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已全方位展开的今天,人才评价模式的改革严重滞后并制约着高校的教学改革。传统的人才评价模式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定量轻定性、重主体轻客体等弊端,因此,必须通过转变教师的授课观、学生的学习观、学校的考核观等方式转变教育观念,提高高等教育人才评价模式的有效性。同时,还可以通过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化、评价标准分层化等措施,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保障人才评价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生观要求教学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要求课程教学改革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大力推进主体性教学;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创设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相应,教学评价应当以评价学生主体发展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活动的最关键环节是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只有通过质量评价才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持续保证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这种评价不同于诸如高考之类的选拔性评价。因此,根据"教育服务观"和现代学校教师职业的本质特点,我国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必须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是在评价对象上的转变,即以学生为主要评价对象转变为以教师为主要评价对象;二是在评价方式上的转变,即侧重评价"结果"转变为侧重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学业评价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探讨现行中小学学业评价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认为现行中小学学业评价制度的改革,由于对传统教育的定性不明,无法摆脱传统精英教育下评价制度和评价方式的框架。要建立素质教育下的评价制度,必须转变评价观念(包括教育质量观,评价奖励观、公平观、科学观),建立学业的分层评价制度,以激励各层次的学生努力学习,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宏伟目标的实现。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我国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并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然而,由于教育内外部多方面的原因,高等教育评价不同程度存在唯论文、唯项目、唯奖项、唯职称、唯帽子的"五唯"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举措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积极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势在必行。为此,从教育的政治性、育人性和社会性出发,围绕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构建了由政治标准、业务标准和效益标准三个维度有机结合的"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政治标准维度是"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关键,决定着育人方向,主要包括学校办学方向、课程思政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四个要素。业务标准维度是"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反映了高等学校职能履行情况,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三个要素。效益标准维度是"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根本,体现了高校社会服务成效,主要包括学术影响力、经济影响力以及社会影响力三个要素。"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是由诸多相关要素构成的理念集成,各要素间彼此促进,协同互动,形成了一个要素众多、层次复杂、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呈现出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特征。"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引领高等学校回归本质;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高等学校办学方向;有助于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两分离”考试模式改革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模式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借鉴吸收原有的考试模式改革经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依照"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管"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从实现推进考试内容方法改革、实现高校培养目标入手,成功设计并实施了"两分离"考试评价模式改革项目.  相似文献   

7.
专业是高校实现其职能的基本单位。专业评价对专业的定位、建设与发展,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江汉大学"星级工程"专业评价的内涵和定位的分析,探讨地方院校开展本科专业评价、构建本科专业评价模式以及指标体系的重构等问题。为此,提出专业评价的重心是学校自我评价,专业评价的有效途径是建立第三方评价,为地方院校开展专业评价提供案例分析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评价体系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指挥棒".目前,民办高校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基本沿用公办学校,趋同性强,差异性不够.以教育评价中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初步分析其改革的必要性基础上,分别从评价观、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结果等方面,对此类学校的评价体系的构建作理论上的探讨与争鸣.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大背景下,高等教育要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引导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教育评价改革之路.高校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石,高校二级学院是贯彻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推进高校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主体.以高校二级学院聘期任务体系为依托,坚持立德树人的正确评价方向,深化落实评价新理念,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探究聘期任务体系对建设教育评价的价值、结构、功能体系的促进作用,分析聘期任务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难点.初步构建了聘期任务体系框架,丰富聘期任务内涵,提出"平衡好五种关系"等思考,为进一步推进高校教育评价改革及聘期任务体系构建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就英语口语课程的评价观和评价系统作了一些探索.文章提出了口语课程特点决定相应的评价观,实现评价观由"以教论教"向"以学论教"的转变;强调了过程评价系统对课程目标的实时定向干预,结果评价系统对课程执行效果的反馈控制.文章认为,客观有效的评价奠基于系统化的要素评价和整合良好的功能评价.  相似文献   

11.
推进素质教育, 必须在教育结构方面迈出大的步伐。教育结构与素质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调整教育结构正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切入点。调整教育结构,必须突出重点, 着力解决影响教育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深化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 转变观念,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2.
绩效技术与基础教育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社会赋予基础教育更多的任务和要求。作为反映教育价值、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教育评价,必须更新视角、拓展内涵,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随着人们对基础教育要求的提高,对基础教育实施评价的标准也应适时调整。把绩效技术和后现代主义的思维引入到基础教育评价中,鼓励评价对象根据现实情况超越既定目标,倡导反思、批判,倡导多视角、多元化,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3.
教育有自己的目的与使命,教育正义问题是关于教育领域的正义问题。教育正义虽然与社会正义密不可分,但是具有不同于社会正义的特殊性。基于社会立场研究教育正义问题,必然遮蔽教育正义的本质问题。只有基于教育的立场考察教育领域的正义问题,才有可能揭示教育正义的本质。教育立场是指从教育的本意目的出发而不是从某种教育观念或理论出发研究教育问题。教育的本意目的意味着教育之为教育的本质。对教育本意目的的认识与理解必须从存在本身去看它的目的。教育培养人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获得具有生存优势的品质与能力,或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品质和能力。基于教育立场研究教育正义问题,就必须深入教育的场域,结合时代的发展特点,考察教育的正义性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从教育分配关系、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目的、教育正义与社会正义的关系等领域考察与研究教育正义问题,由此构成了教育正义研究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及教育观念的更新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即将来临。与精英教育相比 ,大众化高等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条件等方面都会有很大差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质量观 ,通过加强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教育内容改革以及完善学分制等多种途径 ,确保大众化高等教育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本质的理性化的洞见、理想和信念,国家教育发展的国策性理念是国家基本政策制定实施层面的教育理念。教育优先发展国策性理念包含教育大政方针制定、规划制定、公共财政投入、人才储备四个优先性的确立。教育人本国策性理念视人为教育的中心,关注教育满足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的统一、促进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发展。教育公平国策性理念注重受教育者平等教育权的维护、得到公正对待及学教育质量的平等。教育优质国策性理念关注全面质量和高质量的双重提升。素质教育国策性理念关注全体受教育者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发展。终身教育国策性理念关注建构基于现有教育体系又超越现有教育体系的大体系。各个国家教育发展的国策性理念具有不同的教育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6.
成人师范院校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从更新思想观念入手 ,树立起服务于基础教育、学员是教学活动主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强化学员实践能力、学术性和师范性相统一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7.
教育改革要取得成功 ,必须以正确的认识为先导。当前 ,在全球化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影响下 ,教育领域内所形成的一些倡导东西方教育相融合 ,倡导教育“个人本位化”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值此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针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中的若干认识问题 ,即教育改革的性质和方向 ,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以及教育改革中的两种不同个性观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一项重大的时代命题,是我国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高校师生创新意识比较淡薄,学科专业结构适应性较差,阻碍了高校创新教育的进程.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校要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度,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以提高教育质量意识和加强素质教育为重点,即着重围绕质量观和人才观问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大学教师自身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 ,大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学生观 ,切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加强有关教育理论的学习 ,以开阔视野迎接素质教育的挑战。另外 ,还应从明确学生培养目标、重视人才质量、增强内在责任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提高超越世俗的判断能力等方面加强自身修养 ,做一名真正懂教育、高水平的教师。  相似文献   

20.
创新,创新教育及教育创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泉,是社会发展之动力,是民族进步之灵魂.创新成果来源于人的创新活动,需要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它是一种创新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势必要求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变革,这些变革也就是教育的创新.创新不是对以往的全盘否定,而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