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7 世纪,以牛顿力学为标志的近代科学革命产生以后,随着科学力量的日益强大,各种伪科学也接踵而生,现在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活动的社会事业,而伪科学则是表面上打着科学旗号,实质上却违背科学本质的虚伪骗人学说。目前,伪科学往往用现代科学的名词术语来包装自己,直接与新兴的高科技对话,并利用专家、教授为其大造舆论,日益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的伪科学产业。科学是求实的真理,而伪科学的反科学特征则十分明显,它违背了起码的科学常识和基本的科学规律,其成果经不起严格的科学检验,伪科学现象不能实现可重复性和再现性原则,它的要害就是否定科学进步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2.
科学、伪科学、反科学是当代应用范围很广的词,弄清它们的含义及其相互区别对科学研究及发展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三者的简单梳理,揭示它们的内涵和区别。  相似文献   

3.
虽然对于伪科学的批判很多,但都侧重伪科学与科学之间的区别,认为提高人们的科学水平是消灭伪科学的根本途径。但这种批判忽视了伪科学的科学根源。伪科学利用了科学的信仰性、控制性和预见性等三个因素,而且对于科学的迷信,助长了伪科学的泛滥流行。因此,为了彻底消灭伪科学,我们就必须要加强对科学的反思,破除人们对于科学的迷信。  相似文献   

4.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中形成的知识体系 ,能够指导人类改造客观世界。伪科学是打着科学的旗号的非科学。迷信是一种非理性、无根据的信仰或崇拜。科学、伪科学和迷信是三种不同的社会现象。研究科学、伪科学、迷信 ,区别科学、伪科学、迷信 ,并且分别进行研究 ,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对策 ,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现实中 ,只有准确把握科学、伪科学与迷信的关系 ,才能更好的把握政策界限 ,更好地弘扬科学 ,更彻底地揭露伪科学 ,更坚决地打击迷信活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界定科学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科学精神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指出了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精 神文明过程中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与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伪科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打着发展科学、提出新的科学假说的旗号欺骗群众.科学假说所具有的假设性的特点,也给伪科学留下可乘之机.本文从科学假说和伪科学与科学事实、科学理论、科学检验三方面的关系,分析了二者的本质区别.从三个方面的分析中还可以看出,我们与伪科学的斗争将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7.
略论伪科学     
论述了科学、伪科学的含义及其识别伪科学的意义和伪科学研究的范围及其方法特点。指出了伪科学几个方面的主要特征:伪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都不具有客观性;伪科学的方法论核心是信仰;伪科学的本质特征是不可检验性和以假冒真的欺骗性;伪科学不具备可重复性;伪科学往往在逻辑上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8.
伪科学辨析     
通过对哲学史上有关科学划界问题的考察,探讨了科学与伪科学的根本区别,揭示了伪科学的内在本质,说明了伪科学是与前科学及封建迷信有所不同的反科学,以期对伪科学的辨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伪科学已构成一种社会公害,转移着人们对科学的信仰和忠诚,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和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伪科学在认识论上的本质特征就是宣扬各种神秘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否定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发展规律.揭露和挫败伪科学的关键,是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科学精神启迪人,提高人们的识伪、防伪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伪科学现象再次盛行,重新思考科学哲学中的科学划界问题,对于增强公众辨别科学与伪科学的能力,自觉抵制伪科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伪科学的流行既有科学、伪科学的因素,也受公众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科学划界标准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从绝对标准到相对标准的演进过程,即从逻辑主义的一元标准到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从划界标准的消解到多元标准的重建。运用科学划界标准,有助于把握科学与伪科学特征,辨别科学与伪科学。  相似文献   

11.
针对以往精神文明建设动力讨论中的片面性 ,本文提出应当重视精神需要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关系。在分析精神需要特征的基础上 ,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向度上 ,对精神需要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讨论 ,进而认为当前应当从关注现实人的精神需要出发开掘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动力源泉。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待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现实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12.
从精神文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出发 ,对当代青年的精神现状及其发展的主流进行客观的探索和公允的定位。通过对当代青年精神缺陷的剖析 ,提出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和深度 ,重铸青年一代具有跨世纪特征的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要树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同市场经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新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二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市场经济为精神文明提供坚实地物质基础,向精神文明提出更高要求,而精神文明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保证经济性质和运行方向。  相似文献   

14.
提高劳动者素质与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条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构建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是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中国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 ,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16.
讨论个体人格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提出个体人格作用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 ,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重要方针 ,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本质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同时 ,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8.
人性与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各种科学都与人性有关.从人性的视角来思考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能够从较深的层次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人性的精神属性表明精神文明建设应当成为人的内在要求,应当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应当突出人的精神的能动性;人性的普遍性要求我们遵循精神文明建设开放式发展的规律,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普遍的人性培育;人性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对不同思想觉悟的人提出不同的要求;人性的复杂性要求我们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性、反复性、长期性等特征,贯彻全面性和具体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从中外文化互动的角度,分析了加入WTO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应对措施1)建立高教、廉洁和法治的政治体制;2)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3)重视教育应对全球化策略;4)提高人们的文化意识;5)占领因特网精神文明阵地;6)建设高素质精神文明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是符合规律的发展。这就必然促使人们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观念、新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氛围、智力支持和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