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手握铅笔头,蓬乱的头发下面,是一双充满求知渴望的大眼睛——这是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影像瞬间。多年来,这张名为《我要上学》的照片感动了无数人,却鲜有人知道这个“大眼睛小女孩”的故事。她叫苏明娟,因为这张照片,因为希望工程,她实现了“我要上学”的梦想,也由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硬度     
认识张海迪是在她新的译著《莫多克》的首发式上。此前,我只是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过她,从报刊上经常得知她的一些消息。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就知道,她刚读了小学一年级就下肢瘫痪,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但她却靠坚强的毅力自学成才,并且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年来,我又从媒体报道中知道她顽强地同病魔作斗争,出了散文  相似文献   

3.
苦难的童年,读书是她的奢望1937年,7岁的孔英和大人们一起挣扎在饥饿与贫困之中。她每天拾柴、捡粪、打猪草,起早贪黑地干着活。这时候,孔英最羡慕的人,莫过于村头小破庙里读书上学的那些孩子。别人能读书,孔英却不能,每当她躲在枣树底下远远地看着那群孩子读书认字时,她的心里就直想哭,她对着高天飘飞的白云说:“啥时我也能成为一名小学生?”奶奶疼爱孔英这个小孙女,可一提到读书时,奶奶就直摇头:“你大伯、二伯的几个男娃将就着能识几个字就不错了,女娃家,读书识字有啥用?”能给孔英以希望的,只有那位身材瘦高的老师了…  相似文献   

4.
凌霄 《现代妇女》2005,(12):40-42
5岁时的一场车祸引发的火灾,使她失去了右腿和双手的10个指头。她是被载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身体缝合针数最多的人”,凭着顽强的意志,一级肢残的她与同龄人一样坚持读书……她要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世上没有让人瞧不起的“脸”!  相似文献   

5.
《保姆日记》里有个情节,面试官问女主人公Anny:“请用一句话描述,你是什么样的人?”这个简单的问题反而令Anny张口结舌,吐不出半个词.三十秒后,她边道歉边逃离了办公室,面试官毫不犹豫将简历丢进了废纸篓. 商科老师给我们上课,也曾问过我们同样的问题.我搜肠刮肚,给出了个稚嫩的答案:我是个爱学习的人.同寝室的郑清说:我是个知行合一的人.  相似文献   

6.
三个月过去了,我才知道巩小青的死讯,我想起了那个正上高三的19岁的女学生,小小的个子,大大的眼睛。那年,她被人贩子拐到山东后,有一个当地的小伙子带他逃出虎口,并资助她返回了家乡。四年过去了,好好的一个小青怎么会死了呢?…… ……一 1995年冬天,巩小青在河南南阳桐镇中学上学。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巩小青去一位同学家玩。下午3点钟,她来到火车站准备坐公共汽车回学校。一个中年妇女上前与她说话,问:“小姑娘去哪里呀?”巩小青见是位农村妇女,就没了防范的心理,说道:“我回茶庵乡!”她说:“正好,我弟弟的出…  相似文献   

7.
通宵茶座     
以前听北京人骂人,用得比较多的一个词就是“没文化”,尤其是北京居委会的老大妈骂起来,那才叫个回肠荡气。那时候我刚来北京,觉得北京人真是了不起,连骂人都与众不同。因为“没文化”是不好的,所以我发誓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人。整整六年过去了,我却依然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东西。我曾经给文化调戏了一把大概是一年半前我写文章评论卫慧的小说,那时候她的《上海宝贝》还没出版,也就是说她还没有从一个女作家变成一个色  相似文献   

8.
阿庚 《老人世界》2013,(10):32-33
看到《老人世界》“我的读书故事”征文,心头为之一振,不由忆起我的读书生活中一些小故事,它们走马灯似的立刻在脑海中活跃起来……马桶上的读书孩1930年,我生于天津。上学以后没别的嗜好,却喜欢读武侠小说。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偶然发现同学王云鹏的书包里有本武侠小说《火烧红莲寺》,我好说歹说把它借来,  相似文献   

9.
家有聪明妻     
家有聪明妻文\陈建华,肖顺华见过妻的人都说她比我聪明。妻却坚持认为,我比她聪明,其理由主要是我曾经用尽花言巧语把她骗进家门做了妻。天底下谁都知道骗人者最聪明而被骗者则最愚蠢。“既然知道被人骗,为什么不去报警?”“因为我心甘情愿被你骗的!”“睁一只眼闭...  相似文献   

10.
说谎     
沈琦华 《中外书摘》2011,(12):57-57
说英国人最爱在读书问题上撒谎。有三分之一的英国成年人撒谎的内容是声称自己曾经读过某些书.据说英国的年轻一代更是如此,超过半数的19岁至21岁的人撒谎说自己在读名著。我回家上网搜了一下这则调查,文末还附了最经常被人们撒谎说读过的十部作品:《魔戒》、《战争与和平》、《呼啸山庄》、《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1984》、《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远大前程》、《简·爱》、《达·芬奇密码》、《安妮日记》。  相似文献   

11.
问:我想捐助一名失学儿童上学,但又担心他的父母收到捐赠款后仍然不送他读书。请问:我可以要求受赠人按我的要求使用捐赠款吗?杨大志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捐赠法》规定:国家鼓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益事业进行捐赠。《捐赠法》所称的公益事业是指“非营利性的事业”,包  相似文献   

12.
我的长子王铁军,因公殉职后,《人民公安报》《黑龙江日报》《生活报》等报刊以及省市电视台,不断地播放他的事迹,后来他被授予“国家二级英模”光荣称号,我深感骄傲与自豪。长子殉职那年,我80岁,老伴78岁。老伴当时患了乳腺癌,手术不到一个月,当她知道爱子殉职后,两眼都哭得看不见人了。  相似文献   

13.
碟衣飘飘     
彭佳慧,<“Julia”1996——2002精选>,BMG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版权 好歌者 记得刚出道的她被称为台湾的“惠特妮·休斯顿”,转眼几年过去,老惠已经被毒品折腾得手忙脚乱了,很久没有顾及音乐了。而她一直走着,塌实内敛,总带给人惊喜和感动,她早已不需要打着某某的旗号了,她就是她自己。《喜欢两个人》、《走在红毯那一天》、《死心眼》、《听到一声再会》……跌宕起伏收放自如,低吟浅口昌丝丝入扣——高亢地歌唱,低调地做人,这是真正的好歌者。  相似文献   

14.
罗兆栋 《老年人》2003,(5):28-28
我妻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岳父就把她托付给了我的父亲。岳父是提着脑袋干革命的地下党员,与我父亲是至交。岳父对我父亲说:“我如不幸,伊伊(妻子乳名)就跟你做女儿。”后来,岳父被反动派杀害了,岳母改嫁,伊伊就被接到了我家。我长伊伊一岁,我们兄妹相称,一道上学读书,真的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1953年,我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伊伊看到家里困难,主动辍学,当了小学教师,挣一份微薄的工资贴补家用。大学毕业后,我回到老家,在一所县属中学当老师。那时,我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正忙于筹办婚事。孰料,整风运动开始了,伊伊被抽调到县整风领…  相似文献   

15.
就哭一分钟     
雨凝 《女性天地》2013,(6):52-52
早晨起床时,她蹙着眉头,若有所思地说:“老公,我想跟你商量件事,我有一个月的假期,想趁此机会出去周游世界,你不会不同意吧,〉”他想都没想就说:“我当然不同意,你一个人出去跑,我不放心再说,我老婆这么漂亮,被人拐跑了怎么办?”她说:“我答应你,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给寄明信片,让你明确地知道我的行踪,让你随时知道我在哪里,好不好?”她摇着他的胳膊说:“让我出去散散心,寄情山水,才能写出更好的文字、才能拍出更美的照片,一个月很快就会过去,而且这也是一个考验我们的机会,看看我们对彼此的感情有没有想象的那么坚固。”  相似文献   

16.
佳音不断     
《现代交际》2006,(2):55-55
名称:《你会恨我吗》歌手:东来东往公司:原音像公司语言:国语专辑简介:“错过一个人最可怕的方式就是,站在她的身旁,我却清楚地知道自己永远都不会拥有她……”歌坛新人东来东往在歌迷整整等待10个月后,终于带着自己的最新作品《你会恨我吗》回到他广大歌迷的身边。单曲力邀华语地区创作“鬼手”海雷加盟制造伤感风暴,席卷歌迷的汨腺和心弦。  相似文献   

17.
爱情红蓝铅     
爱情的到来往往是在一瞬间。 本来,我不相信这句话,后来信了。 娟儿在我们这所师范学院的外语系读书。那天,不知道为什么她到我们美术系来听课了。身边的朋友捅一捅我的腰:“娟儿,外语系的系花,校花中的银花。”我漫不经心地抬头,娟儿一下子就闯进了我的心里。 娟儿穿着一件白连衣裙,个子不高,一双大眼睛迷迷蒙蒙的。 后来我对娟儿说,你迷蒙的目光让我迷失了方向。 我套用的是张学友《情网》中的一句歌词,没想到娟儿就被我感动得哭了。 娟儿的家在吉林延边一个叫做汪清的小县城。娟儿说那里四面环山。秋天来临,山上的树木叶子枯…  相似文献   

18.
凡菲是一位清纯漂亮的才女歌手,她的《不要放弃》、《鸡蛋碰石头》等单曲一直被人传唱,同时她还为《开张大喜》等电视剧演唱过主题曲;伊扬是《亲爱的你会想我吗》、《纸飞机》、《眼睛渴望眼睛的重逢》等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的演唱者。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俩是当今歌坛一对相亲相爱的金童玉女。  相似文献   

19.
1她是在5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回沈阳的。在此之前,她一直生活在一座叫做盘锦的小城。父亲不是一个善言的人,何况在野外风餐露宿地钻井采油,不过几个熟识的同事,人便愈发地沉默。所以,父亲仅仅对她说了一句话,“你回沈阳上学吧!”他们就回来了。初到沈阳的祖母家。她穿着傻气的红花棉袄、脸蛋儿带着农村孩子被风吹出来却一年四季都下不去的红,局促地站在祖母家里。父亲挥挥手,说,“去楼下找小朋友玩吧!”  相似文献   

20.
聪颖的小女孩 1898年的一天,在埃及的脱马亚村,穷苦、虔诚的穆斯林易卜拉欣家里,一个新的生命呱呱坠地。当易卜拉欣知道新生儿是个女婴时,立即以先知穆罕默德女儿的美名——乌姆·库勒苏姆命名了她。易卜拉欣干农活,颂《古兰经》;妻子挤牛奶,牧羊群。两人勤劳节俭地维持着一家人的温饱。小女孩刚满五岁时,父亲就把她和哥哥哈立德一起送到私塾里去上学。不久由于家庭经济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