元升值。由此,80年代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美国,进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过剩国。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居民消费的特点及走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90年代以来甘肃省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数量分析,总结了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城乡居民消费的近期走势,以冀对当前甘肃省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提高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为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组织消费品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一、亚太经济发展趋势战后35年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率一直居世界之首,产业结构、国际分工、贸易格局和经济合作的内容及方式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与西欧、北美并列的三大世界经济中心之一。亚太地区代表和领导着当今世界经济的新潮流,其经济走向是许多中外人士所关注的问题。我认为:本世纪90年代,亚太经济发展趋势如下: 趋势一:经济增长的相对高速度。战后,亚太地区经济飞速发展,60年代的“日本奇迹”,70年代的“反红奇迹”令世界瞩目。进入80年代,世界经济处于低速增长时期,但亚太地区一枝独秀,“四小龙”、东盟和中国尤为突出。1980——1989年,南朝鲜、台湾、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0%,8.5%和10.6%,大大高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日本的同期相同指标为4.4%,略高于整个世界经济。由于以下原因,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其强劲势头:  相似文献   

14.
贾冬婷 《东西南北》2011,(12):44-46
他从这个世界消失了十几年,90年代初抛下一切,携手同是北大教师的妻子张梅遁入深山,寻找他们心中的“桃花源”。在王青松眼中,外面的世界走着一条和他相反的道路。当两者渐行渐远,他还能够和这个世界再次对话吗?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70年代,在我很小的时候,因为武术在世界上走了一圈;后来因为电影,90年代在世界上走了两圈;最近这几年里,我又为了公益走了好几圈。我希望成为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中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8年春天 ,我在美国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时 ,一位过去的学生来看我 ,告诉我他准备改专业了 ,要去读企业管理。理由是 ,世界变了 ,“欧洲的专利 ,由美国大公司组织生产 ,部件生产的分工在德国、意大利、墨西哥 ,甚至中国。”他说 ,“多么令人振奋 ,这是个相互依存的时代。”在 80年代末 90年代初 ,“相互依存”是一个很时髦的名词 ,对年轻人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仅仅数年之后 ,它又被一个更新的名词取代了。这就是 90年代以来风靡世界的“全球化” (globalization) ,历史的脚步仿佛一下子加快了许多。对许多人来说 ,“全球化”的确使生活的节…  相似文献   

17.
一 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解体、美国地位下降,冷战格局迅速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代替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态势。上述局势迫使各国必须重视其内外政策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必然是具有历史阶段性的重新选择,日本也不能例外。在世界向多极  相似文献   

18.
比较尼赫鲁时代(从1947年印度独立到1964年尼赫鲁逝世)与90年代的印度政局,最显著的区别是稳定与不稳定。在尼赫鲁时代,曾经领导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国大党,是印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政治力量。90年代刚一开始,印度就出现政治剧烈动荡和严重经济危机。拉奥的少数派政府一直在与党内党外的各种反对势力周旋,十分艰难又小心翼翼地将统治维持到了第十一次大选。大选结果表明,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得到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宗教和种族选民的普遍支持。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进一步成为世界瞩目的经济巨人。日本经济实力的增长,对90年代以至21世纪的国际形势及世界和平与发展将产生何种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日本的政治与外交走向。本文拟对有关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8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到本世纪末我国广大人民生活要逐步实现小康,说到底是一个农民实现小康的问题。上海在全国属经济发达地区,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水平分别超出了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1.6倍和1.3倍,算不算提前实现了小康?本文通过比较和借鉴,认为要比较客观、合理地反映人民小康生活,必须把人民生活改善量变的渐进性和质变的规定性作为衡量小康标准的核心,考虑到可能和实用,提出了一组量化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80年代上海农民生活的变化作了大量实证考察分析。作者认为:(1)80年代上海农民生活水平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就总体而言,还没有实现小康;(2)上海农民可望在“八五”期间提前实现小康目标;(3)80年代农村住宅消费过度膨胀使农村长期分散居住的格局再次定型,给生活的继续改善和提高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因素,必须予以充分的注意。最后,本文对90年代上海农民生活作了比较具体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