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学家对自然科学与农业研究的价值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农业领域经济学研究的作用却鲜为人知。经济研究所提供的“产品”可分为三类:新的经济信息、促进技术进步的产品、导致政策产生的产品。每种产品的用户、影响力和效益不尽相同。我们认为,研究的作用取决于研究成果的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把这个题目提出来,是因为我一直有一种想法:为了不损历史人物的全貌,更完整地了解外国经济学家的思想,以便比较和借鉴,从中吸取有益成分,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应当全面研究外国经济学家们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党中央决定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后,我们应当相应地把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和推动经济进步之上,我们在研究外国经济学家的思想时,更应当特别注意其中涉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的思想和使用的方法。号称“肖条经济学”的凯恩斯学说,是现代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产生于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它从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心理的条件出发,着眼于总需求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曾经指出:“唯物主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的挑战。哲学的任务就是要反映当前时代特定的物质和精神的客观现实,反映当前经济改革和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4.
人们都曾记得,在“四害”横行之日,“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动政治目的,在自然科学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上,蓄意制造混乱,篡改马克思主义,散布一种所谓科学技术属于上层建筑的谬论。他们根据这种反动的“科学技术上层建筑论”,向一门门自然科学学科扫荡,对一种种自然科学理论围剿,把一批批自然科学家打倒。真正是:马蹄践踏之下,百花凋零;棍棒所到之处,万马齐暗。“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到底科学技术是否属于上层建筑?自然科学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究竟怎样?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深入揭批“四人帮”,拨乱反正,正确贯彻执行我们党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方法,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张忠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指出的。如何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尤其是从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理论的角度以...  相似文献   

6.
对实证经济学历史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经济学的发展史,可以视为是经济学家试图把经济学建设成为象自然科学那样“价值中立”、结论确定的一门客观科学而进行努力的历史过程。这种要求的产生,与经济学家对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的崇敬有着直接的关系。 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确实是值得爱慕的。人们对物理学家的观点的接受和尊重,不仅仅是出自信念,更重要的是出自他们的著作的证据、他们的预言的成功,以及运用他们的研究成果时产生的巨大进步。正因为如此,爱米尔·费雪在1902年接受诺贝尔奖金的演讲中庄严地说,“先生们,不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二年以来,毛主席和周总理多次指示,要重视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公然把矛头指向毛主席和周总理,三番五次地攻击科技界、教育界贯彻执行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指示是什么“回潮”、“复辟”、“刮理论妖风”。反动文痞姚文元狂叫:“那些口口声声要重视基础理论的人,其实最不懂马克思主义。自然科学最基础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向我们发出了号召:“全党干部特别是经济部门的干部要努力学习经济理论、经济工作和科学技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科学技术和必须加强自然科学的研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同样需要学习经济理论、经济工作,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却并不是为全党所一致认识的。现在,《决议》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总目标出发,从总结历史经验的高度着眼,把这个问题尖锐而鲜明地提到全  相似文献   

9.
一八九九年问世的《财富的分配》,是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的重要著作。他在这本书中,发展了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理论,提出了动态经济理论和静态经济理论的概念,论证了资本主义分配的“自然规律”,成为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他的理论,对我们识别资产阶级经济学体系的阶级实质,有重要意义。 所谓静态社会和动态社会 静态经济和动态经济的概念,是克拉克在《财富的分配》一书中首先提出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波兰著名经济学家兰格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基本特点是:注意生产中人们的分工协作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的研究;强调对经济效果问题研究的重要性;批判地利用资产阶级经济学在片面形式下发展起来的某些理论成果。强调经济效果的研究,是其最基本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我们的经济理论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更加自觉地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学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采取有力措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于这项重大战略任务,全党同志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12.
崔巍 《东方论坛》2006,(3):92-96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的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模型,并指导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实践,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所谓“科教兴国”,其基本含义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学技术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对此,许多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给予了论证与阐释,不再赘述。换一个方位,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善与恶都带来了无限…  相似文献   

14.
继凯恩斯之后,提勃尔是为数不多地思考经济问题解决之后人们如何过上快乐生活的经济学家.在解答这个问题时,提勃尔引入心理学清晰地辨析这个问题的症结,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将文化作为解决之道,这不仅有利于纠正正统经济学的理性主义偏执,而且为正在发展中的文化经济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学术富矿.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不是作为经济学家,而是消费者”时,凯恩斯的“天问”会让我们所有人都反思我们自身的生活方式,并有可能开始改变现实,而提勃尔所提出的“文化是个好东西”无疑是我们着手改变可供选择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德国经济学家瓦尔特·欧肯认为,经济研究的唯一任务是认识经济现实,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锻造两套装备:用于说明经济秩序的“形态学体系”和用于说明经济过程的“经济理论”。提炼和运用这两套装备的四个步骤(提炼“理想类型”、建立经济理论、研究经济秩序、说明经济过程),构成了经济研究的整个过程。本文认为,欧肯的这二体系,标志着资产阶级经济学在方法论上的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对建国60年中国“技术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主要包括:中国“技术经济”科学技术的产生背景;“技术经济”科学技术与技术经济学的关系;“技术经济”科学技术与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国“技术经济”科学技术与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正> 近来,经济学界纷纷探讨发展“中国经济学”的问题,参与讨论的学者们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想法和主张。大致有如下论题:“中国经济学”是否独立存在,即经济学理论是否是世界范围的科学;其次,如果存在,“中国经济学”应是什么样的体系。对应地,有这样几种观点:1,未来的“中国经济学”是研究市场规律的,因此应建立在西方经济学之上,既包括古典经济理论又包括现代经济理论;2,“中国经济学”应是中国经济实践的结晶,应与中国文化传统和经济传统相一致,并在中国式的发展中创新,即  相似文献   

18.
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杜红波邓小平同志以其伟大革命家和战略家的敏锐眼光,透彻地分析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强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  相似文献   

19.
谈李斯特经济思想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斯特是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中最进步的经济学家。他从当时德国的国情出发,反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自由贸易理论,提出了国民经济学理论、关税保护论、生产力论和经济发展阶段论。这些经济思想至今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仍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把促进科学技术进步这个带有全局性的根本任务真正放到战略地位上来。”为什么要说“真正放到战略地位上来”,说明过去还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历史的和现实的角度,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一、从历史纵向看,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了,就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