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甫在创作山水诗时总是被其特有的创作心态所左右。强烈的创造主体意识使杜甫能自由驰骋于自然山水之间,但他积极的入世精神与时时处处的挫折致使其被笼罩在恒久的忧患意识之中。杜甫山水诗的艺术成就创造出了一个个元气淋漓的艺术境界,其整体特色是“高、大、深、奇、神”。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古代山水诗审美意境的空间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山水诗意境的研究对于理解我国古代诗歌意境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山水诗是由意象的不同空间组合而产生意境的,所以意境在山水诗中表现为空间感。空间感是通过诗歌意象间的节奏、数量的组合以及动词的运用实现的。同时空间感根据不同的形成方式分为突破型和层次型。空间感产生于中国特有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杜甫山水诗突破盛唐“旧法”,在主导风格、描写手法、典型意象、行文章法、句法字法等方面均呈现出了奇健峭拔的突出特点,集山水诗之大成,开山水诗之大变  相似文献   

4.
沙鸥 5 0年代和新时期的山水诗评论及相关诗论 ,可以说都是围绕着山水诗如何“出意境”的技巧 (形象、情感、布局三方面 )发表意见的。 5 0年代“出意境”的理性认识正在形成的过程中 ,虽然与之有关的专用术语还未统一 ,偏重于“出意境”写作技巧点评的思路却是清楚的 ;新时期仍然重视技巧问题 ,并上升到诗美创造的理论高度去认识、阐释与发挥 ,体现出理论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山水诗意境本质的把握 ,是沙鸥理论思考的核心所在 ,主要包括“出意境”说所体现的独特意境观念 ,和山水诗画面语象创造技巧的美学内涵两个方面 ,其理论创新的努力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杜甫山水诗歌的研究纳入社诗与整个山水诗创作的系统进行观照,在详论杜甫入蜀山水诗主题倾向与创作手法之更新的同时,阐明其创作于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中,实现了对其前期济世言志与王孟欣然意远之作的双重超越。其“搜奇换奥”、“剥落浮华”等艺术造诣具有开启宏调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闲静淡远、意境空灵是王维山水诗意境美的主要体现,而归隐思想则贯穿于王维作品的始终。  相似文献   

7.
东晋南朝、唐、宋、明四个时期山水诗中的禅意理趣,对山水诗产生和发展的影响有:促使山水诗的意向哲理化,即从山水诗中的佛理与景物结合到以自然景物启悟哲理;开拓了山水诗的意境,即吸取佛学重象外境界之说,在表层的物象中深寓着超以象外的意味。  相似文献   

8.
山水诗并非孕育于玄言诗,它是游览审美的产物,它萌芽于曹魏时代,在晋代逐渐发展、成熟,老庄思想促使人们走向自然,玄学使山水诗具有清越之气。刘宋以后,山水诗沿着两条道路发展:山水与情感相结合;佛教徒们的禅林诗使山水诗获得长足的发展,禅林诗具有种种意境,山水诗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时地为序,从纵向方面勾勒了杜甫山水诗6个阶段的不同的内容风格特点:1.泰山豪情;2.慈恩寺塔“百忧”;3.凤凰台自誓;4.成都楼伤感;5.白帝城“血痕”;6.洞庭湖畔眼泪。杜甫山水诗有着巨大的成就,但不受重视,其原因是受“诗圣”、“诗史”等传统研究思想束缚。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很多文学家族,其中陈郡谢氏家族文学成就和影响最大,尤其是诗歌方面的独创性,是其他世家大族所难以企及的。中国文学"意境"理论的创造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山水诗中完成的,而山水诗的创造又几乎是在陈郡谢氏家族内部完成的,其中,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以及谢朓对山水诗创作的继承和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标准由"风骨"向"意境"转换的关捩点上,谢氏家族在完成山水诗创造的同时,对中国文学"意境"理论的形成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王维诗歌意境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渊明、王维是田园山水诗人 ,他们的诗歌意境以清幽、淡雅而著称 ,两者在诗歌意境创作中有相近之处 ,也有代表诗人个性的一面。被喻为田园山水诗创始人的陶渊明 ,以其平淡自然的诗风成为楷模 ,对后代田园山水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王维则以幽静清雅的诗歌风格享誉诗坛  相似文献   

12.
诗画结合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大特色,其中山水诗和山水画的相互借鉴尤为典型。中国古代山水诗和山水画的相互借鉴既有先天物质条件又有共同的文化基础。山水诗自由的时空观和意境美给山水画以启示,山水画的设色与布局又对山水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夔州诗是杜甫晚年的重要作品。联系地域背景所具有的生态意义和环境效力,以"山水"为中心考察了杜甫夔州诗中的自然写作,揭示出杜甫夔州诗作"夔州风骨"的成因和特点。诗人将夔州山水作为一种强悍、蛮荒的异己力量加以描写,形成了区别于神韵派山水诗的"风骨"倾向。这一山水诗写作上的突破和探索主要表现为作者通过现地化的视角,在强化山水地方特色的同时,体现了矛盾性的道德主题和纯粹化的审美诉求之间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王维山水诗的最大特点在于把对禅和生命的理解化入对山水的观照之中。诗人抛弃了自我意识达到了一种“无我”的状态,真正地让山水有了自在的生命力,又不着痕迹地把禅的精神融入他的山水诗中,形成了极为优美深邃的意境。作者试图从王维山水诗所体现的“无我”意境,探索解读王维诗中生命与山水合而为一的“禅”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谢灵运山水诗的旅游美学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灵运在游赏山水之后创作的山水诗发现和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创造了奇趣盎然的旅游美学意境,是对现代旅游美学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杜甫的诗歌,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成为我国诗坛上现实主义的典范,诗人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一直为后人所敬仰。千百年来,他的诗歌特别是反映当时社会和人民生活的作品,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传颂不绝。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杜甫不仅写出了极丰富的与当时政治社会直接有关的作品,而且还写出了大量各具特色的山水诗,其数量之多,超出了当时一般的山水诗人。祖国的山川风貌,尽收诗人笔下。在他的山水诗中,我们可以处处触摸到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脉搏。因此,  相似文献   

17.
诗禅合一的静境的创造是王维山水诗的最大特点,静穆的观照与飞跃的生命不但构成了禅的心灵状态,同时也构成了王维山水诗静的意境的两极.  相似文献   

18.
杜甫的秦州山水诗 ,把国家的治乱和人民的苦难自然地融入山川景物的描写之中 ,赋予山川景物以鲜明的时代色彩 ,扩大了山水诗的社会内容。在刻画山水形象的时候 ,诗人凭借奇特的艺术想象 ,吸收了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手法和“破墨笔法” ,极力渲染山川景物奇崛险峻、突兀嶙峋的形象 ,寄托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丰富了山水诗的表现手法 ,形成了冷峻峭拔的艺术风格 ,对盛唐以前的山水诗有了很大的革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谢灵运的山水诗第一次将自然山水当作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对象加以关照,并通过精微的体察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表现山水之美。由于当时从理论到实践都还未能对山水诗形成更高的艺术规范,因此谢灵运的山水诗也还未能创造出情景理完美结合的深邃意境。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的山水诗,描绘的是当时南荒之地永州和柳州的山水,并非名山胜水。而其山水诗却是中唐山水诗的代表之一,影响深远。魏庆之《诗人玉屑》引《室中语》说:“人生作诗不必多,只要远传,如柳子厚,能几首诗?万世不能磨灭”。《后村歌话》借汉老的话赞曰,能如子厚诗,“得一二首足矣”。其魅力何在?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山水诗的意境有着鲜明的独特性。本文拟就柳宗元山水诗意境的独特性及形成的原因,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