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潘家永 《人才瞭望》2007,(2):106-107
我大学毕业被一家机电公司录用后,要求签订劳动合同,但该公司却要求我先在一份试用期劳动合同上签字,该合同约定期限为2个月。该公司说,按照《劳动法》规定先对录用人员进行试用,如果期满后双方愿意续约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我担心到时候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时又要约定试用期限。请问,机电公司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2.
《人才瞭望》2009,(5):48-48
一是广泛宣传。加大力度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了9次劳动合同政策咨询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近1.5万份,现场接受咨询200多人次。还派工作人员深入企业讲解劳动合同法律法规,消除劳动关系双方的顾虑。  相似文献   

3.
《人才瞭望》2005,(7):105-105
职工黄某原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并与企业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劳动合同。在合同期内,黄某以收入偏低为由,口头提出解除合同,企业未予答复。过了十天,黄某就被一家合资企业招用,又与该企业订立了劳动合同,黄某走后,原企业生产受到影响,要求黄某回厂上班,同时,与黄某所在的合资企业联系,希望让黄某回厂,但合资企业以已签订劳动合同为由,不予放人。于是原企业向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黄某和合资企业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4.
王维 《人才瞭望》2005,(7):106-106
1995年1月,某食品公司以“田某患传染性疾病,不适宜在食品行业工作”为由,提出与职工田某解除劳动合同。田某对此不服,向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按照劳动合同规定享受医疗期待遇。  相似文献   

5.
《人才瞭望》2005,(3):102-102
请问:方先生是某市交电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2000年7月,方先生与单位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2003年7月5日,方先生接到公司的调动通知。但方先生拒绝到新单位报到。2003年8月,交电公司停发了方先生的工资,10月份停缴了他的社会保险费,理由是:方先生已调出公司。方先生认为,自己与单位签订了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合同终止时间应直至退休。  相似文献   

6.
申诉人陈某,某棉纺公司职工,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到期时间为2003年12月31日。2003年11月20日,被诉人某棉纺公司以劳动合同即将到期为由,通知申诉人陈某到期终止劳动合同。申诉人的劳动合同与其他职工一样,统一由棉纺公司保管。棉纺公司保管劳动合同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职工遗失损坏,和便于到期劳动合同续签。被诉人在保管职工的劳动合同时没有办理保管手续。  相似文献   

7.
韦付军 《人才瞭望》2007,(10):107-107
《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必须依法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向劳动监察机构举报,由劳动监察机构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改正;对劳动者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而未订立劳动合同的,除非职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符合开除、除名、辞退条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专家答疑     
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职工可以申请调换新的工作岗位吗?编辑同志:我和某企业签订了三年劳动合同,在厂从事设备维修工作。工作一年后,该厂认为我在工人技术考核时成绩较差,便以我技术水平低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了与我的劳动合同,我多次找厂长要求再对我进行技术培训或给我调整另一个工作岗位上班,但该企业领导说这是集体的决定,对我要求不予答复和解决,请问,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职工可以申请调换工作岗位吗?读者:小强小强同志:可以明确的回答你,厂里的这种做法是违犯《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侵犯了职工合法权益。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首先必须要…  相似文献   

9.
程成 《人才瞭望》2009,(2):49-50
案例: 钟玫等6名女工是2004年6月进入远程公司的,合同一年一签。转眼到了2008年6月,远程公司考虑钟玫等6名女工懂技术、有能力,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必须继续留用。可由于从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怎样能继续用工又能避免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呢?远程公司领导一番商议后,有了“妙招”:  相似文献   

10.
《人才瞭望》2010,(3):48-48
问:我在公司工作两个半月,未订立劳动合同。公司突然将我辞退,也未提前通知,我可否要求补偿? 答: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及有关规定.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的,劳动者可随时终止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的.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应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  相似文献   

11.
张荣武 《人才瞭望》2005,(7):104-104
张某、李某系某发电机厂劳动合同制工人。2002年8月该厂进行股份制改造成为水电公司,夫妻双双同时与公司签订了5年期劳动合同。张某(男方)在公司技术科任绘图员:李某(女方)在金属加工车间当车工,夫妻两人在公司遵守纪律,工作努力,表现良好。2004年2月初,李某的丈夫张某以技术得不到发挥,工资待遇低为由向公司提出辞职,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公司先是不同意,后以同时解除其妻子李某劳动合同为条件故意拖欠不办。在超过3个月的提前申请期后,张某遂于2004年5月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  相似文献   

12.
张洪涛 《人才瞭望》2011,(10):48-49
案件主要当事人:原告:中航工业西安甲公司被告:于某一、案情介绍于某系中航工业西安甲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的职工,1996年7月于某与甲公司签订了一份10年期的劳动合同,2006年7月双方签订了一份3年期的劳动合同。在于某履行劳动合同期间,于某历任设计员、主管设计师职务,系甲公司的重点涉密人员。  相似文献   

13.
潘家永 《人才瞭望》2008,(5):106-106
请问:我是一家国有公司的职工,公司现在实施重组。如果公司以重组为由,说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公司能否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若因此种情形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应否支付给职工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4.
案例:小张2007年8月大学毕业后,应聘在某物流公司,当时劳动合同约定的服务期限是1年。2008年9月,小张要与公司续签劳动合同,但是老板给其的劳动合同上的用人单位却是“某贸易公司”。小张知道,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连续订立两次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5.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一,《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只要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6.
《人才瞭望》2004,(1):52-52
2002年,我们18个本科应届毕业生,从学校被招到一家公司工作,到公司后,在一个月内公司与我们签订了一份为期8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为一年。合同上规定如果我们在试用期内违约,按每月1000元赔偿,如果一年后违约,要赔偿违  相似文献   

17.
案情简介:某省陆某从1984年起一直在某棉织公司工作,2000年11月,劳动合同到期,公司提出续签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陆某口头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年12月30日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劳动合同,其后.双方均实际履行了该合同:2003年10月绵织公司在合同到期前一个月书面通知陆某该合同到期后再续签。陆某不服,以2000年12月30日  相似文献   

18.
临时工     
贺成 《人才瞭望》2009,(10):67-67
按照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所有企业用丁一律改为“合同工”.可“临时工”的称谓真正退出历史舞台。却是在10年之后.即2004年.全国各地才全面取消以往的“正式工”“临时丁”等合同文本.正式启用统一的劳动合同.并对那些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进行处罚。  相似文献   

19.
《人才瞭望》2005,(2):103-104
刘某1986年从学校毕业分配至某设计院工作,一直工作到1995年。1995年的12月10日,刘菜与设计院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1995年12月20日,该院制定了职工奖惩办法等8个文件,其中《违反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暂行办法》中第四条规定一“职工违反生产、安全、经营管理等各项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不履行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相似文献   

20.
陈朝杰  郑英海 《人才瞭望》2004,(10):116-116
王某等16人系某企业职工,1995年7月1日,企业与他们签订了为期4年的劳动合同,合同到期后,双方没有续签劳动合同,但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2001年1月30日,企业以“违犯劳动纪律、无故不上班等情况”为由,行文终止了与王某等16人的劳动合同,并将该文件报送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但没有将文件送达给职工本人。2003年3月17日,王某等16人以企业终止他们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