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是面向以汉语作为外语的中高级水平学习者的外向性学习词典。为了凸显外向性词典的简易性,对外汉语新词语词典需要针对留学生的特点,作出适合留学生的编纂探索。词典收录在语言生活中较为活跃和稳定的高频新词语;通过提炼重点、转换句式、替换词语等手段降低释义语言难度;配例时应注意语言的简易性、篇幅的简短性、语境的充足性、功能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2.
张念  梁莉莉 《学术研究》2012,(11):152-158
对两部外向型汉语词典与两部内向型汉语词典的释义进行抽样对比,针对词典的释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抽样对比结果发现,与内向型词典相比,外向型汉语词典在释义上有以下特点:(1)释义用词方面,注意控制用词的等级和数量,释义比较浅显;(2)在释义内容方面,关注非汉语母语者的需求,释义内容增加了词语用法解释和词语辨析;(3)在释义方法上,主要采用"解释性释义"和"解释性释义+词语释义"的方法,很少采用单纯的"词语释义";(4)在释义用例方面,用例数量多,且多用整句例。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外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对外向型汉语词典的实用性评价均高于内向型词典。但是,从释义语言难度的调查结果看,外向型词典在释义难度上只是略低于内向型词典,可见在释义语言难度的控制方面,外向型词典还有需要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3.
余平 《云梦学刊》2003,24(2):117-118
根据词语的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与常规范型的关系,以及如何在ETF中引导学生运用常规范型及词典提供的概念意义来推断词语在语境中的内涵。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和鉴赏水平,以此培养他们的获取词语的内含和推断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国际上的汉语热推动了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研,但目前出版的学习词典仍然拘泥于传统词典的体例和释义模式,未能体现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认知特点.本文从语言认知的角度探讨对外汉语词典如何结合用户二语习得的需求,全面、准确地揭示被释义词的多维概念结构.  相似文献   

5.
语义特征分析的作用和语义特征的提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义特征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言单位相互组合的可能性以及组合的方式,因此语义特征分析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相容性语义特征可以从词语组配、词义系联、词典释义等途径提取,区别性语义特征可以通过句法变换、性质对比、添加成分等途径提取.  相似文献   

6.
歧义现象和语言的不确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然语言语词、语句的“多义性”是语言系统中不确定性的一种表现。确定与不确定,单义与多义,模糊与精确,具体与概括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多义性是应当排除的,但是如果语言使用者在交际活动中考虑不周,或一时的疏忽,没能排除这种多义性,就会影响交际活动的进行。这就是所谓“歧义”。从根本上来说歧义现象并不是一个语言理论或语法问题,而是一种逻辑错误。任何自然语言(民族语)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又是从属于言语(语境)大系统的。对语境的依赖性是自然语言突出的特点,因此在语言研究中就不能把语言系统和语境及其所依存的文化传统割裂。  相似文献   

7.
释义不仅是词汇学和词典学的研究对象,更是进入动态语用环境的阐释对象。通常情况下,词典释义是认知的重要参照,但词典释义把心灵的感觉锁定为关于这种感觉的理性表述,使之成为控制认知的隐形权威,进而成为对话语权和解释权的垄断。修辞认知是对这种垄断的思想突围。同一语词形  相似文献   

8.
国际上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对汉语学习词典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国内出版的大量对外汉语词典却不能为国外汉语学习者广泛接受.本文在系统的用户调查和多种词典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已出版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维特根斯坦的意义理论与词典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维特根斯坦意义理论的主要成分——语言游戏说、用法意义说和家族相似性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维特根斯坦意义理论对现代词典释义的指导意义,并给出了具体的词典释义实例.最后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和《汉语教与学词典》两部词典由于不同的编纂目标进而影响到了词典的释义理念:前者以"易查、易懂、易学"为编写目标,释义时更多采用同义对释、语素扩展释义等以词释词的释义方法;后者在编纂理念中突出了"教",释义时更多采用多式综合释义等分析性释义方法。在学习型词典的优选释义原则指导下,学习词典应尽量采用分析性释义方式,避免使用以词释词等非优选的释义方法。  相似文献   

11.
英语是一门多词性的语言 ,形同义不同的词汇甚多。这里 ,笔者仅就英语中形似分词 (V -ing和V -ed)却是连词的用法加以系统地归纳、总结和详细的介绍 ,旨在帮助读者正确理解这部分词汇的真正含义 ,以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知识的建构是刺激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和组织的过程,外在的字或词汇符号,触及了人脑已存储知识的相应的位置,从而对指代外界事物的字或词汇及词义有了辨别和识别。对于外语词汇的学习而言,外界刺激所触及的便是人的长时记忆中的心理词汇。影响心理词汇提取的主要因素和从长时记忆中提取词汇等问题,应该与英语词汇教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杨振兰 《文史哲》2007,(4):141-146
新时期汉语新词新义项的形成出现了由既有词派生和新词派生两种并存的情形,并进而形成了旧词多义和新词多义两种多义现象。新义衍生的主要模式引申和比喻在两种多义词中呈现出不平衡性,显示出新时期新义产生的某种特点和规律。有必要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上对该种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其形成的原因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4.
每个词汇项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句法信息与特定词项的特征关系密切。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是可及的,二语习得者通过习得某些词汇形态,进而逐渐熟悉语类特征,从而成功习得在句法层面上的某些形式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析英语词汇的多义现象,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人类的认知手段主要是隐喻来实现的。传统的词汇教学忽视了多义词内部各个义项之间的认知联系,教师引入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启发学生的思维,可以使他们逐步认识到词义与词义之间,词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外国语和本国语中外来语的关系入手,探讨了英语对日语在语音、语汇与语义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回顾英语借入日语的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从语义学阐明英语(外来语原语)与日语(本国语)之间的继承性和变异性,说明掌握英日语间这种嬗变规则对学好第二外语(日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词汇是表意的基本语言单位,而一词多义使词汇习得变得复杂而困难。透过认知隐喻的理论视角,分析一词产生多义的演化过程,进而基于多义词的动因启示,提出了隐喻式多义词教学模式,为词汇的记忆、理解和运用提供了有效的认知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两种语言中含有色彩词“红”与“黑”的习语的基础上,从语义对比的角度探讨这两种语言在习语运用中的共性与差异,以使学习者在使用习语时表达得体,从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用需求的发展促成了语言的发展.修辞语用对于语言发展的影响作用,不仅体现在具体言语加工的动态语用过程中.它的某些言语成分还会沉淀下来成为语言中词义系统的成员,其具体表现就是使已有词产生修辞义,形成一词多义.修辞语用对于一词多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要素 ,是语言应用的前提。当我们学习单词时 ,不但要注意发音、拼写和单词的一般意义 ,还应注意单词语义间的联系。本文讨论的就是关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内在特征 ,也介绍了如何通过词汇语义的内在联系来组织教学 ,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和英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