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标,推进盐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两个目标层面构建了包含8个一级指标和29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发展指数对盐城市2015—2019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5—2019年盐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发展指数从2015年的0.152 9提高到2019年的0.781 8,已经处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阶段。结合实际提出提升盐城市乡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等对策建议,以促进盐城市未来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主要内容,是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福建省委、省政府围绕中央提出的“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这一课题,实施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收集有关农业产业化统计数据,开展统计分析,对实现目标进行评价,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化,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保障制度。文章比较了新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并以青岛市城阳区新型农保制度实行四年来真实的参保率数据为基础,应用生命表、系统仿真等技术对青岛市城阳区总基金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基于有限财政责任的理念,青岛市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4.
以生态循环农业助推绿色发展——以湖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历史的新高度,而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通过对湖南省五大不同区域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及当地行政部门的调研,可以得出:生态循环农业助推绿色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必须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与政策;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马克思的经济循环理论其实质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具有“双生”循环系统,它实现了社会生产内部与社会生活外部系统的循环链接,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5.
实证表明,亚行贵州社区扶贫示范项目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解放农村劳动力,并激发创造力和增强内聚力,进而启动可持续性的自力更生机制,推动社区的综合发展,包括:农户生活和生计模式发生显著改变;村级市场和社区公共空间的形成;农户思想意识发生实质性改变,包括信息获取意识及其教育作用得到增强,探索外部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开发;农户自我开发能力得到提升,包括后知后觉的集体凝聚力的形成和社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要想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减缓我国农村社区的贫困问题和推动社区的综合发展,关键应充分发挥参与式理念,使农民从沙化走向内聚,增强主体性意识,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强大解释力,因此,被西方国家的决策圈看成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新思路.以西部一个普通农村社区为个案,从社区信任、参与网络、共享规范和合作水平等四个维度剖析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培育农村社会资本的选择路径:积极组织多样化和持续性的社区活动,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加强农村社区组织建设,为社会资本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平台;加强社区各类制度建设,促进良性社会资本的形成;加强农村社区传媒建设,为社会资本的培育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8.
充足的水资源是工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和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将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以2010年初广西河池地区干旱为例,通过供给模式、公平与效率模式、经济学等多维视角分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采取坚持以农民需求为中心,加强干旱、洪涝灾害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拓宽基层政府筹资渠道,加大农村水利水电产权制度改革,加强资金监管力度等一系列措施,以最大限度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甘肃省某镇农村基础设施"民办公助"模式满意度调查为例,尝试构建"民办公助"模式公众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民办公助"模式公众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调查地公众对"民办公助"模式的总体满意度处于一般满意的水平,其中,农村沼气的公众满意度最高,高于总体满意度,而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的公众满意度低于总体满意度,且农田水利的满意度最低。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农村公共文化基础建设问题,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了基础设施建设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建立多元化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培养有力的管理队伍等建议,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江苏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2000-2014年江苏省和2014年江苏13个地级市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4年江苏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其中农业经济发展和能源低碳利用2个分类指标的评价值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对江苏低碳农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资源减量投入指标评价值曲线呈"U"字型变化态势,资源环境安全指标评价值在一定区间内波动,两者成为江苏省低碳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苏南地区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较高,资源环境安全问题成为该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苏中地区低碳农业发展在全省处于中等水平,资源减量投入因素是制约低碳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苏北地区低碳农业发展水平总体上偏低,但资源环境安全指标评价值较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江苏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理论认为基础设施作为一种资本投资,既可以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又可以通过其溢出效应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利用C-D生产函数对湖北省1996-2010年间的基础设施投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1996-2010年间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106,一般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704,农村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0.296;虽然湖北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不及一般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但是对于湖北农村经济总量函数有着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政府应集中资本发展具有前后向关联较大、短期投资回报较快的直接生产部门;但同时也应维持基础设施部门一定的投资规模,为直接生产部门和湖北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给予物质保障和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农业科技发展事关武陵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农业增产增收。以湘西自治州古丈县为例,对“先天不足”的自然条件,农业科技含量偏低,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业科技投入“欠账”,科技资源“短缺”等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应对策略:加强农村农业科技发展行政管理和法制建设,科学构建农业科学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农民终身教育体系,拓展“科技示范”工程,发挥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社作用,借力借智壮大农村农业科技队伍,创新农业科技多元投入,探索非农科技与农业科技“嫁接、杂交”。  相似文献   

14.
发展都市农业 改善城市生态——以青海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的生态危机也在加重。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可以有效化解城市生态面临的危机。都市农业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以多种经营为条件,集生产、服务、消费于一体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多种功能并存的现代农业。在城市中大力推行都市农业可以扩大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强化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划分为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模式,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显著的影响:机械力在耕种、收获环节对劳动投入的替代,促进了劳动力的异地转移;机械植保则对劳动力的异地转移产生了抑制;灌溉条件的改善只对劳动产生部分的替代效应,促进了就地转移的增加.现阶段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的增量投入太低,以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决策基本不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产可持续性评价是对农业系统运用一系列生产、生态、技术、经济、社会指标和一定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邯郸市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自1995年到2003年邯郸市农业系统总体发展良好,但该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农业技术、农业生态、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性水平相对较低,为促进该市农业生产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应加大对其弱势系统发展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陕西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着各类农村集镇。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归纳总结了陕西农村地区包括乡镇政府所在地集镇、具有集市贸易的自然村集镇、撤乡并镇后原乡集镇、乡镇政府迁出后原有的集镇等集镇类型。客观分析并揭示了陕西农村集镇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如基本的公共环保设施不完善甚至缺位;管理不到位,条块分割,随意性大;建设盲目性大,跟风现象严重,忽视挖掘集镇自身传统文化的吸引力等环境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利用资金,完善集镇公共设施建设;加强管理,设立集镇专门环保机构;合理解决集镇保留、植入与重建的关系;科学合理改建、整理道路集镇,消除各种隐患等集镇环境整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县域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新化县县域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资源、环境因子二者均处于不协调状态,只有社会、经济因子满足基本协凋状态。为了维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化县应着重依靠科学技术,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在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合理控制和引导经济开发与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循环农业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产业发展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许多县市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农业发展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必须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制定发展规划、突破技术瓶颈、完善激励机制等途径,进一步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面考察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实践,理性梳理和阐释中国共产党的农业政策,总结其经验和教训,重要的是把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遵循规律,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