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一八六四年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到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的三十余年,是以清朝统治阶级“办洋务”为时代特征的历史时期,即通常所称的洋务运动时期。关于洋务运动和洋务派人物的性质与作用的总的评价,当前学术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争取独立和谋求进步始终是历史的主题,而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则是近代中国争取独立和谋求进步的根本道路”;洋务运动“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表现了中国社会进步不可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后 ,先进中国人在屈辱和蒙难中睁眼看世界 ,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具有一定的近代启蒙意义。但因其是以“制夷”为目的而主张“师夷” ,故带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未能形成社会思潮 ,更未对中国思想界产生振聋发聩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3.
从一八六四年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到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的三十余年,是以清朝统治阶级“办洋务”为时代特征的历史时期,即通常所称的洋务运动时期。关于洋务运动和洋务派人物的性质与作用的总的评价,当前学术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争取独立和谋求进步始终是历史的主题,而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则是近代中国争取  相似文献   

4.
“中体西用”是近代第一个寻求社会发展最积极完整的理论论纲,其鲜明特色在于提出以西学为用的新主张,成为当时进步认识之共识;“民主共和”则以振兴中华相号召,以实现共和体制为理想,是为民主革命的时代标识。这继起的两大社会发展理论,从理论及实践上将中国近代化运动予以启动并引向深入,其中学习西方以御外侮、振兴中华以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号召与努力,则成为整整一个时代的主题。从“中体西用”到“民主共和”,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轨迹,也是历史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夷夏之辨是传统的政治理念。19世纪末顽固派以此作为拒绝向西方学习的挡箭牌 ,对历史发展起着阻碍作用。20世纪初革命派以此为推翻清廷统治的思想武器 ,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夷夏之辨 ,是决定近代中国政治思潮演变的主旋律 ,是全方位理解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学术思想的主心骨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日“开国”的历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国”是地理大发现、西势东侵和工业革命以来东方国家历史上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意指一个国家放弃锁国闭关政策,实现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从历史上看,19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的“开国”,是东方世界中较具典型意义的,其中,东方文明古国中国的“开国”是被动的,在西方列强的攻击下沦为半殖民地,而“远东孤儿”日本面对西方列强的外压,则以灵巧、现实的态度,成功地实现了开国,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可见,近代中日两国不同的历史命运与其“开国”进程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文明意识诞生于“夷夏之辨”中。由于“夷夏之辨”主要依据民族文化差异确立,周边民族入主中原、继续沿袭华夏政体礼制具有合法性,造就了具有历史延续性的华夏文明,同时华夏文明之于周边民族所蕴含的文化优越性在潜移默化中孕育出根深蒂固的华夏中心意识。然而,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坚船利炮的冲击,西方国家主导的以“种族论”为基础的“文明等级论”席卷中国,中国被动接受了“半开化”的身份判定。20世纪前后,西方文明在向中国侵入的过程中日益暴露其“利己”的实质,中国精英分子开始将文明看作多元的历史文化共同体,从文明的相对性的维度对文明内涵展开理性思考,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重新审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确处理中国固有文明与外来先进文明的关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魏源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改革家和爱国主义思想家 ,他的代表作《海国图志》针对时局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自觉地“开眼看世界” ,积极地向西方学习。魏源的“师夷”之说在当时的国内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即使在今天 ,他的思想对我们进行改革开放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越南作为儒家文化圈的国家之一,历史上深受儒家“华夷观”的影响,其在文学和历史书写中往往以己为“华”,以周边为“夷”,包括对西方国家,也一律以“夷”视之,其与文化母国——中国的关系则十分微妙。在特殊情势下,“华夷之辨”又变成“华夷之变”:即在越南国内政局动荡时,尊崇中国为“天朝”,并乞求出兵相助;而当两国关系紧张,尤其是兵戎相见时,则视中国为“贼寇”。政治上的独立和文化上的认同,使中越两国在历史上不时呈现出一种复杂而敏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遭到西方侵略后 ,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冲决了清王朝“夜郎自大”的思想藩篱 ,纠正了国人固步自封的心理病态 ,吹响了向近代化进军的号角。尔后 ,无数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国家寻求救国、治国之道  相似文献   

11.
魏源与近代中国民族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源在鸦片战争后最早踏上探索中国民族振兴之路的心路历程。他深刻地总结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正确面对现实,反对因循苟且,首倡“自强”、“富国强兵”口号和“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要求当政者“厉精淬志”,改革内政,奋发图强。魏源的通过改良政治、“师夷长技”以求“自强”的思想初步揭示了近代中国民族振兴的历史课题,代表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爱国主义潮流的新方向,他无愧为近代中国民族觉醒的“前驱先路”!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是中国人历史观念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重要过渡时期。传统华夏文明正统史观随着“天下”空间架构的裂变与文明谱系的夷夏错位而走向消亡,人们以新的世界眼光探索中西文明由对立而走向“大同”的历史趋势,并在历史的变易观念中注入竞争进化意识。  相似文献   

13.
刘泽华先生提出中国传统政治思维是一种两个命题互相对应的“阴阳组合结构”。历史上的夷夏观恰合这种结构,即有“严夷夏之大防”封闭和偏狭的一面,又有“入夏则为夏”开放的一面。传统中国政治“夷夏之辨”是以封闭固拒和灵活务实的两面性而展开的。近代以降改革者发挥其中开放灵活的一面,提出了反映时代要求的理念,但顽固派亦能据传统思维阴阳二元组合结构特点提出攻击改革的理由,导致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缓慢而不彻底。  相似文献   

14.
面对近代四方陵夷的困境,《湘报》在继承传统“自强”、“和戎”等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近代西方外交观念,提出了“守约和夷的平等外交观”、“联夷抗夷的平衡外交观”和“自强制夷的实力外交观”等外交思想,利用《湘报》这个传播平台,将之传播于晚清朝野。这些具有近代意识的外交观念,对于开启民智及其日后中国现代外交意识的最后形成起到了启蒙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考察“夷”人精英岭光电在民国时期为追求本族政治承认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探讨在民族识别工作大规模,开展前的民国时期,川康“夷”人为本族在近代民族国家话语体系中寻求身份所做出的努力,并借此回应西方学界对新中国民族政策的批判,指出中国当下多民族共存的格局并非源自国家权力主导下的强制建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延续性基础下政府组织与少数民族同胞自觉参与双重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一页,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划时代的新思想,从而使清朝闭关政策在政治上宣告破产的同时,在思想上也开始崩溃。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刺激下兴起的洋务运动,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在中国近代的第一次大胆的社会实践。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和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洋务派,在阶级本质与思想主张方面,都是互相沟通的。他们在外敌侵略面前曾为挽救清朝而作出努力,并且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进步作出过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严复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留学英国,使其亲身体验了西方政治、社会环境,较早接触到了西方最新的社会科学成果,并译介了一批近代西方名著。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一书,将西方进化论历史哲学引介到中国,改变了中国人的历史观念,对中国史学从传统向近代转变起到了理论先导的作用。20世纪初",新史学"产生,新史学著作纷纷以进化论历史哲学为指导,这与新史学家接受进化论历史观并与严复的交往有着密切的关系。严复是中国史学由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理论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以后,“洋货”如潮水般地涌入中国。“洋货”快速地摧毁着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民众自发地产生了关于“洋货”的妖魔化想象,幻想以这种方式抵制“洋货”的入侵。但让人感到无奈的事实是,“洋货”是西方物质文明的具体体现,中国人通过消费“洋货”,亲身体会到了西方物质文明的优势,并开始全面地接受洋货。近代洋货消费观念的变迁说明,中国人正是通过亲身经历体会到了西方物质文明方面的优势,然后才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现代化诉求,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让中华民族摆脱耻辱,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1840年鸦片战争后,国人被迫开始主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西学从往日个别零碎和缓慢的传入方式转变为广泛、迅速的具有侵略性质的文化殖民主义的侵入。西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次第经历了一个由表层器物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深层精神意识文化的变迁过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社会变革运动成为西学传播过程中的始点与拐点。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随着紧闭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撞开,昏睡千年的老大帝国被迫睁开眼,面对着一个茫无所知的外部世界。中国的有识之土,为了自强图存,很快认识到必须向先进的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于是,以“自强新政”为名的洋务运动应运而生。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向西方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学习先进的军事。工业、科技、文化。中国的留学事业由此开端。它差不多是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中宣告失败后唯一存留。延续下来的事业。留学运动对近现代中国的教育、科技、政治、文化都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容闳与留学创议谈及留学运动,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