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辛格通过对传统均势理论的推崇、继承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均势战略。与传统均势理论不同,基辛格均势战略不仅包含现实主义政治观,也包含一定程度的理想主义色彩,这一点被很多学者忽视了。本文认为其对战略目标、社会主义以及结盟手段的分析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对建立稳定的国际秩序和实现持久和平抱有理想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2.
郭锐 《阴山学刊》2007,20(5):82-85
随着近代国际体系的形成,均势原则作为一种国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政治现象日益凸显出来,并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关系理论和颇具影响力的外交战略。从本质上均势自然或不自然地遵循着两项命题假设,并大致形成了三种概念解释或理论假说,状态机能说、政策动机说与权力关系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作为传统均势的典型模式,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均势理论的结构性缺陷和弊端,即所谓"制衡难题"。尽管如此,均势原则仍不失为国际政治的一般原理和现代国家体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陈梅 《兰州学刊》2002,(1):78-79,37
均势理论是国际关系理论最具争议性的问题 ,国外和国内学者都从不同的层面研究并发展了这一理论 ,大多数注重对均势理论的历史性的探讨和归纳性的研究。本文在对传统均势和现实均势理论的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对均势理论的几组概念进行划分 ,进行一定的理论性的分析 ,探索均势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均势与联盟,是国际政治理论中的一个被广泛关注的概念,均势的形成需要有联盟体的存在,弱国的联盟往往与国家安全问题联系在一起.联盟出现危机后,弱国对自身安全会选择符合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来行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在面临安全困境--联盟的崩溃、合法性的消解--时,对魏发起战争,旨在削弱对方的实力,消除自身的安全隐患,想求得新的均势.由于自身实力和国际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战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战争行动本身表现了弱国对自身安全考虑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世界秩序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同的国际关系理论学派,从未间断过对它的探索,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提出了各自对世界秩序范式的设想。理想主义把集体安全原则作为全部秩序设想的核心;现实主义崇尚以均势秩序维护世界和平;新自由主义则认为制度创造秩序,国际合作与国际制度是世界秩序的核心,需要发展促进合作和有助于解决冲突的国际机制安排,建立以多元行为体相互依赖与合作为基础的世界新秩序。在世界秩序重构的变革时代,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学派的世界秩序范式进行梳理和研究,是建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参考内容。  相似文献   

6.
文章试图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探讨国际关系的理论问题,提出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体,国家的对外行为是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认为国际关系的科学体系应该包含国际关系系统、国家与其环境的互动模型、国家与其环境的关系状态及其变量.国际关系系统是国家系统的对外关系子系统,包含国家、国家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国家对外战略三大要素.提出国际关系科学性的三大前提:国家行为理性原则,国家对外行为统一原则和国家利益最优化原则.  相似文献   

7.
均势理论、均势体系与多极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均势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基本主张 ,但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均势是一个有多重含义的概念 ,分状态、体系、政策三个层面。就体系层面而言 ,历史上经历了古典均势和现代均势两个基本阶段 ,并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冷战结束后 ,均势更趋复杂 ,但总的趋势是两极均势向多极均势转移 ,特别是在亚太地区 ,已形成多极均势的雏形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初期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仍处于冷战后的重大调整和形成时期 ,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和大国关系对于未来国际关系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冷战后中俄美三国构成了新的大国战略关系 ,国家战略利益成为影响三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它们既有共同利益并开展合作 ,也存在战略利益的竞争和冲突。应对美国的世界霸权战略 ,中俄相互借重、共同牵制美国成为中俄美关系的重要特征。坚持独立、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冷静、理性地对待和发展中美关系 ,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推动建立多极世界格局和国际新秩序 ,将成为 2 1世纪中国外交的战略性抉择。  相似文献   

9.
当代国际关系伦理视闽中的和谐世界外交理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关系伦理追求国际关系的向善之道,是近代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当代国际关系伦理主要包括三个历史向度,其最新发展趋势是以"类伦理"为核心的国际关系伦理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倡导的和谐世界外交理念,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伦理的内在要求与我国对理想国际秩序的诉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和而不同的发展观,多元共存与和平竞争的文化价值观,以及自身利益与他国利益相协调的利益观.和谐世界外交理念与政策,对构建国际关系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日韩三国的战略信赖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对影响中日韩三国战略互信关系的主要因素要以战略互信理论为主要依据,根据各自的战略定位,并在尝试建立中日韩三国战略互信度模型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应努力构筑和进一步建立中日韩三国稳定的战略互信关系,这是构建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核心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1971~1972年是中国当代外交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时期.中美和解带动了中国国际战略的转变,也带动了国际格局的变化.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来解释中国的外交决策,难免“水土不服”.文章选取了一个较短时间的历史进行案例研究,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角度来分析尼克松首次访华前后中美和解的外交实践,力图对这段决策历史做出新角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建构和谐世界:关于世界秩序范式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持续不断的战争与动荡促使人们探索建立一种永久和平与稳定的世界秩序。西方各种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从人性、国家属性、国际体系、文化观念入手,试图揭示国际关系的本质及其规律,理论家们从理性主义、权力政治、相互依赖、共有观念等多种视角,提出了各种世界秩序理论范式。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超越传统的权力政治,确立合作共赢的全新理念,在多极均势基础上建立一个和平、和睦、和谐的世界新秩序将是最佳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3.
均势最早源自于欧洲的历史实践,随着现实主义学派的兴起,均势理论得到了系统的阐释.然而,从汉斯·摩根索到肯尼斯·华尔兹,均势理论关注的只是大国的实力分配,小国只是均势的被塑造者.最近,朝鲜半岛形势危机四伏,扑朔迷离,各种势力都在较力.笔者认为,两极格局解体后,朝鲜半岛的均势态势得以继续维持,但是其中积极运用均势策略的却是朝鲜这个小国.这表明均势并非大国的专享工具.本文试图从均势理论的角度对半岛形势进行梳理,重点分析朝鲜如何维持均势态势,以求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4.
亚历山大二世时期,由于在西方世界征服的失败,俄罗斯帝国开始调整外交战略,调转方向向东方进军,外交战略上表现出明显的东西方兼顾的特征。这种东西方兼顾的特征在外交形态上表现为均势外交与优势外交并举,俄罗斯帝国努力在西方推进均势外交以恢复和维持大国地位,在东方则推行优势外交获取更多利益以弥补在西方的损失。这种双重外交形态并举的现状,成了亚历山大二世时期俄罗斯帝国韬光养晦的主要外交内容。  相似文献   

15.
在亚洲地缘政治中 ,弹性均势理论较好地揭示了美中印三角关系的结构特征。在这一均势体系中 ,每个国家都可被视为试图发挥居间制衡作用的平衡者 ,每个国家都不可能与另一国结成正式同盟 ,每一国都试图在共同利益基础上扩大与其他两国的关系 ,同时当利益一致且发现两国立场相同时 ,它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进行合作以促进共同利益 ,反对第三方。当前 ,美中印关系中表现得特别明显的国际警觉印证了弹性均势论的合理性 ,但同时这一理论也存在着重大的学理缺陷。第一 ,美中印三国之间的双边关系有着坚实的基础 ,第三国因素还远未达到足以超越双边关系的战略地位 ;第二 ,三角关系中的均势论明显地忽视了其他大国的作用 ,而这些大国足以对三角关系施加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 ,当战略因素中渗透了历史、意识形态和国内政治因素后 ,三角关系不可避免地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这也决定了均势论的解释力度还相当有限 ;第四 ,三角关系的存在并不像均势论所揭示的那样必然地使一个国家对其他两个国家事态的发展作出机械的、单维的反应  相似文献   

16.
在结构现实主义均势理论中,宏观经济学被以种种原因排除在外.本研究认为,对于宏观经济学的一部分的质疑并不能成为完全排斥宏观经济学的充分理由.宏观经济学不仅仅局限于沃尔兹所提到的内容.本研究认为,宏观经济学所提出的个体的自助行为可以导致均衡的未能建立以及均衡建立需要个体完全理性的假定无疑能够为结构现实主义均势理论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7.
唐方亮 《阴山学刊》2009,22(3):89-92
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对华采取了“均势”战略,以遏制和抗衡的手段平衡中国在该地区的力量。美国扶植日本充当亚太均势格局下的马前卒,实际上是冷战后期全球“均势”战略的回炉,目的就是要防止美国所谓与之利益相关的地缘带出现一个强国。形成绝对优势进而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同时,美国炮制安全困境理论,挑唆亚太地区国家之间以及与中国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疑惧,相互制约,从而形成“均势”,稳保美国的霸权。  相似文献   

18.
晚清时期,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中国逐渐形成一种均势状态.从鸦片战争到清朝结束,列强之间的均势状态经历了从竞争型均势到对抗型均势的演变.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实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摩根索均势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实践。摩根索均势理论主要包括均势的基本含义、发展模式、实现方式等内容。本文通过对摩根索均势理论基本内容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归纳和评估,探析摩根索均势理论在新时代对国家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从视阈、方法、对象及新概念的引入方面在国际关系界有了重大创新,不仅如此,其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国际关系理论也存在着诸多契合之处,且与中国的国际战略也有着相似之处。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于国家间新秩序的建立、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