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广场文化美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场文化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以专业文化为引导,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的社会历史现象。广场文化美学以广场文化为研究对象,随着我国两个文明建设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广场文化成为城市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场文化美学的探讨,旨在指导广场文化的健康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城市的外在形象。本文以长春市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提出将绿色设计理念应用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修缮策略当中,阐明绿色设计理念在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中的意义。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根据具体存在的现状问题,从优化生态布局、增加景观节点、减少能源消耗等方面,探究长春市南广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广场文化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其他文化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开创广场文化多样化模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特色鲜明且覆盖有序的广场文化体系,让城市在广场文化的滋润下精神丰厚,更具内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呼和浩特市为研究区域,在梳理总结蒙古族文化元素的类型及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蒙古族文化元素在呼和浩特市城市广场景观中的应用。通过研究,得出了在呼和浩特市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有一定的地域文化设计理念,融入了较多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元素,但在表现形式、表现内容及其手法等方面都存在有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同时对蒙古族文化元素在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广场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外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城市的生活模式与社会文化内涵,是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城市广场与其使用者——人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人的行为心理是广场空间环境设计的依据和根本。因此,提出以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的需求作为基本出发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城市广场中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以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为基本依据,从城市广场的空间尺度、空间层次、空间序列三个方面,逐步深入地探讨创造舒适、健康、人性化的城市广场空间环境的设计道路。  相似文献   

6.
从"理性"原则层次定位角度,结合哲学、文化、历史背景及现代主义建筑和广场理论来探讨现代城市广场理论,从城市广场的历史演变中来阐述广场的规划和设计的特殊性并分析了当代城市广场理论和设计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7.
从“理性”原则层次定位角度,结合哲学、文化、历史背景及现代主义建筑和广场理论来探讨现代城市广场理论,从城市广场的历史演变中来阐述广场的规划和设计的特殊性并分析了当代城市广场理论和设计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8.
城市广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身体状况,在此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法,分析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功能,以推动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广场的兴建,广场文化日益成为中国城市文化生活中最活跃的样式之一,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具有大众性、传承性、开放性和渗透性等特点。发挥城市广场的文化效应,必须重视其文化的展示功能、调节功能和凝聚功能。提升城市广场的文化效应,取决于城市所在党委和政府对广场文化的关注与重视,需要党委和政府提升对广场文化的认识和理念,创新广场文化的运行机制、活动内容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曹文明 《东方论坛》2006,(6):122-127
广场并非是西方文化特产,中国传统广场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国城市不仅存在生动丰富的广场生活和广场文化,而且传统广场体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寿的体系,中西广场的重大差别在于各自的形制,特别分析了传统广场的院落形制。  相似文献   

11.
纪念性广场是城市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集中体现的场所,好的纪念性广场设计不仅具有教育意义和纪念意义,还能带动当地经济、文化及旅游产业的发展,是肩负历史及现实任务的综合体。通过从格局、功能、交通及景观分区等几个方面对芦山县地震震中纪念广场设计进行分析,结合纪念性广场案例对纪念性广场进行了总结,并概括了纪念性广场设计的设计元素[1]。  相似文献   

12.
王平 《社区》2010,(28):52-52
为充分利用社区广场文化活动阵地,丰富和活跃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自8月6日以来,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霍山县开展了首届“广场文化宣传月”活动,每当夜幕降临,上千名来自社区的居民汇聚县城红源广场,在这里迈开舞步、舒展歌喉,共同演绎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活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城市和园林绿地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广场、公园、园林小品等方面研究蒙元文化元素的应用方式和内容,探讨了城市和现代园林建设中民族地域特色属性的应用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广场文化是城市广场文化的发展和延伸,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广场文化具有的多重特性有利于营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浓厚氛围;高校广场文化的品质提升有利于促进基层党的组织建设;高校广场文化蕴含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内化师生党的群众路线核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思想解放”的信号发出后,自我与文化这两个题目在文学作品和一般讨论中成为热点。自我发现标志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新诗潮的滥觞,80年代中期“寻根”重新发现自己的文化传统,诗坛兴起“史诗”热潮。本文就自我与文化的关系讨论《敦煌》、《飞天》、《有关大雁塔》三首诗。在阐释这些诗的同时,也就现代世界中自我与文化这一关系陈述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思想解放”的信号发出后,自我与文化这两个题目在文学作品和一般讨论中成为热点。自我发现标志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新诗潮的滥觞,80年代中期“寻根”重新发现自己的文化传统,诗坛兴起“史诗”热潮。本文就自我与文化的关系讨论《敦煌》、《飞天》、《有关大雁塔》三首诗。在阐释这些诗的同时,也就现代世界中自我与文化这一关系陈述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宁夏大学凌云校园广场的区位交通及场地状况;基于宁夏大学50多年不怕困难、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办学历程,确定以"沙枣树"精神作为凌云校园广场的设计立意;通过实践和理论分析的方法,提出了注重场地肌理,内外环境统一,并融入了地域、文化元素的设计理念;设计了广场与建筑、广场与人、广场与景观尺度适宜,具有集会、游行、交流、学习等多元混合功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以营口山海广场设计为例,从可识别性、视觉延续性、亲水渗透性等多方面对开放型海滨广场设计进行了特色探究,阐述了城市滨水区的独特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艾德·希恩教授提出:领导者要做的唯一真正重要的事情,是创造和管理文化,领导者才能体现在理解和运营文化的水平。对学校而言,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学校文化具有实在性、理解性、发展性、教育性、层次性、内隐性、合作性、专业性等特点。从理论上来说,学校文化的每一个分支都可以体现育人功能。笔者抓住学校校安改扩建工程建设这一契机,对提升校园环境文化的育人价值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气灵动的设计风格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常州市第三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为每一位师生和谐发展奠基",和谐发展对师生  相似文献   

20.
消费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而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创造性活动,是消费文化在生活领域的渗透。立足于消费心理的基本要求,分别从多元化、绿色化、个性化以及地域化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消费文化的当代特征,同时以包装设计为基点,从风格的多元化、设计思维的创新化、材料的可持续化和设计内涵的民族化这四个角度进行详实的分析,总结出二者之间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并以此挖掘出其内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