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其在桐城的祖居与吴姓人家为邻。对方欲越界盖房,家人遂驰书京华禀告,张英写了一首诗作复:“一纸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诗,让地三尺;吴姓人家深感其义,也退让三尺,这样就诞生了“六尺巷”。(二)小学课本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小花羊和小白羊从桥的两头同时走上了独木桥,走到桥中间碰头了,两只羊都争着要先过独木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打起架来,结果同时掉进了河里。请以“争与让”为话题…  相似文献   

2.
家乡的桥     
离奶奶家不远的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上,架着一座桥。这座桥伴我度过了童年,走向少年,为我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欢歌笑语。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这还是一座独木桥。我总爱在独木桥上跑过来跑过去,把独木桥当作秋千荡。小桥便“吱呀吱呀”地响个不停,像立刻就会散架。这声音对我来说简直是一首优美的乐曲。可是奶奶总是放心不下,在岸边唠叨个不停:哎哟,妍妍你快下来呀,小心点!摔下来你的小命可保不住了!”我却把奶奶的话当成耳边风,并不回答,仍自顾自地玩。“哈哈哈——”我那爽朗的笑声在桥上久久回荡。渐渐地我长大了,那座独木桥也变成了小石桥…  相似文献   

3.
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老家在安徽桐城县。有一年,他的家人因修筑围墙之事而与邻居互相争夺地界,矛盾十分激烈,闹得不可开交。当地官员感到很棘手,觉得很难调停处理。其家人便从桐城写信寄到北京,请求张英出面处理,希望凭借他的高官地位和权势把邻居压下去。张英接信以后,非但不采纳家人的意见,反而主张退让,宁肯自家吃些亏,也要和邻居搞好关系。他提笔赋诗,以诗代信,劝导家人。他在诗中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诗的意思是说:家人从千里之外的安徽桐城寄来书信,不过是为了修围  相似文献   

4.
过独木桥     
早晨,猴爸爸带着小猴要到小河的另外一边摘桃子。正要走上独木桥,小猴看见小兔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要去上学堂,小猴想了想就对猴爸爸说:“爸爸,我们让小兔先过桥吧。要不然,小兔上学该迟到了。”猴爸爸对小猴说:“你真是个好孩子!”等小兔过了桥以后,小猴又对猴爸爸说:“爸爸,我  相似文献   

5.
2000年,我这个昔日的汽车配件厂厂长从密云县搬迁到顺义县,由于不甘心搬到顺义后当一个农民工的艰苦生活,便托人到北京的出租汽车公司租赁了一辆夏利牌二手小轿车.当汽车开回家后,一家人都拿它当宝贝一样对待:孩子显然是不让碰的,老婆把它擦得锃光瓦亮.公司头三天不收份儿钱,一是让你熟悉一下汽车的性能,二来可以带上家人去县城兜风.就这样,过了三天愉快的日子.  相似文献   

6.
付欣 《新天地》2011,(7):75-76
没有材料的作文最难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县官,他要一个很有学问的秀才在三天之内完成一篇“命题作文”。秀才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安觉。他的老婆见了,不以为然地说:“你做这个文章,难道比我生孩子还难?”秀才谓然长叹:“你生孩子虽难,但毕竟你肚子里还有孩子,我做的这个文章,肚子里啥也没有。”  相似文献   

7.
说起军训,你可能认为只有一个“累”字,其实不然。训练场之外,还有一个“争”字。训练场之外还争什么?那我就把我的军训故事给你说说。  相似文献   

8.
校园小编语     
uk编辑姐姐:您好!我是一名初中学生,我阅读了《阅读与作文》第9期,我之所以写此信给您,是因为看了“探究阅读”中的《你是否将感恩遗失在风里》。为什么丛飞叔叔会是这样的结局?我希望您能找到作者,让她告诉那位忘恩负义的小A,告诉他:“任何人做事情都是有所图的,有的图名、有的图利,至于他图什么,他图幸福!”让有困难的人得到帮助,让他们渡过灾难,让他们体会到什么是幸福!请帮我问一下他(小A):“你的心是什么颜色的?你的心被你遗漏在哪里?”我想对他们说一句:“请记住帮助过你的人,因为不是他们的付出,你将是另一种结局。”祝:杂志社越办…  相似文献   

9.
小朋友,你正在猜谜语时,别人马上把答案报出来,你会觉得没有意思,因为别人不让你思考。同样,写作文,如果太直白地写,不让读者思考,读者同样觉得没有意思。替代,就是一种让我们的作文有意思、有文采的方法。这种方法不直说本来事物,而用相关事物来代替。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从而让读者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失恋的人在公园哭泣。这时,一位哲学家走来轻声地问她说:“你怎么啦?为何哭得如此伤心?”失恋的人回答说:”呜……我好难过,为何他要离我而去?”不料这位哲学家却哈哈大笑,并说:“你真笨。”失恋的人便很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我失恋了,已经很难过,你不安慰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考场作文为了摆脱学生“带着镣铐跳舞”的作文局面,还学生以自由创作的空间,在作文命题上大多采用了“文体自选”“、不限文体”“、文体自定”等原则,给考场作文带来了一场较大的革命,许多富有个性的考场作文从考场中纷纷传出,让人大为称奇“。故事新编”就是这样产生的一种应试作文形式。故事新编,顾名思义,就是以历史和神话传说等为题材点染成篇的小说。近几年,随着话题作文命题形式的出现以及写作环境的愈加宽松,中考作文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故事新编类作文,其中不乏精品佳作。这一现象诱发了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用故事新编这一构思…  相似文献   

12.
老妻美容     
那天,老妻早晨跳舞回来,向我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要去做整形美容!”我摸了摸她的额头说“:您老人家没发烧吧?”她一把推开我说“:人家跟你商量正经事儿,你耍什么贫嘴!”我说“:你开什么玩笑!整形美容那是孩子们的时尚,你都快70岁了,也赶这个时髦,不是头脑发热是什么!”她  相似文献   

13.
一只知更鸟问一只野鸽:“你知道一片雪花的重量吗?”野鸽回答:“微不足道”。“那么让我给你讲个故事吧。”知更鸟说道,“有一天,我飞落在一颗冷杉的树枝上,这时候下雪了,小瓣小瓣  相似文献   

14.
有关部门     
今天,三豁爹又来了。看门的不让他进,办公室留了话:豁嘴老头再来,把他拦在门外。三豁爹急得跳起来骂:“咋不让进?你们江山坐的是谁的?爷八年打日本,三年打老蒋,炮弹把嘴炸成这样,今天来找有关部门解决有关问题……你为啥不让进?”看门的一看这架势,躲进警卫室去,不敢出来,打电话请示办公室主任,主任说那就让他进来。看门的放下电话,伸出头大声说:“进去吧,别嚷嚷。”“进去吧,说得轻巧。这楼上楼下十几层,进去往哪找?你告诉我,有关部门在几楼?”三豁爹举着手里的纸,又嚷。看门的只好走出来,拿过他手里的伤残报告,上面有原市长钱友祥的亲笔批…  相似文献   

15.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上帝向两位天使提问:“我从来都不知道人间的生活怎么样,你们给我讲讲你们在人间的故事吧!”其中一位天使疲倦地说:“不,我敬爱的上帝先生,人间实在是糟糕透了,所有发生的事情我都记不起来了,真是前所未有的累!我发誓,在人间的Et子是我最不想回去的日子!”上帝听了皱了皱眉头,又去问另一位天使。“亲爱的上帝先生,人间很美好!”另一位天使这样说。  相似文献   

16.
当缨装嵘署 一①几百年前,山找某城里住着工、张两大家。两家中间只隔着一道界墙。到暮里纂L蒸一⑥王家是县里的酋富,张家老爷在京城当大寓。县1酋哪头也得罪不起,倭久拖不判。 ⑦张家急了,给京城写信。回信是:“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陡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 ⑧张家只好按老爷的意思,向后退了三尺,修起{蜇嫱。 ⑨王家先是一惊,后来也觉得很惭愧,便同样后退三尺修了一道墙。一羞菡蕊≤K_=\\/』萘 ~。~■:■、。:翥渊鬟~_ V“:_,,◆/,,嘲,/~蕊乡搴攀溺锃j剑,臻n六尺巷的故事@叶文 @吴新明…  相似文献   

17.
谁傻     
“闺女,快起床了,你不是跟人家约好去公园了吗?”妈妈一声呼唤,一个香甜的梦拜拜了。猛然间想起,我和同学三水约好,每逢星期六和星期日的早上5点在公园门口聚齐,打羽毛球。我使劲睁开那不愿睁开的双眼,一看闹钟,哎呀我的妈呀,都快5点10分了!无意当中,我又一瞅窗外,太棒了,老天爷是我的亲爷爷,外面下着毛毛雨呢!于是对妈妈说:“我不去了,下雨了。”妈妈说:“你跟人家约好的,怎么可以不守信用呢?”“或  相似文献   

18.
过桥的启示     
9月11日星期日晴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骑自行车到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水生园玩儿。一路上,我们经过了三座又高又陡的大桥。我觉得上桥时非常吃力,双脚不停地用力踩着脚踏板,额头上的汗也冒出来了;而下桥时却非常轻松,只要用手把正自行车的把手,脚放在踏板上,自行车就会自动向下冲,感觉到一阵清风扑面而来,舒服极了。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又经过了这三座桥,妈妈说“:儿子,你觉得上桥很吃力,但下桥很轻松,是吗?”我说“:对呀。”妈妈又说“:你想想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这时,我想起了我在学习上也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比如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把语…  相似文献   

19.
老父九十     
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我的老父亲今年90岁了岁月荏苒。90年的风霜染白了父亲的头发和胡须。他的背佝偻了,腿也弯了,走路不再大步流星。但他一点儿也不服老,偏要做出一些让我们又好气又好笑的事儿来。比如说,他听力差了,却偏爱接电话。一次学校的一位老师打电话找我,父亲抢着接电话问:“你是谁﹖”对方答:“我是中学。”父亲便唤我说:“一个姓宗的人找你”还有一次有人打电话找我,我明明就坐在房间里,父亲却说我不在。我从房里跑到客厅接电话时,他已经把电话挂了。原来他听错了名字,以为别人找我妹妹。这样的事多了,我们就不让他去接电话,他…  相似文献   

20.
只是一抔土     
都是一抔土,争又何必?一场车祸后,有四个人一起去见上帝。听说第一个见到上帝的人,会有好运。于是这几个人一路上你争我抢,总想第一个站到上帝面前。他们争着,吵着,互不相让。忽然,那个腆着肚子的中年汉子一步跨到前面,伸手把三人拦住:“不要争了,只要能让我走在最前面,你们开什么价都行。钱,不是问题,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