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论农村市场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市场问题,就是社会再生产问题,就是如何使社会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问题,也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的循环往复。我国农村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市场问题就是农村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循环往复,通过循环往复,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在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条件下,农村市场活跃,销路扩大,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经济迅猛发展;反之,否认商品生产,忽视流通的作用,就会导致生产停顿,流通  相似文献   

2.
商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流通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商品的价值要通过商品的交换来实现。没有流通,生产就会停滞;流通不畅,生产也难以扩大;流通工作搞好了,就能促进工农业的发展,活跃市场,改善人民生活。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结合在一起论述。毛主席也说:“发展生产,保障供给”。这就  相似文献   

3.
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一、对商品生产的核算作用;二、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等价作用;三、对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调节作用.价值规律的这三种主要作用,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其作用的性质、范围和程度则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必须受着各该社会经济形态所特有的基本经济规律的促进和制约;因此,价值规律也必然地从属于各该社会经济形态所特有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其他经济规律的促进或制约.  相似文献   

4.
争鸣与信息     
刘光第在《中州学刊》今年第三期撰文提出,我国流通体制改革应该建立在扩大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基础上,即应该建立在资金流通的基础上,而不应建立在简单的商品流通的基础上。资金流通的目的不是单纯的作为生产和交换的媒介,而是在于保证价值增殖的前提下保持再生产的连续性和扩大性。只有以资金流通作为流通体制改革的基础,才能显示出在扩大再生产运动中流通与生产互为前提、互为条件。同时,流通体制改革还应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基础,我们必须承认市场机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轴心和本体地位,这是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融为一体的有计划的市场机制,这种市场机制无时无刻不受计划的制约,使其运行符合国家预期的目标。关于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要从过去那种“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要求转变为实现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存在着商品生产,就必然有货币和货币流通。货币流通的正常与否,对工农业生产、商品流通和人民经济生活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货币流通规律是商品生产条件下的“最重要的经济规律之一。”①列宁也曾经指出:“货币周转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可以很好地检查国内周转是否正常;如果这个周转失常,货币就会变成废纸。”②正常的货币流通,能够促进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在价值符号流通的条件下,假若流通的数量超过了  相似文献   

6.
发展山区商品生产,当前要从商品源抓起。这里的商品源,主要是指种养业产品的生产和自然资源产品的采集。山区商品生产只有从商品源抓起,才能保证商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才能真正实现山区生产的发展,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化。一、当前山区发展经济的主要问题是商品源不足。要把山区商品生产搞上去,先要把山区商品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来。有人说主要是交通运输困难,商品流通渠道阻塞;有人说主要是技术人材缺乏,市场信息不灵;等等。我们认为主要问题是山区商品源不足。这从如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来:(一)山地平均每亩林副  相似文献   

7.
论三种生产     
生产活动、交往活动和认识活动是人类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它们又构成了人类三种生产,即物品生产、制度生产和精神生产。三种生产原则上是同构的,这种同构既表现为静态的横断面的一致,又表现为动态的发展过程的对应。其中,物品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对应尤为明显,这突出表现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与知识生产和知识流通之间的对应关系上  相似文献   

8.
一、流通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流通是和商品紧密相联的,哪里有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商品流通。历史上,在商品生产出现以前,由于有了社会分工,就有了交换,但有交换并不等于就有了流通,流通是在商品生产出现以后才出现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生产消亡了,流通也就不存在了,但交换却仍然存在着。可见,交换的范围远比流通为广,有交换不一定有流通,而有流通则一定有交换。 流通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交换价值的流通,而交换价值是不能脱离商品和货币的,离开了商品和货币,就没有流通。  相似文献   

9.
搞活商品流通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商品流通理论,在发展城乡商品生产的同时,扩大城乡的商品流通,把我国城乡长期以来封闭型、分配式、单一的流通渠道,改变为开放型、多元化、多渠道、少环节的商品流通体系。从市场学的观点而言,人类有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活动,客观上就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用列宁的话来说,商品经济出现时,国内市场就出现了;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以及商品经济及其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问题,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社会主义理沦与实际问题。一百多年来它一直缠绕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工作者。我国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问题上获得了重大的、新的发展,但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仍存在着较大的理论认识上的分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辨明是非。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的总称。有人认为,有商品交换,就是商品经济。其实,商品交换先于商品生产而产生。在最初的偶然的、个别的商品交换中,商品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商品,它不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这时还没有商品生产,谈不上商品经济,只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村中各种专业户、重点户的蓬勃兴起,使农村商品生产呈现了一派兴旺发达的局面。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迅速扩大,流通的问题已很自然而又尖锐地从实践中提了出来,成了当前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中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拟就流通对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如何疏理、扩大流通渠道,搞活商品流通等问题,谈谈我们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经济理论界的讨论中,一般认为,生产和流通是互为条件、互相作用的辩证关系,分歧是,有些同志强调生产对流通的决定作用,另一些同志强调流通对生产的决定作用,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生产派和流通派之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流通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提高对商品流通作用的认识,做好商品流通工作,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四化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流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流通是指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流通,狭义流通是指商品流通,也就是马克思称之为的真正的流通。我们这里着重研究的是商品流通。马克思  相似文献   

13.
商品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就为马克思所揭示了。比如,他曾说:“在商品生产中,流通和生产本身一样必要,从而流通当事人也和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民经济各部门都应当关心和促进商品流通的发展。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商品流通尤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而作为货币发行机关和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银行,更应当努力搞好货币流通调节工作,以促进商品流通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因而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基础上产生并与之相适应的货币流通,就必然存在。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货币的存在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15.
在进入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以后,为什么还必须保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斯大林曾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说:“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目前在我国,也象大约三十年以前列宁宣布必须以全力扩展商品流通时一样,仍是必要的东西。”斯大林主要强调生产资料公有制还存  相似文献   

16.
广大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带来了生产力的大解放,促进了农村多种经营和分工分业的发展。农村各种专业户、重点户的蓬勃兴起,使我国农村开始进入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由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的农业方向转化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种历史性转折的成败,并不完全决定于商品生产本身,而是需要商品流通与其相适应,把产品转化成为商品。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社会化大生产都包括两个过程,即生产过程和由交换组成的流通过程。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的统一,两者互  相似文献   

17.
粮食流通如何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二者结合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成败,而且也关系到能否保持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发展。现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坚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是搞好粮食流通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经济作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然同时受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流通体制是粮食生产和消费诸矛盾的焦点,研究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对促进粮食生产,引导合理的消费,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的三种方案设想,并进行比较分析。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是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的原则。目前,粮食经济的运行,主要是依靠行政指令来维持;这表明现行的粮食经济政策不利生产和流通,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形成有利于粮食生产的动力机制,为粮食产区和粮农带来经济利益。 其二是和粮食生产水平相适应的原则。流通体制是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因此,实行何种体制将取决于粮食生产力水平。我国人口多,粮食生产水平低,人均占有量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现在不可能实行完全商品化的流通体制。然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粮食生  相似文献   

19.
商品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越来越重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又反作用于生产。流通环节畅通了,才会促进生产的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反之,流通环节不畅,则会阻碍生产的发展,抑制消费。因此,搞  相似文献   

20.
农村商品生产正在蓬勃发展。如何搞好商品流通,已开始成为人们十分关心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最近,我们在阜宁县施庄、陈良、沟墩、益林、板湖、羊寨、北沙等七个公社就这方面作了些调查和研究。我们感到,一些地方重视生产、忽视流通的现象必须扭转过来。只抓生产,不抓流通,将来是要被卡脖子的。只有既搞活生产,又搞活流通,整个农村商品经济才能全盘活起来。当前在流通中存在哪些问题,具体如何搞好?我们根据阜宁县的情况,提出如下初步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