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分工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范畴之一。由于受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的界定——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影响,许多学者不能将分工划入生产关系范畴。实际上,分工既不是生产力,也不能界定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中介"。无论是回到原始文献,回到基本概念,还是回到现实,分工都是人们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分工理论一直是马克思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最终到《资本论》的完成,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经历了由人本学视域到资本视域、由自然逻辑到资本逻辑的过渡,同时这种过渡也蕴含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建立以及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过程。分工理论本身在这种过程中经由最初的与"异化"概念的置换到区分开社会分工与工场内部分工的不同,从而为科学地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奠定了基础。厘清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发展脉络,不仅为研究其自身的哲学和经济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当代中国在现代化发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供重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3.
李新灵 《理论界》2010,(9):17-19
"分工"范畴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分析社会历史进程中人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切入点。通过对这一文本分工理论的系统性解读可以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分工问题的根本动因是为了夯实其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基础,他们对分工理论的阐发是沿着生产力—分工—生产关系的这条单一的内在逻辑线索展开的,从抽象的分工理论到具体的分工历史和所有制历史,与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线索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分工是一个概括了社会广泛现象的概念,也是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对分工理论的探索起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形成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成熟于《资本论》,逐步从异化角度抽象逻辑过渡到基于社会关系的现实逻辑。本文基于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文本研究,阐述文本中对分工的阐述以及所彰显的逻辑思路,探寻分工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在消灭分工条件尚未成熟时,尝试通过业余时间的增加实现人的最大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理论界》2021,(3)
在马克思看来,分工绝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自在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而是经历了一个自然演进、渐进发展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从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揭示出分工从自然分工到自发分工,未来向共产主义自觉分工过渡的历史进程,分工的历史扩展也经历了从"自然"因素决定到"社会"因素决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有关城市是三次大分工产物的说法存在误区,城市的产生早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现,更早于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出来。此外在我国学术界盛行的三大分工理论存在一个明显地不足,就在于完全忽略了城乡分工和脑体劳动分工,特别是作为社会管理者——统治集团的脑力劳动贡献在三大分工理论的框架下被忽略了,在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到文明时代,不仅从事精神文化创造的脑力劳动者所起的作用十分巨大,而且从事社会管理的统治集团所起的作用更是重要。城市革命所带来的城乡分工和脑体劳动分工,较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更加广泛和深刻,正是这次社会大分工推动了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工视角研究产业组织演进与优化的理论依据。首先指出分工在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安排,而非单纯的技术性因素。其次分析了分工与产业组织演进的内在关系:分工是组织的基础,也是组织变动的原因,分工是产业组织演进的历史逻辑。最后从理论层面上探讨了分工经济对规模经济的甄别,指出分工经济而不是规模经济才是报酬递增的真正源泉,才是产业组织优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 分工范畴是一个有着重要学术意义的理论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将分工范畴与其他几个重要理论范畴联系起来进行一些探讨。一、分工与劳动方式什么是人类的劳动方式呢?马克思曾指出:“作为一切特殊生产活动方式之总体的分工,是社会劳动由其物质的一面当作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来看时的总体形式。”(《政治经济学批判》第24页)这里很明确,分工是劳动的总体形式,同时也就是人类劳动的方式。一切人类劳动,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作为内容,是指人们干什么,是务农还是经商,是做木匠,还是造房子?这是劳动的物质内容。作为形式,是指人们怎样进行劳动,是分开单干,还是集体劳动,是把劳动过程分开,还是把劳动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分工就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重点研究了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及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预测了未来共产主义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他关于劳动关系的基本结论是:劳动关系属于社会生产关系的范畴,它规定着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它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状况决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的分配关系。劳动关系具有历史性,它的产生和演变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祝利民 《东岳论丛》2012,33(4):35-38
人的二重性的外化就类的层面来说,是通过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工来实现的,分工是人类展开和实现自身的契机.由于分工从本质上构成了现有的生产实践,它具备实现这一展现的历史担当.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工,进而表现为经济与政治、乡村与城市、市民社会与国家等一系列辩证关系的展开.分工的扬弃,意味着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之间隐性或公开的二元论视野也将被超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将被彻底解决,哲学因此得到真正的实现和完成.  相似文献   

11.
赵华灵 《兰州学刊》2007,1(12):33-36
马克思以自己的分工理论为基础所论证的大机器生产方式下,社会分工向生产组织内部分工转化的趋势和生产组织内部分工状态下劳动者的劳动力产权难得确证而引起劳资关系紧张和无产阶级革命、进而引致资本主义灭亡的论断,并没有完全变成现实。从理论上分析,分工存在的二元发展趋势和劳动力产品的独特性质在马克思的理论论证中没能得到充分重视,是其生产组织和劳动力产权思想中存在一定理论缺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辨析分工的概念与基本原则,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进得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畴的解释:在互补性的分工经济中,劳动者内生的矛盾在时间维度上累积扩大。伴随着制度秩序惯例的形成,非对称的产业分工在城乡之间出现并长期维持。这可以被视为分工演进的驱动力之一。官僚制的出现事实上在行动维度上限制了劳动者的选择空间,并对分工进程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知识工作者的能力整合与企业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企业的附加价值将主要是由知识工作者而不是体力劳动者所创造,企业所面临的商业环境也具有更高的不可预测性和迅速变化性,如何提高知识工作者与企业的效率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和泰勒的科学管理实践有效地提高了体力劳动者的效率,但是由于体力劳动者和知识工作者在商业环境与能力基础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基于知识的专业分工和能力整合才能全面提高企业效率。基于系统思维的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模型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系统构成、运行流程以及能力之间在不同程度上的和谐性为着眼点,将成熟度等级、流程域、目标和管理实践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为知识工作者的能力整合和企业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指南。  相似文献   

14.
以2002~2012年中国与东亚其他经济体的投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东亚生产分工的决定因素。发现国际生产分工的演进与投资发展周期变动密切相关,为东亚生产分工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机制方面的直接证据,也为中国和东亚转型经济体在国际生产分工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投资的作用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变迁视角来看,中国农村教育总体上呈现明显的功能错位特征,农村教育发展长期不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从现实来看,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长期忽视劳动分工这一潜在变量,与农业现代化相割裂。必须建立有效促进劳动分工与农村经济增长的教育发展机制,大胆推进中国农村教育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李颋 《兰州学刊》2010,(3):66-70
20世纪80年代之后,以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以及新的“消费一生产者”假设,在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扬弃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架构。他们将“分工演进”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源。以此来解释绝大部分经济现象,试图打破传统经济学的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樊篱。文章即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具体应用方面进行述评,并论述了其对于中国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可分为行业间、行业内的社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劳动分工。宋代手工业生产中已经形成了细密的行业间和行业内社会分工体系,但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化劳动分工并不发达。因此,宋代手工业分工的发展对商品供给的增进作用主要是表现在商品种类的扩大而不是同一种商品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全球新能源产业规模急剧扩大。从世界范围来看,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国际分工起点较高,要素配置国际化进程较快。同时,各国政府在新能源产业价值链分布以及国际竞争格局演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由于新能源技术路线、行业组织结构以及全球能源格局仍存在不确定性.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分工机理和模式尚未完全明朗。近年来,我盯新能源产业扩张集中在价值链的中下游环节.虽然制造成本、生产组织、国际市场份额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但竞争力主要表现为规模和成本优势。核心技术研发、技术标准制定、国内市场培育等方面仍有差距,导致我国新能源产业参与国际分工仍延续“两头在外”的模式,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分工收益受到挤压。为此,应创新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理念和模式,加快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国际化的产业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9.
张鹏侠 《北方论丛》2006,(6):127-130
长期以来,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及其分配理论面临着来自理论探讨和社会实践的挑战。重建价值理论的关键在于弄清活劳动是怎样创造价值的,在此基础上才能科学地回答活劳动是否是价值唯一源泉的问题。可以证明,活劳动创造的价值中包含物化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并不都是活劳动本身创造的。重建的价值理论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精英治理的社会基础:心理需求、组织要求与社会分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焱 《理论界》2014,(4):22-26
精英治理的社会基础包括心理需求、组织要求和社会分工。精英治理的心理基础是人类的集体行动需要精英,并在组织活动中需要精英。精英产生的传统方式说明传统社会中血缘、财产和成就成为精英选拔的标准,也是其重要的社会基础。现代社会中技术性分工中的纵向分工、管理革命和文官革命使精英的产生出现了新的标准,并成为精英治理的社会分工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