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涛 《晋阳学刊》2011,(4):94-99
应该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曾国藩。《讨粤匪檄》,在内容上与事实严重背离,在思想远远落后于时代,根本不值得称赞。此外,尽管曾国藩战胜了太平天国,但是,他对清王朝的前途没有信心,产生了严重的"望死"情结,但是,曾国藩已经意识到了要向西方学习,并且身体力行,客观上成为太平天国革命的"遗嘱"执行人。  相似文献   

2.
我认为中国的诗歌在龚自珍之前是“原始意象派”为正宗的时期,即以“立象尽意”为标准.龚后直到五四前为浪漫主义初期.激情加议论是其总的特征.从郭沫若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是激情加想象的成熟浪漫主义阶段.三中全会以后新诗的美学原则基本上是创作主体自由地表现感觉、直觉的“新意象派”.这里体现出一个正反合的过程(当然有交叉和重叠),每个过程的出现都是必然的.我不是根据社会学的分期来硬套,而是从意象组合原则这一形式结构的变迁来作如斯判断.  相似文献   

3.
明季城市商业的发展,离经叛道学说的传播,刺激了出版业特别是私人出版业的发达。这一社会环境孕育了冯梦龙这样杰出的编辑家。他在仕途上蹇连不前后,应书商之请潜心于小说、戏曲、时调、笑话、谜语以及科考辅导读物等通俗文化图书的编辑,终生不辍,晚年还编时事文集以鼓吹抗清。其中以其所编“三言”等拟话本、文言小说类编、传奇、民歌成就最高。他把这些提到“六经国史之补”的高度,注重“浅、俗、真”,精心搜辑、编选、删补、润色,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思想文化精华留给了后人。  相似文献   

4.
在“五四”时期,写女性的从苦闷到觉醒然后又陷入苦闷,寻求人生的真谛,已成为作家们共同关心的主题。尤其是女作家更为突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五四”女作家群的小说。鲁迅《伤逝》的出现把这一主题引向了深化。到茅盾《蚀》的发表,新女性的形象从作家们一个又一个典型现象,发展为“时代女性”群的形象。嗣后,茅盾在短篇集《野蔷薇》、《宿莽》,中篇《路》、《三人行》、长篇《虹》里,续续着力塑造了“时代女性”的系列群象。也可以说,茅盾在他早期的  相似文献   

5.
6.
<六经正名>表述了龚自珍关于儒家经典的观念.此观念以刘向的<七略>为依据,反对经与传、记、群书、诸子的混而不分,提出以经还经,以记还记,以传还传,以群书还群书,以子还子,并力图据以写定五经.而龚自珍所认定的五经及其可与相配的著作,实际上是他自已思想的反映,而与<四库全书>的划分有着很大的不同,具有诸多的独特价值,有不可忽略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 龚自珍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诗人和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在文学理论上有独到、新颖见解的文论家。尽管他没有专门的文学理论著作留给后世,但综观散见于他诗文、书信和评点友人诗歌中的言论,他的文学观点和见解仍然可以得到明确而系统的反映。龚自珍的这些文学主张,不仅在他生活的当时给人以启聩振聋之感,并对后世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对我们仍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论文章恕中晚,略工感慨是名家”,是龚自珍的诗句。这位生长在风雨飘摇大厦崩危的封建社会末期的诗人,又是一脚踏进新时代却又猝然中断了生命的社会批判家,对于文艺的见解,有不少发人深醒的东西。后人读龚自珍集有触电的感觉,就包涵有本文所论述的龚自珍具有特色的文艺思想这个因素。这里对他的文艺思想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9.
龚自珍的散文,在清中叶嘉道时期的文坛上,的确可称为是一支“异军突起”。它既不同于当时风靡海内的桐城派的古文,又不同于当时从事考据之学的朴学家们以“实事求是”为鹄的质朴严谨的述学文,自然与当时宗法六朝骈俪的选派文章,更是大异其趣。他的散文是具有独特的思想内容,与充分表现此种独特思想内容的特有的形式,而形成其既汪洋恣肆,而又有点俶诡谲怪,既绚丽多采,而又有其深刻严密的独有风格。 龚自珍散文的独特风格,是他作为时代先驱者的先进卓绝的思想,与对现实社会锐敏洞察,而形成了自己改造社会的思想和主张,与用自己创造性的艺术形式,而表达自己思想与主张,而形成的。为了理解龚自珍的散文,首先应对其学术思想的渊源,进行扼要的探索。 龚自珍,从其一生中所接受的学术思想遗产流派的先后次序上来看:  相似文献   

10.
<正> 郭延礼著《龚自珍年谱》由齐鲁书社出版了.这是建国以来有关龚自珍研究的一项可喜新成果.龚自珍是近代中国一位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在近代思想史、哲学史、史家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建国以来,对龚自珍的研究是较重视的,也有—定成绩,但作为给研究者提供可靠翔实资料的工具书之一龚氏年谱,虽然有清人撰写的龚氏年谱三种,却都非常粗浅,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如黄守恒的《定庵年谱稿本》和张祖廉的《定庵先生年谱外纪》只是—定资料的积累,过于简略,且真伪考辨欠工,穿凿之处屡见:对龚氏思想发展并未理出明晰线索:而吴昌绶撰《定庵先生年谱》,  相似文献   

11.
<正> 龚自珍(1792—1841)的一生是短促的。但是在当时阶级矛盾尖锐激烈、民族矛盾急剧上升、社会危机愈来愈严重,举国皆沉酣于太平的形势下,他焦急,忧虑,“僝然若不可终日”,凭着敏锐的观察,敏捷的才思,以诗文为形式,揭露社会矛盾,呼吁变法改图,反对外敌侵略,表现出一个开始觉醒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思想风貌,开创了一代文风,赢得了人们的崇敬,成为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阶段的进步思想家和文学家。陆献在《简学斋诗存》题跋里叙述与龚自珍同时代的陈沆,得到龚氏文集后,把它称为  相似文献   

12.
龚自珍论学风陈鹏鸣龚自珍(1792—1841)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危机深重,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作为地主阶级改革派,龚自珍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危机,为了维持地主阶级的统治,他猛烈地针砭时弊,大声疾呼变法改革,力图转移当时脱离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关于龚自珍诗的外部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关于龚诗与作者生平、经历、思想、主张、交游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进展。相形之下,而对于龚诗自身文本的关注略显不足。本文试图从一个细小的角度对龚诗的文本作一些考察。其目的在于为龚诗整体艺术风格的把握作准备。因为,纯粹的文本研究终究不能以其自身为归宿。  相似文献   

14.
论龚自珍诗歌的兴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自珍的诗歌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①的作品是与其兴象的营造密切相关的。从诗为有象之言的角度予以关照,则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陈述他“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的感触,很能形象地说明龚诗兴象所具有的震撼力。龚诗兴象的特征首先表现在它于广采博纳之中展示出一种奇伟狂恣、恢宏陆离的风范。从日月星辰到龙麟鸾鹤,从菰芦藤茅到琴瑟笛箭,从九天九渊的种种幻象到古今异域的芸芸物象,一经与诗人感兴应合而融注入诗便肆意恣纵而益见奇伟恢宏:“五狱走骄鬼,万马朝龙王。”②“狼藉丹黄窃自哀,高吟肺腑走风雷。不容明月沉天去,却…  相似文献   

15.
<正>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思想家.鸦片战争前后,他对于日益迫近的民族危机,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并为此而著书立说,奔走呼号.他洞察和揭露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阴谋,提出了一系列筹海防边、反抗外来侵略的改革主张,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拟对其反侵略爱国思想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以戴震为代表的乾嘉考据学实际上开启了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而与乾嘉学术有着内在联系的龚自珍则是促使这一"语言学转向"发生新的历史转折的关键人物.龚自珍将历史演进观念引入"语言哲学"的思考之中,对乾嘉以来的透过本字、本义研究而把握上古历史真相的历史还原主义思想提出了质疑;以"众人创造文字、语言"的新思想颠覆了传统的圣人创造历史的观念.在名实关系问题上,他坚持循名以责实的观点,就语言与思想类型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龚自珍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近代社会开端的一位先进思想家。他的社会批判和社会改良思想,对晚清思想之解放,发生过重大影响。因此,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对他备为推崇,尊之为思想先驱。  相似文献   

18.
杨柏岭 《学术界》2006,(3):130-136
龚自珍有较为明显的两性文化观念,男性世界已经工具化,失去了生气,于是他的批判对象主要是男性世界,而乐于通过描绘女性世界承载他的人性启蒙信息,由母性教育强化童心体验、由美女形象谱写爱恋体验、由女性气质张扬自由价值,直至借助女性安顿失落情绪。  相似文献   

19.
掌故之学,乃史学之旁支,不仅有资于文献,而且可以经世致用。清朝以少数民族人主中原,对汉族文人学士广为猜忌,百端钳制,文字之狱接武于朝。士子们大多噤若寒蝉,不敢褒贬时政,妄议朝政,惟有终生埋首经籍,冥心追古。因此,“不独讥刺朝廷之语绝无所闻,即掇拾掌故、导扬盛美之书,如《熙朝新语》、《石渠广记》之类,亦不多见”①。嘉道以降,伴随着经世思潮的勃兴,士子们竞相诵史鉴,考掌故,慷慨论天下事,掌故之学蔚为风气。而首开风气者,即为龚自珍②。但后世研究龚自珍学术的学者大多忽略了龚自珍对掌故学的贡献及掌故学在龚…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要揭示的是一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后的风云人物——龚自珍的史学理论,其中有思想火花,亦有陈旧观点,对我们今天自然会有一定的鉴戒意义的。 一、“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明清时期,空谈义理性命,耻言经济事功的理学一直占据着人们的思想,传统的历史学开始出现危机。黄宗羲曾深有感慨地指出:“自科举之学盛,而史学遂废。昔蔡京、蔡卞当国,欲绝灭史学,即《资治通鉴》板亦议毁之,然而不能。今未尝有史学之禁,而读史者顾无其人,由是而叹人才之日下也。”明清之际一度出现的由黄宗羲、顾炎武等倡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