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但是它们究竟统一在哪个哲学范畴?目前学界正是困于没找到开启“三化”整体研究的总钥匙,而使他们对“三化”各自的定位及其相互关系出现较大分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并统一于这个哲学范畴当中.若从认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而时代化是对中国化、大众化的动态补充;正确理解它们的各自的定位及其相互关系,不仅可以澄清一些理论的误区,而且对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本文具体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路径和方法,强调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键,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蓬勃生机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陈德祥 《学术论坛》2012,35(4):35-40
自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以来,马克思主义"三化"究竟是包含关系还是并列关系的争论持续不断。判断马克思主义"三化"关系的前提与基础是深刻理解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澄清马克思主义"三化"关系真相需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中国化与时代化、大众化之间存在包含关系,狭义的中国化与时代化、大众化之间存在并列关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理论教育的系统工程.分析了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从历史进程、逻辑关系、现实要求三个层面阐述了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性,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整体着力,其中全球化语境是战略空间,解答中国现代性问题是重大任务,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持久互动是永恒命题,通过这三条实践路径的协同展开,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与时代、与人民群众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灵魂,统摄时代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是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科学结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在我党历史上,艾思奇同志是最早的先行者之一。本文从新的角度全面分析和论述了艾思奇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时代与理论背景、主要贡献及其心路历程,揭示了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理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空间很大,问题很多,任务很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使其变成群众的精神和物质力量。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首先要认真学习、研究、弄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既要防止有人借错解和歪曲马克思主义为私有化提供理论支持,又要破除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僵化观点。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等貌似相同的命题区分开来,明确它们之间的重要区别,并由此弄清和把握一系列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学理上的内在要求,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践上和路径上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上有内在的一致性。两者在理论和实践,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呈现出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如果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问题,特别是从当下中国所面临的实际需要考虑,就会发现,仅仅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不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大概念,当我们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首先想到的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带领全国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既继承了以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也积累了丰富的新鲜经验:认真学习、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勇于创新,以新观点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刻洞察,准确把握中国特色之基本国情;不断探索,更加明确理论实践之具体结合;注重民生,回归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极关怀。概括起来,就是理论与现实结合,继承与发展兼顾,原则性和灵活性并用,理论应用和理论创新并举,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2.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课题。回顾9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探索,经历了1919-1949年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949-1978年的延伸与准备、1979年至今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三个发展时期。回顾这一曲折前进的历程,将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须臾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实践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前提和基础。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在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中、在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4.
王伟 《河北学刊》2012,32(2):157-160,166
所谓中国化,是指外来文化按照中国社会的实际需要,根据中华民族的历史特点,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并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在漫长的中国化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宝贵经验.本文以佛教典籍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坚守和调适为视角,试图探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如何适应并促进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变迁现象。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文化自觉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文化传播和融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历史性转型,也实现了文化创新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文化学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解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也有利于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时代命题,它可以从思想、制度、运动三个层面来把握,是一个相当艰巨而漫长的过程。本文对这一命题的基本涵义,以及与此相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发展历程、客观条件、重要成果、经验教训都做了简要而富有新意的阐述,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机制、基本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独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范永康 《兰州学刊》2010,(1):184-186,19
阿尔都塞深入研究了意识形态的独特内涵和运行机制,由“症候阅读”法发现文本一意识形态离心结构,开启了文本意识形态研究史。其后继者马歇雷、伊格尔顿、詹姆逊对此加以丰富和发展,他们从文本形式或文本生产策略入手,开展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相似文献   

18.
仇小敏 《兰州学刊》2010,(10):28-3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又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的新特征,与时俱进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更好地发挥对中国实践的指导作用,解决中国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地推进到新的理论境界,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绝不停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