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惠 《老友》2014,(4):57-57
正"寿星",是人们对长寿老人的尊称。寿星本是天上一个星座的名字。该星座又叫"南极老人星"。由于"寿"字应了人的寿命长久,而星星犹如日月经天,永不泯灭,所以,人们总爱将"三寿"老人统称为"寿星"或"南极仙翁"("三寿"指下寿60岁、中寿80岁、上寿100岁)。"寿比南山"是给老年人祝寿时流行的颂语。南山,不是指成语"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中的陕西终南山,而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贵刊1996年第9期《趣闻轶事》专栏里登载的《“寿比南山”的由来》一文,说“南山指的是山东益都县风景幽绝的云门山,因在城南,亦称南山”。为什么“寿比南山”的“南山”指的是此山?因“从山脚向上仰望,高7.5米、宽3.7米的大红‘寿’字赫然镌刻在顶峰的崖壁上”,“真乃山即一‘寿’字,‘寿’即一座山”。此一说史料有明确的记载。  相似文献   

3.
寿与德伴 孔子认为“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一个为人忠厚仁慈、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人必然心理稳定、平衡,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常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体健寿高。寿与忍伴“能忍寿亦永”,老年人学会容忍,也是一种健身长寿之道。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告诫人们:养生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皆有益于老人。可见忍能制怒,使老人养生养性,起到健康益寿的作用。寿与雅伴 老年人在工作岗位上干了几十年,一旦退下来,往往产生一种失落感。此时,不妨多培养健康情趣,如侍弄些花草鱼虫,学学书法绘画,与老友们下下棋,打打扑克,使心境处于  相似文献   

4.
一、“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这是秦穆公因蹇叔哭师,出语不祥而诅咒他的话.“中寿”是古籍中常见的划分老人年寿等级的习惯用语.如《庄子·盗跖》、《淮南子·原道》、《吕氏春秋·安死》、《抱朴子·至理》等都有“中寿”的说法.“中寿”具体所指,说法不一,姑不论.至于“拱”字,几乎所有的本子(包括中学语文课本)都注为“合抱”,有的更注为“两臂合抱”.这些注,其实都不准确.古代比拟树木的粗细往往用“拱把”.“把”是只手一匝,也就是一手合围,“把”与“握”义同.“拱”是两手合围.如《后汉书·崔骃传》:“伐寻抱不为之稀,艺拱把不为之数.”《聊斋志异·聂小倩》:“又顾殿东隅,修  相似文献   

5.
青岛土山屯汉墓木牍《堂邑元寿二年要具簿》为我们认识汉代的口钱、算赋问题提供了新资料。牍文中的“事口”是指7岁至56岁(或60岁)应当缴纳口钱和算赋的人。“凡算”是指所有15岁至56岁(或60岁)的人应当缴纳的算赋数。“事算”是指实际缴纳的算赋数。在算赋的征收中,罢癃是免除算赋的,奴婢则征收数倍的算赋。汉简和走马楼三国吴简中的“凡口·事·”中的“事”是指“事口”,“算·事·”中的“事”是指“事算”。《汉旧仪》“算民”中的“算”应是计算之意,“民”是指“事口”之民。“算民”是统计“事口”之民,即统计缴纳口钱、算赋的人。口钱、算赋在三国吴简中称为口算钱。  相似文献   

6.
黎默 《社区》2013,(18):36-36
近日,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铜沛街道工作人员走进辖区内“夕阳红”敬老院,为总计105名60岁以上老人办理了《意外伤害综合保险》。这是徐州市为加强养老保障工作,提高老年人抵御风险能力采取的“安康关爱行动”。此次保险由敬老院出资为老年人购买。  相似文献   

7.
“千石千寿承千古,千寿千石应万年;不是老朽偏若石,若石铭石石能言。”这是著名学者靳极苍教授看过《石刻千寿印》后的题诗,并称誉此作为“前古未有之盛。” 《石刻千寿印》简称《千寿印》,是我省篆刻家许若石精心刻治的。许若石,又名大石,精工金  相似文献   

8.
陶学研究者对史书记载的陶渊明年寿提出了质疑并各创新说。除史书所言渊明63岁外,其余诸说多是从陶渊明诗文中找到证据,并推断渊明年岁。但诸说均忽略了渊明居处遇火对其诗文保存与写作的影响,并以其诗中不能确指的数字作为推论的原点。陶渊明年寿的可靠资料应是《宋书.隐逸传》、颜延之的《陶征士诔》和萧统的《陶渊明传》,而袁行霈先生的一些说法就很难成立。陶渊明年寿仍应以"六十三"岁为妥。  相似文献   

9.
黄存垣 《老友》2010,(6):53-53
我国自古强调老人节制房事,节欲保精,节欲增寿。有的长寿老人年老时绝欲、独居。据调查资料显示,老年人中仍有一部分有正常的性生理要求,在60~70岁的老年人中所占比例,男性为73.63%,女性为44.6%。在此,我就老年人"性爱"问题说如下几点,也兼作对有关来信咨询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寿序属赠序文体的一种,因其为祝寿而作多溢美称颂之词而饱受诟病。姚鼐的寿序文则一洗当时寿序文写作的流弊,透过寿序文写作表达了对“真”的追求。本文通过分析《古文辞类纂》中姚鼐对赠序类作品的编选,及桐城三祖之一方苞对姚鼐的寿序文写作的影响,着重考察姚鼐《惜抱轩诗文集》中20篇寿序文表现出的一片赤诚之心和真情实意。  相似文献   

11.
居家养老     
李令飞 《社区》2013,(3):24-25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是否带动了相关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2.
正老年人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在我国所占的人口比例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特殊意义。按照天津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要求,对天津市河北区各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免费定期健康体验。本研究统计了从2014年4月至6月在本院检验中心进行检测的11124名60岁以上老人的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发现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和高血糖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  相似文献   

13.
释“寿”──—兼论中国先秦时期尊老敬老习俗江玉祥“长寿”在中国人传统的幸福观中居首位,《尚书·洪范》有“五福”之说,“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唐朝孔颖达疏曰:“五福者,谓人蒙福有五事也。一曰寿,年得长也;二曰富,家丰财货也...  相似文献   

14.
“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近来兴起的“以房养老”的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关注。本文归纳城市居民“以房养老”的三种方式,以供养老。移居郊区,出租市内住房有人认为城市是年轻人“打拼”的世界,并不适宜老人居住。因此,有些老年人就选择了“以房养老”的居住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寿命,长寿是相对的。以前讲“人生七十古来稀”,而现在则有“八十不为老,七十不算稀,六十正当年,五十小弟弟”的说法。那么,人的寿命到底应该是多少?根据科学家蒲丰的“寿命系数”理论,人类的平均寿限应当是125~175岁。《内经》早已说过:“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唐代王冰注解时,引用了《尚书洪范》里提到的“一曰寿,百二十岁也。”认为“年度百岁,谓一百二十岁也。”可见人们应享的寿命,  相似文献   

16.
马叙伦《列子伪书考》中,对《列子》一书提出二十条质疑以确证其伪书。然而这二十条都经不起历史文献和事实的检验,文章仅就其中“儒生之名”和“颜渊之寿”两条进行匡正。  相似文献   

17.
白灵 《北京纪事》2013,(5):71-74
刘吉,国内最著名的特效化妆师,好莱坞著名特效师Mark在中国唯一的徒弟。他拥有鬼斧神工般的特效化妆技艺,被电影人尊称为“魔术手”。(《童梦奇缘》中15岁~60岁的刘德华;《大块头有大智慧》的“胖哥哥”;  相似文献   

18.
寿与众伴与众为伴,远离孤独的人,生活充实,有安全感,有利于保持老年人心理和生理平衡,从而健身延寿。寿与动伴常言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老年人经常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或运动,如扫地、浇花、打太极拳、跳交谊舞等,有利关节、通血脉的作用,延缓各脏器组织的衰老。寿与艺伴即使你身上没有多少“艺术细胞”,也应培养艺术爱好,如琴、棋、书、画、垂钓、摄影,以怡情养性,增添生活乐趣。寿与绿伴绿色,乃大自然的本色。常到绿色环境中游赏,呼吸新鲜空气,以及常吃含叶绿素的蔬菜,乃长寿秘诀之一。寿与笑伴笑是一个人美好…  相似文献   

19.
祝寿     
古人祝寿分“三寿”:百岁为上寿,八十为中寿,六十为下寿。老爸从来不过生日,也不许别人给他祝寿。今年69岁的老爸,年近古稀,适逢千禧之年。农历九月九日,是老人家的生日。按家乡风俗“男祝九,女祝十”,给老爸祝“七十” 寿辰是顺理成章的事。那么,给老爸送什么礼品好呢?妹夫子厚说:“除了生日蛋糕外,古人常以祝寿的名义向人敬酒,汉高祖刘邦给楚霸王项羽的季父上寿‘沛公奉卮酒为寿’。咱们兄弟仨,各选一种名酒祝寿,学习古人尊老之心。我是河南人,敬杜康酒!”小弟扬帆说:“我出生在山西,敬汾  相似文献   

20.
自袁行霈先生在有关论著中重申宋人张 的陶渊明享年 76岁说以后 ,李文初、邓安生、徐声扬、魏正申等已就其论证进行了多方面的辨驳 ① 。笔者同样不能接受 76岁说。本文即对已有辨驳所作的两点补证。(一 )在陶渊明享年问题的考证上 ,颜延之《陶征士诔并序》是一篇重要的参考文献。而其中的“年在中身”一语的“中身”是否概指陶渊明卒岁 ,则理解不一。主 6 3岁说及 76岁说者对此持否定态度。如袁行霈《陶渊明年谱汇考》(以下称《汇考》)信从游国恩说 ,谓“颜《诔》所谓‘年在中身 , 维 疾’乃指渊明中年染疾之事 ,而非临死前情形”② ,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