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巴克什米尔问题的政治文化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亢升 《学术探索》2007,(2):80-83
克什米尔问题集中反映了印巴之间的深层矛盾,印巴克什米尔之争及其“溢出效应”引发的跨国矛盾与纠纷,使整个南亚地区处于某种程度的不安全之中。尽管印巴政府近年来努力改善双边关系,却仍然看不到实现永久和平的美好前景,克什米尔问题是主要的掣肘因素。克什米尔问题关涉到印巴建国理念的存废,从政治文化维度解读印巴克什米尔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印巴两国在此问题上的矛盾和和平谈判艰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克什米尔问题久拖未决,是制约印巴关系发展的核心因素。在双方的战争历史记忆和双向核威慑的背景下,印巴领导人意识到继续保持战略对抗越来越不符合各自国家的现实和长远利益。双方致力于以《西姆拉协定》为改善关系的政治基础,不断推进、深化印巴和平进程,争取为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创造良好的外交环境。由于第三方在国际危机管理和解决印巴间争端与冲突中的成功实践,克什米尔问题的最终解决并不应排除第三方的参与。文章认为,政治路径是印巴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常县宾 《学术论坛》2008,31(1):174-177
1965年印巴战争前,美国的南亚政策已经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境之中.当战争爆发后,美国约翰逊政府只能采取积极支持联合国调停的努力、保持中立并向印巴施压、避免中国进一步卷入、同意苏联调停印巴争端等措施.战后.美国逐渐厌倦了对印巴争端的调停,开始疏离南亚.  相似文献   

4.
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后,肯尼迪政府立即给印度以政治军事上的紧急支持和援助。这是美国冷战思维下的本能反应。其后,随着冲突的很快平息,在较为长期的对印援助和南亚战略计划问题上,肯尼迪政府趋于冷静和理性,要求印巴首先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在南亚建立针对中国的"联合防御体系"。由于美英之间的矛盾、美国分裂中苏的政策、巴中关系以及印巴关系的互动等因素的影响,肯尼迪政府的这一计划最终落空。  相似文献   

5.
目前,印度正在对巴基斯坦实行猖狂的武装侵略。八月份以来,印度反动派就一直往“归属”未定的克什米尔调动军队,镇压当地人民争取民族自决权的正义斗争;并且接连三次派遣军队越过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的停火线,侵入巴基斯坦控制区,进行武装挑衅。克什米尔在英国统治印度时期是一个土邦,面积约二十一万八千  相似文献   

6.
喀什米尔作为一个有争议的历史问题似乎已被永久性地固定在印巴关系中间。虽然国际社会旨在建立两国之间的和平进程的和平对话一直在努力推进着,然而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被长期锁定在一个敌对的关系中,这是很难在短时期内得到妥善解决的矛盾。两国领导人继续努力推动印巴关系的持续回暖,这将有助于整个南亚地区局势的稳定;同时由于中国在南亚地区存在着重要的战略支点,这也将有助于实现中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社会变迁中的生命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代性为指向的社会变迁内在要求重新理解和规定"人",在这一问题上的徘徊不前导致"生命困境".困境产生的问题情境是现代性建构的挑战,应对挑战中出现的系统性不适导致生命困境,路径依赖形成的正反馈则强化了这一困境.困境形成于社会变迁与人的互动机制中,文化、制度与经济技术的变革在提升了人的主体性的同时还存在阻碍人自由发展的结构性因素.走出困境是现代性建构的内在要求,只有直面历史与现实、推进文化理念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才能走出历史的轮回.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中欧关系经历了近年少有的困境.困境的直接原因是欧盟大国对华外交中的价值现转向,而深层原因则是中欧在经贸、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国际战略和外交领域的矛盾逐渐增多,中欧关系将进入一个矛盾多发期.但是,经贸关系中高度的相互依赖和互补性、国际国内问题上的广泛合作和双方制度化的合作网络构成了中欧关系顺利发展的比较坚实的基础.在近期,处理好中欧关系中的几个问题,才能推进中欧关系持续、健康和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道德困境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又面临着深深的困境.这种道德状况与转型期的社会问题,与道德建设中出现的道德"真空"密切相关.对当前的社会道德状况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关注现实走出困境-电视纪录片的现状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纪录片近几年进入了萧条冷落时期,纪录片在纪录生活和说明生活上都不令人满意.电视纪录片要走出困境,就要关注现实、关注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状态,关心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代西方政府管理改革实践中的困境是价值问题在事实层面的一个重要反映.这种困境具体有三种表现:一是政府定位的模糊化,二是公共精神的流失,三是政府行为的失范.与实践中的价值困境并存的是理论上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新公共行政学派与新公共管理学派之间内在的理论张力,使得当代西方政府管理改革的理论在理论基础、理论目标和理论工具三个层面上面临着分裂:一是公域与私域的关系问题,二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三是制度与技术的关系问题.这些理论的争议,对当代西方政府管理改革的价值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环境执法,是环境保护法律实施的重要环节,关系到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能否落到实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环境保护问题的深入,环境执法工作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陷入执法难的困境。文中对我国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走出困境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反对英国统治、争取独立的斗争中,印度国大党领袖梦想以大印度“联邦”的形式全盘继承英帝国留下的“遗产”,而穆斯林联盟则主张按“两个民族”理论实施印巴分治。在大规模流血冲突中,按照“蒙巴顿方案”实施的分治使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统”、“分”之争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严重对立。据此,印度制定并实施了不结盟战略,巴基斯坦则针对性地奉行联盟外交战略。结果,双方在顾什米尔问题上陷入紧张和僵局,军备竞赛最终也由常规竞赛发展为核心竞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间的飞速流逝,人类已经告别了20世纪,并在崭新的21世纪阔步前进.即便如此,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困境始终是人们应予以关注、学者应予以认真思考和进行深入探究的问题.虽然我们不敢确定在这些关注、思考与讨论中能够得到多少关于问题解决的切实而有效的回答,但是,对这个问题的每一次提出与思考之中至少蕴含了关于问题解决的契机与方向.因此,在求解生态困境的过程中,有必要重新挖掘马克思哲学中自然观的思想资源,注重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寻找造成生态困境的深层原因,充分发挥人在走出生态困境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6,(3):132-136
20世纪80年代,中美两国的女性剧作家大多从女性的视角出发进行创作,她们以女性问题为载体,以家庭作为剧本的基本框架,聚焦现代女性的生活,表达女性的欲望和诉求。中美女性话剧中所表现的女性问题,折射了当今社会在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当代女性正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她们在事业和家庭、伦理与情感矛盾冲突时的痛苦和选择。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杰  孟祥军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5(11):122-127
中小企业已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但是,中小企业却没有在金融资源的配给上获得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待遇,普遍面临着融资困境,直接表现为难于获取必要的资金支持或必须支付较高的融资成本.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形成原因及其主要制约因素,提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杨淑珺  朱宗侠 《兰州学刊》2007,2(6):114-11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开始走上了以政府为主要推动力量的法治现代化的道路.2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法治现代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客观上也存在一些两难困境.本文试图分析这些两难困境的表现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8.
原旨主义方法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原旨主义解释方法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双方各持已见,论战激烈.事实上,传统原旨主义者所持的理由无法掩饰该方法所存在的困境,即关于宪法权威性来源的问题和立足点上的问题.尽管如此,这些困境并不意味着原旨主义方法失去了合理性通道.宪法核心的首要价值理论不仅可以澄清对原旨主义方法的误解,而且只要传统原旨主义者认识到这一宪法核心理论,并对其观点进行必要修正,就能在自己编造的梦幻迷宫中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19.
1971年南亚危机是南亚地缘政治新旧格局交替的“分水岭”.一方面,它是推进美苏中战略大三角形成的“催化剂”,直接地影响危机之后南亚的权势格局,巩固并强化了苏印与美中巴的战略对立;另一方面,危机之后的南亚地区格局总体上呈现为印巴之间的不对称均势.印巴之间意识形态、国家理念、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全方位直接对抗并未消除,如何在核时代,通过战争之外的方式获取对对方的优势地位是印巴在1971年战争之后考量战略竞争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批判和重建的理论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东尼.吉登斯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和重建中陷入了理论困境,主要表现为在社会进化问题上陷入悖论之中;批判化约论,却又陷入化约论的陷阱;在现代社会变迁问题上陷入是断裂还是延续的悖论之中。从总体上看,吉登斯陷入这些理论困境是由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和不当的批判。具体而言,这是他未能正确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