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师范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中等学校师资的重任。高等师范院校的图书馆读者工作与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师资有着密切的关系。重视和搞好高等师范院校的图书馆读者工作,既关系到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还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对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产生积极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高等师范院校图图书馆读者工作。加强师范院校图书馆读者工作管理。下面谈几点搞好师范院校读者工作的认识与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大学生身心发展、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目标和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等方面,阐述了愉快教育的需要、必要和迫切需要的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3.
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改革,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必需,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是不能适应国内外科技、教育形势的新发展,更不能适应我国四化建设培养人材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积极进取,开创我省地区高等师范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魅力     
王■(1960-)女,教育学博士,教授,现任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国家重点学科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1997年获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曾宪梓奖励基金教师奖三等奖,1998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科学。至2001年12月止已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或参编教材8本,目前正承担着“优秀教师教学风格个案研究”的国家级课题。 教师…  相似文献   

5.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是其责无旁贷的使命和必然选择;转型发展体现了学校内涵建设价值取向、生存发展需要价值取向、学科专业建设价值取向以及机制制度建设价值取向的变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打造地方特色,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属性要求;其转型发展的实现,要面向“地方”与“应用”,科学确定和准确把握办学定位;产教有机融合,构建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的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互补共赢的“双主体”办学模式;搭建合作平台,形成校地校企良性互动发展载体;强化考核评估,促进转型发展服务地方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近几年发展极为迅速,目前在数量上已经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这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会认真组织教职员工学习《文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鲜明的办学特色来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高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实现争创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努力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统一,把学校真正办成让学生、家长、社会、政府满意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相似文献   

7.
边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边疆基础教育发展输送合格教师的任务,而课程设置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学校办学的水平.因此,我们探究其边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措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就边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音乐学课程是音乐院校的重要课程,也是高等师范的必修课程。但在音乐学课程上高等师范的学生与音乐院校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异,或者说高师院校的某些音乐学课程在教学质量、知识结构、知识层面与深度方面都远不及音乐院校。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着教师专业化培养不突出和与基础教育严重脱节的问题,构建科学的教育见实习体系是高等师范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之一。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新并实施的"一见二实三顶岗"见实习模式是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实现"教学做合一"的一种全新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为培养师范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就高等师范院校的实习方式进行探讨,并以我院为例,说明了建立教育实习基地和专业教育教学研究试验基地是解决高等师范院校实习难和提高教育实习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杨冬梅 《阴山学刊》2008,21(2):104-107,128
面对世界高等教育日趋综合化和国际化的大趋势,重视大学教育的人文理念,健全高等师范教育的文化批判精神和文化创造精神,培养和造就具有人文精神的合格人才是高等师范教育的首要目标。当前“以人为本”成为我国高师教育的办学理念,而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注重师资人才健全和谐地发展。所以,高等师范教育的理念即是人文素质的培育与人文精神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王莉 《兰州学刊》2012,(1):196-200
科学界定社区矫正的性质关系到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方略和制度构建,目前官方文本将社区矫正定性为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该性质定位不但与我国的刑罚体系存在逻辑矛盾而且为社区矫正的实践操作带来困惑,应将社区矫正定位为观护措施,突出教育、帮扶淡化惩罚,利于社区矫正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李晓燕 《江淮论坛》2009,(6):175-179
教育的第一要义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为个人的充分和谐发展服务。纵观世界教育发展史,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有“科学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这些教育思潮在特定历史阶段顺应了时代需要,但由于科学与人文自身存在的不足,这些思潮呈现出相互更替、妥协和融合的历史轨迹。基于对当代教育发展趋势的审视,文章提出“科学的人文教育”这一理念,指出它既不是“‘科学的人’教育”,也不是“‘科学的并且人文的’教育”,而是“科学的‘人文教育”’,其根基是“人文性”的,其发展方向是“科学性”的,其宗旨是使人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发展,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高等师范教育功能现状的分析,论述了高等师范教育充分发挥整体功 能的途径;高等师范教育在不断调整、完善培养合格师资这一育人功能的基础上,要充分发 挥科技辐射与示范功能,智力扶贫功能,信息传播功能,基础教育,在职教师培训提高等功 能。从而更好地为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教学、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和学生社团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在高等师范院校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想法与措施,以及如何在师范院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有环境觉悟的师资,深化环境教育的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16.
高等师范院校系资料室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情报服务工作。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是资料室为学生提供情报服务的基础,对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情报教育是资料室的重要职责,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情报服务是资料室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赵丽萍 《阴山学刊》2008,21(2):108-111
高师院校在当前的高教改革中,要以“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作为工作的宗旨,将教师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统筹确定院校工作方向。高师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是落实邓小平“三个面向”理论的体现,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科技史教育不仅有百年传承历史,而且覆盖美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其教育方式和理念紧密融合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定位于使学生理解科技知识、科学探索和科技事业的本质,为强化公民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科技素养服务.这种教育成为美国科技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公民科技素养与美国相比有较大差距,这与我国学校教育中科技史教学内容的欠缺有较大的关系.因而,美国科技史教育的经验,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公民科学精神可资借鉴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面向新世纪的高等师范教育,要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要求,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开创高师教育的新局面。一、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加快发展高师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全党工作的根本指针,是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高师院校是传播科学知识、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基地,在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20.
一、办学定位创新:坚持育师为本,实现跨越式发展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育师为本是高师院校办学精神和办学定位最集中的体现。“育师”服从于“育人”的基本要求,更体现了教师教育的特色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这也正是“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师范精神所在。因此,坚持育师为本,体现了高师院校既培养人才,又培养人师;既培养懂得钻研学问,又培养懂得如何为人、如何为师的办学目标。“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在新的形势下,高师院校坚持育师为本的办学定位,并不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相反,是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